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肝损伤(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肝损伤模型组,每组60只.再分别将每个分组中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6个分组,包括0、6、12、18、24和36 h组,每组10只大鼠.肝损伤模型组用16 cm弯止血钳夹闭胰头2h后松开.同时在相应时间点建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造模完成后,分别于相应各时间点采集血液、肝脏组织、胰腺组织标本.行血清淀粉酶(AMY)、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行肝脏组织、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肝损伤模型组大鼠AMY 12 h[(5052.1±114.9) U/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12 h[(75.2±5.8)%]、ALT 12 h[(52.6±5.9)U/L]、AST 12 h[(629.5 ±57.4)U/L]达到峰值,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造模后随时间进程胰腺炎呈加重表现,肝组织损伤24 h最重.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MY与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LT、AST呈正相关(r=0.796,P <0.01;r =0.710,P<0.01;r=0.875,P<0.01).胰腺病理学评分与肝脏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s =0.919,P<0.01).结论 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24 h为肝损伤最严重的时间点,也是我们建模的最佳时间点,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对ICU收治的5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EN+PN组,n=26)与全肠外营养组(TPN组,n=26)。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功能(IgA、IgG、IgM水平;CD4+、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与TPN组比较,EN+PN组治疗营养代谢指标前白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0.05);而免疫功能IgA、IgG、IgM、CD4+、CD8+、CD4+/CD8水平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57、5.30、11.09、3.94、3.61、2.19,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4.
将临床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在必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必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观察比较两种营养支持后的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后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相关指标(AMS、血糖、内毒素、AST值)恢复快于单独肠外营养治疗后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是接受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更有益,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5)
目的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营养支持治疗的两种方式分别是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本文对EN支持与PN支持分别治疗SAP的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提供更多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根据中英文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 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时间段至2015年1月。关于EN支持治疗和PN支持治疗SAP的文献均纳入,而后对所得研究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检出相关文献。对所出文献一一阅读,通过阅读其摘要或全文,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对筛选出的文献中至少含有其中一种主要分析指标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450例患者符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N组相比,EN组SAP患者病死率降低[RR=0.43、95%CI(0.23,0.7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科手术干预率下降[RR=0.52、95%CI(0.36,0.74)、P=0.00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RR=0.56、95%CI(0.42,0.77)、P=0.000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器官衰竭发生率方面[RR=0.61、95%CI(0.25,1.47)、P=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EN组与P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3、95%CI(-9.23,10.69)、P=0.89]。结论早期EN支持治疗SAP患者在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与PN支持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可降低病死率、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外科手术干预率,患者的预后比PN支持治疗效果好。因此,SAP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方式为早期E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治疗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比较相关营养指标,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7%和2.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4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30例,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34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救治,5例采取手术治疗,6例死亡,全部为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全胃肠外营养组二重感染16例(53.3%),联合营养组12例(35.3%)。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营养支持中采取肠外、肠内联合序贯性的策略,是最佳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和肠内与肠外相结合营养支持(实验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D 4/CD 8比值和血清IgG水平、血清内毒素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以监测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通透性和免疫状态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7 d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7 d和15 d血清内毒素及尿L/M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5 d后血清IgG和CD 4/CD 8比值均较7 d时明显升高(P均<0.05),且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肠内与肠外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黏膜屏障,对SAP患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 (rhGH +肠外营养支持 )和对照组 (肠外营养支持 ) ,于入院 1~ 6d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和病人恢复情况的观察。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人治疗前血浆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血浆蛋白水平均升高 ,而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者有显著差异。两组经治疗干预后 ,氮排出量均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氮排出量减少明显 (P <0 0 5) ,并于治疗后第 5天达到正氮平衡。结论 rhGH与PN联合应用可明显纠正负氮平衡 ,促进蛋白质合成 ,因此也必将成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临床资料齐全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根据营养支持手段的不同分为EN组(44例)和PN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EN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显著低于PN组(P0.05),治疗后EN组和PN组WBC、CRP、内毒素、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肠源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加快症状恢复,从而缩短病患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总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肠外营养组(PN)和EN+P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3 d、7 d、14 d后的血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WBC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了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等。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观察发现:PN+EN组在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WBC、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均较其余两组低(P<0.05);3组间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Binder合并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全胃肠外营养对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比较,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0年6~7月收治的7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全胃肠外营养(TPN)组39例和肠内营养(EN)组40例,2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检测其入院当天、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体质量指标,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均下降,EN组下降程度少于TPN组,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均明显改善,且治疗7 d后TPN组显著高于EN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EN组明显少于TPN组.结论 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可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性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于洪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8-49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延迟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以及白细胞水平;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IL-6、CRP、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可促进患者临床指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组(EN +Gln组).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d和10 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酰胺、内毒素、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CD3、CD4、CD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统计3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转手术率、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①营养治疗后10 d,3组患者血清Gln水平均升高,EN+ Gln组明显高于TPN组和EN组(P<0.05);②PN组患者LPS逐渐升高,而EN组和EN+ Gln组患者LPS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 Gln组较EN组下降更明显(P<0.05);③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D3、CD4、CD8、CD4/CD8逐渐升高;治疗后10 d,EN组高于PN组,EN+ Gln组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RP、IL-6、TNF逐渐降低;治疗后10d,EN组低于PN组,EN+ Gln组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感染率、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方面,EN组低于PN组,EN +Gln组低于EN组,差异均有统11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EN可以改善SAP患者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阻止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减少炎性反应,其作用优于单纯肠内免疫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胃肠功能.方法 入选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20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禁食12 h后,经胃管注入300 mL生理盐水,采用胃窦单切面法,测定并计算出胃排空速率(GER)和胃动力指数(MI),以箱型图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 SAP患者GER和MI均较慢性呼吸衰竭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声实时测定胃窦部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SAP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患者施行肠内肠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实施营养支持的ASP患者资料,包括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时间、体质量变化、血清清蛋白、住院天数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结果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1.7%。其余119例行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时间(25.6±5.1)d,其中83例体质量增加,38例体质量无明显变化;97例血清清蛋白提高,24例无明显变化。119例ASP患者均逐渐达到正氮平衡,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1.5±17.1)d。发生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12例,其中消化不良9例,高渗性利尿3例,均治愈。结论在ASP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和护理中,做好营养支持工作是治愈ASP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将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病例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成两组。使用肠外与肠内联合的46例为研究组;而仅使用肠内营养的40例为对比组。以治疗效果、死亡情况、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C-反应蛋白差别不明显;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肠外、肠内营养的联合有利于缩短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分期营养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方法SAP患者74例,均接受分期营养治疗,即急性期以肠外营养(PN)为主,感染期逐步过渡至肠外+肠内营养(EN),康复期以EN为主。结果研究早期由于从PN过渡至EN过快。3例出现与EN相关的并发症,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以及胰腺炎复发,从而终止了EN。经过制订谨慎的分期营养治疗计划并严格实施,其余患者未再出现营养并发症。结论分期营养是SAP患者的合理营养方式,但SAP营养方法需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状况而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内营养支持治疗(EN)的疗效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50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PN)组和EN组,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EN组的C反应蛋白(CRP)检测、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 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与P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能改善SPA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感染率,EN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是EN顺利进行的保证,是EN是否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