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足量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体重下降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以及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36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营养食谱干预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46例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均为家庭肠内营养管饲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干预前后体重、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体重丢失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体重、BMI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干预3周后,干预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3周后体重丢失和BMI变化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指标相比,干预组总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白蛋白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肠内营养能够为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预防术后体重丢失,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管理的方法。方法 10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及腹腔镜辅助食管癌二野根治术,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36小时起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剂(能全素),并行相应肠内营养管理。分别于术后EN前及EN的3、5、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术后3、5、9天开始同时检测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肠内营养期间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早期EN,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指标评定包括白蛋白较EN前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血红蛋白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予EN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规范化、精细化的护理措施保障EN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2008年7月,我科为13例晚期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患者使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疗效,达到改善患者营养,恢复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手术是胸部较大的一种手术,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早日康复,肠内营养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①能促进肠蠕动早日恢复。②增进门静脉系统的血循环。③促进肠内激素的释放。④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⑤肠内营养比中心、周围静脉营养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对护理设备要求低,没有静脉插管的危害性;另外十二指肠营养管精细、质地软,患接受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注意控制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以上措施保证了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统计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EN26例与PN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血常规部分指标、生化部分指标、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并发症率、病死率等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术前各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0天血常规部分指标、生化部分指标、TF、RBP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感染率,吻合口瘘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白细胞计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血糖及电解质紊乱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E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PN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在胃肠功能恢复、住院费用、血糖及电解质控制方面优于PN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禁食、肿瘤长期消耗,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营养状况下降。临床和试验研究表明,食管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感染率,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加速机体康复和切口的愈合具有重要作用。现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我院3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成  崔键  辛衍忠 《黑龙江医学》2007,31(12):881-88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7—01~2007—06,我院收治的20例食管癌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术前、术后体重(BW)、体质指数(BMI)、血浆白蛋白(AJb)、前白蛋白(PreA)、转铁蛋白(TFN)等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人均未发生死亡或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Alb、PreA、TFN术前与术后第3d、术前与术后第7d、术后第3d与术后第7d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lb术后第7d和术前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BW、BMI术前与术后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符合生理,安全、可靠,能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状态,改善手术创伤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中外医疗》2009,28(32):143-143
肠内营养是本科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作为其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1]。所以做好肠内营养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李润蓉 《吉林医学》2010,31(14):2111-2112
食管癌患者由于术前不同程度存在吞咽困难而出现摄入不足,水电解质失衡,加之手术创伤及术后禁食时间长,使患者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明显,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和患者的康复延迟。因此,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食管癌患者22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传统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每组11例.肠内营养组为术中给患者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24~48h经十二指肠营养管道滴注生理盐水后改(能全力)营养液,5~7d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为传统治疗方法,术后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给肠内营养.观察两种方法患者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提前,缩短了住院日,未增加食管癌相关并发症.结论 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 21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18例食管癌患者术中留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置管顺利,1例患者胃肠反应较重,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漏而终止肠内营养外,其余患者均成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传统营养患者减少,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经济、安全,可降低肺部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肠蠕动,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用价值。方法对124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术后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64例,食管癌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组:60例,食管癌术后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检测手术后生化指标。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组明显低于静脉营养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内营养组较静脉营养组短(P<0.01),血浆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肠内营养组高于静脉营养组(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较静脉营养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与增龄相关的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对于不愿意运动的老年人而言,膳食营养干预是肌肉衰减的有效缓解方式。富含乳清蛋白和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的乳蛋白等快速消化的动物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可以有效促进肌肉的合成代谢,减缓肌肉衰减的趋势。研究表明,肌肉衰减可能与不均衡的饮食有关,因此在补充营养素基础上的均衡营养模式是今后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英  冯娟 《吉林医学》2010,(26):4502-4502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63例,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1例。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明显短于PN组,住院时间短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日。在进行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时,还要在营养管、管饲过程的护理和胃肠道观察、营养监测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十二指肠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加强营养护理及个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7~20 d均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患者每日营养需要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患者乐于接受且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9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经鼻肠管给予营养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贵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或残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一例死亡。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食管癌术后病人,从术后6小时开始由手术中留置的十二指肠管内注入适量的全流质营养液。手术后14天测定病人的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等指标与术前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说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等有明显改善。结论:本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与静脉营养相比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应用荷兰纽迪希亚公司出品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体质量、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等营养指标,并考察有无营养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后,体内营养指标术后7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且无其他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