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卷柏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实验室和工业化生产车间制备的卷柏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探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制备的卷柏总黄酮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卷柏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并分析卷柏总黄酮部位中的总黄酮的成分组成。结果:工业化生产车间制备的卷柏总黄酮提取物中各含量指标与实验室制备样品无显著差异。结论:工业化生产车间大生产条件下制备的卷柏总黄酮部位与实验室制备的卷柏总黄酮部位无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的新药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温扬敏 《医药导报》2012,31(3):341-343
摘要兖州卷柏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镇痛、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该文对兖州卷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有关兖州卷柏的活性成分的科学分析以及开发利用研究较少,应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分离鉴定兖州卷柏有效的活性成分,并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以促进兖州卷柏的科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兖州卷柏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兖州卷柏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兖州卷柏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462W时,用微波辅助法提取10min为最优提取条件。结论黄酮。优选微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总黄酮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20,功率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能有效提取兖州卷柏总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优选江南卷柏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丹  陈科力 《中国药房》2010,(15):1368-1370
目的:优选江南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优选。结果:江南卷柏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9倍乙醇用量;总黄酮含量为0.1552g,浸膏得率为8.91%。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江南卷柏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卷柏总黄酮对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损伤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LDH漏出量,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结果卷柏总黄酮能明显改善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与模型组相比,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降低LDH漏出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卷柏总黄酮对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喻剑  陈科力 《中国药师》2011,14(3):356-359
蕨类石松纲卷柏科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全世界约有700种,我国有60~7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0多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十分丰富。卷柏属药用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止血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我国民间多用其治疗肿瘤、高血糖、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疾病。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对卷柏属植物的前期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卷柏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又有很多新的研究和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质量控制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穗花杉双黄酮,测定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结果 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性状、显微特征均有差异,薄层色谱中具有相同黄绿色荧光斑点,也有差异性;江南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质量分数高于深绿卷柏;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的能力高低为醋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且江南卷柏醋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优于深绿卷柏。结论 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有显著差异,江南卷柏要比深绿卷柏抗氧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卷柏属7种药用植物的提取物对脂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卷柏属7种药用植物的28种提取物在体外对脂氧化酶的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方法用带有酶动力学分析软件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8种提取物对脂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波长为234 nm、脂氧化酶浓度为1.08 mg·L-1,反应时间为2 min.结果卷柏属7种药用植物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部位显示较强的活性,95%乙醇提取物部位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醋酸乙酯提取物是卷柏属药用植物抑制脂氧化酶的主要活性部位,可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内蒙古香青兰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抑制羟基自由基试验和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试验筛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MS-IT-TOF)对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内蒙古香青兰总黄酮最佳制备条件为提取温度67℃、乙醇体积百分数63%、料液比 1:58,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4.77%。香青兰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成分为乙酸乙酯活性成分,主要包含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木犀草素、芹菜素、芹菜素-7-O-b-D-葡萄糖苷等化学成分。结论 首次建立内蒙古香青兰总黄酮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丰富,乙酸乙酯活性成分是香青兰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成分,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元宝草黄酮类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澄  郑清明  郑汉臣 《药学实践杂志》2005,23(6):345-347,361
目的:研究元宝草中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利用拮抗利血平诱导体温下降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考察元宝草总黄酮等成分的抗抑郁活性.结果:元宝草总黄酮成分(总黄酮含量68.30%)能有效缩短小鼠的游泳不动时间,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总黄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150 mg/(kg·d),300mg/(kg·d),600mg/(kg·d)(灌胃),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不动时间分别减少了5.97%,41.85%和45.96%.拮抗利血平实验表明,总黄酮成分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150 mg/(kg·d),300mg/(kg·d),600mg/(kg·d)(灌胃)能一定程度拮抗低剂量利血平(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体温下降.然而三个剂量组之间不具有量效关系.结论:黄酮成分是元宝草中主要的抗抑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9,(10):1734-1737
穗花杉双黄酮是深绿卷柏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糖、保护血管、抗炎及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重点阐述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穗花杉双黄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曾庆海  涂超  范凡 《肿瘤药学》2012,(6):402-406
卷柏属植物资源丰富,药理作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在卷柏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有很多新发现和研究。特别是卷柏属植物的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多认为卷柏属植物中的双黄酮类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物质。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双黄酮类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卷柏属新型炔酚类化合物Selaginellin是近几年分离得到的新型碳骨架化合物,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外,最近发现其能通过发挥细胞毒作用,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对卷柏属植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概况以及对Selaginellin的研究历程、抗肿瘤作用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蜕膜丸是由三棱、肉桂、五灵脂等数味中药组方而成,其中三棱中所含总黄酮为破血化瘀主要活性成分,为考察三棱不同炮制品对蜕膜丸疗效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期为确定三棱炮制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杭白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杭白菊提取物活性成分及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杭白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结果杭白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78.46%,总黄酮浓度在0.021 2-0.074 2 mg.mL-1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2.1%,n=6)。杭白菊提取物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0.46%,1.45%,4.54%。结论杭白菊提取物高效液相含量测定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能有效控制杭白菊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胀果甘草药渣总黄酮和其指标性成分甘草查尔酮A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制备甘草药渣总黄酮,并结合色谱法和波谱法分离鉴定指标性甘草查尔酮A,应用HPLC法测定了总黄酮中甘草查尔酮A。应用A549、H1792、Calu-1 3种人癌细胞系,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法系统评价甘草药渣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 制备得到甘草药渣总黄酮,并从中分离鉴定了特征性指标性成分甘草查尔酮A,测定其在甘草药渣总黄酮中质量分数为7.41%。甘草药渣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A对A549、H1792、Calu-1人癌细胞系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推测其作用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甘草查尔酮A为胀果甘草药渣总黄酮发挥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不同厂家中量效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内、体外方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当总黄酮含量基本一致时(0.57 mg.mL-1),随着HSYA含量的降低,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随之降低;当HSYA含量基本一致时(0.17~0.21 mg.mL-1),随着总黄酮含量的降低,抗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也随之降低;而当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低于另一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时,其抗血栓形成保护率和血小板抑制率也随之降低。结论: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为HSYA和总黄酮,二者在生物活性上具有协同作用,含量与生物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蜂胶(propolis)是工蜂从植物幼牙上采集的树脂并混入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成分的混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蜂胶对细菌、真菌、原虫等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1].我们根据临床需要制备蜂胶阴道栓,曾用络合-比色法测定蜂胶总黄酮的含量[2].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总黄酮含量,方法较比色法简便省时,结果满意,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菝葜是治疗盆腔炎(PID)的传统中药,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已被确定为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然而,目前尚未从菝葜中提取出高含量的总黄酮,总黄酮的作用机制也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提取得到菝葜中的总黄酮,并阐明其对大鼠PID的作用机制.本文首次在菝葜中获得高含量(达到55.6%)的总黄酮,分离纯化后通过NMR鉴定了其中的15个化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鉴定抗氧化活性馏分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构效关系探讨。方法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测定不同提取物的DPPH,ABTS及FRAP总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对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LC-MS对活性馏分中的成分进行鉴定。测试黄酮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78 min,提取温度86℃,总黄酮提取量为2.35 mg·g-1。利用大孔树脂分离后,黄酮类成分主要聚集在60%乙醇-水洗脱馏分。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从活性馏分中鉴定了7个黄酮类成分。对其中6个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构效关系探讨。结论 响应曲面法能有效地优化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玉米须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卷柏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卷柏中特征性成分穗花杉双黄酮的快速含量分析方法,比较其在不同卷柏药材中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338 nm,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0.295~8.853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为0.94%(n=6),其在卷柏药材中的含量为2.176~8.186 mg.g-1。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卷柏中差异较大,本试验为卷柏药材质量评价和优良品种筛选提供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