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入院-转出时间(door-in-door-out time, DIDO)对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时间指标以及90 d预后等数据, DIDO定义为初级卒中中心的入院(入门)到转出(出门)时间, 主要结局是术后3个月良好预后, 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用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DIDO时间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共320例患者[年龄(69.6±10.2)岁]纳入研究, 基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4(11, 18)分,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为8(7, 9)分, DIDO中位时间为76(50, 120)min, 在整体人群中DIDO并不是EVT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但在早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发病-再通时间≤300 min)中, DIDO(OR=1.030, 95%CI 1.001~1.059, P...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与Cochrane, 以及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与中国知网, 搜集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影响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14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与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 包括923例患者, 其中全身麻醉组461例, 清醒镇静组462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清醒镇静相比, 全身麻醉显著改善了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结局(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OR=1.34, 95%CI 1.01~1.78, P=0.04);全身麻醉亦显著提高了血管成功再通率(OR=1.87, 95%CI 1.32~2.65, P<0.001)。两种麻醉方式对血管内治疗后病死率(OR=0.93, 95%CI 0.66~1.29, P=0.65)、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OR=0.88, 95%CI 0.57~1.35, P=0.55)与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O...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 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 后循环动脉瘤13个。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2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包括Pipeline 16枚, Tubridge 9枚, Surpass 3枚), 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100%。27个动脉瘤的术后即刻OKM分级:A级3个(11.1%), B级15个(55.6%), C级5个(18.5%), D级4个(14.8%)。27例患者中, 5例(18.5%)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其中缺血性事件3例(11.1%), 出血性事件2例(7.4%), 致残2例(7.4%), 死亡1例(3.7%)。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1, Q3)]为8(7, 19)个月, 其中18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通效应(FPE)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197例基底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现FPE将患者分为FPE组与非FPE组, 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 确定FPE的影响因素。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与预后不良组(mRS>3分), 同样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 评估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FPE组(133例)患者比较, FPE组(64例)中女性患者占比高, 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 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c-ASPECTS)和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BATMAN)评分较高, 心源性栓塞、基底动脉上段闭塞以及首选血栓抽吸者占比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OR=2.27, 95%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例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疗效。结果 3例患者中2例为妊娠早期、1例为产褥期。3例均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其中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例, 左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1例, 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闭塞1例。发病机制为心源性栓塞, 栓塞危险因素:卵圆孔未闭1例, 风湿性心脏病1例, 房颤1例。取栓方式:导管抽吸取栓1例、支架取栓2例。经治疗后3例患者的血管均实现良好再通,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3级;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2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 预后不良1例(mRS评分4分);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经个体化评估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IIA)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后的细菌性栓塞,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动脉瘤破裂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 具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IIA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但因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脉瘤大小、形状、位置、是否破裂等存在差别, IIA患者的治疗方案也需个体化实施。笔者现主要围绕IIA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IIA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定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参数在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 并分析对于不同病因型卒中患者其临床价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前瞻性多中心Captor试验进行事后分析, 纳入于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对其再通后DSA造影序列进行后处理分析, 于靶血管选定4个感兴趣区:感兴趣区1(颈内动脉C2段近端)、感兴趣区2(颈内动脉C7段起点)、感兴趣区3(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和感兴趣区4(大脑中动脉 M2段末端)。达峰时间定义为感兴趣区内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所对应的时间, 相对达峰时间(rTTP)定义为所选感兴趣区与感兴趣区1的达峰时间差值。成功再通定义为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 良好功能预后定义为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数据之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 并探究不同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病因分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动脉V4段梭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经血管内治疗的25例椎动脉V4段梭型动脉瘤患者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短期(1个月内)及远期(>8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动脉瘤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所有患者随访3~21个月, 复查DSA评估动脉瘤复发情况及载瘤动脉情况, 以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 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25例患者共26个动脉瘤, 其中破裂动脉瘤13个, 未破裂动脉瘤13个。7个动脉瘤位于优势椎动脉, 7个动脉瘤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13个破裂动脉瘤中6个采用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病变段血管, 7个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个未破裂动脉瘤中9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 4个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16个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中7个采用了双支架叠加辅助技术。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及远期均未出现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20例患者完成DSA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 3例动脉瘤复发, 1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血管闭塞。2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T)后3个月预后和血浆Elabela水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采用EVT治疗的94例LVO-AIS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72 h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Elabela水平, 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浆Elabela水平的差异,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Elabela水平对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预后不良组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有脑卒中史、糖尿病者占比较低, 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后72 h的血浆Elabela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脑卒中史(OR=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后颅窝大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HB)的可行性和效果, 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大型HB(最大直径>30 mm)患者[占同期收治后颅窝HB患者的8.8%(21/238)]的临床资料。5例(23.8%)合并Von Hippel-Lindau(VHL)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9例(42.9%);小脑脑桥角区4例(19.0%);第四脑室顶及小脑上、下蚓部, 枕骨大孔区8例(38.1%)。病灶累及脑干4例(19.0%), 肿瘤多发2例(9.5%)。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内栓塞供血动脉以及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治疗。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入院及末次随访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并探讨可能影响HB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 21例患者均完成术前肿瘤供血动脉栓塞, 栓塞程度为60%~80%。所有患者的肿瘤均获全切除。共7例(33.3%)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包括颅内出血1例, 呼吸功能障碍2例, 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 面瘫1例, 偏侧肢体无力1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采用Surpass Streamline FD治疗的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共14个动脉瘤, 其中位于颈内动脉13个, 椎动脉V4段1个。术后即刻及随访时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 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 14个动脉瘤共置入11枚Surpass Streamline FD, 全部置入成功。其中6例患者单纯置入Surpass Streamline FD, 5例为Surpass Streamline FD+补救性辅助应用支架或球囊扩张。1例辅助应用球囊扩张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 出院时mRS为3分。术后即刻DSA显示OKM分级为A级1个, B级8个, C级5个。1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M(Q1, Q3)]为6.0(5.8, 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间临床特点及其血管成功再通后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中心自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70例大血管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再通程度均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根据血管闭塞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组(138例)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组(32例), 对比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相关参数及临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组患者中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高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组(81.3%vs. 61.6%, 78.1%vs. 47.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组[3.78(1.93, 10.86)vs. 2.77(1.77, 4.72), (20.50±8.96)分vs. (14.83±4.67)分], 心房颤动史比例明显低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组(21.9%vs. 58.0%), 发病至血管穿刺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入院至血管穿刺时间、入院至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IVT)后桥接血管内治疗(EVT)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的203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EVT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与非替罗非班组(123例), 将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根据是否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分为支架植入组(52例)与非支架植入组(28例)。分别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4 h、2~3 d及90 d颅内出血(ICH)或术后3~90 d新发ICH发生率, 致死性ICH发生率, 术后90 d死亡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1)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 替罗非班组男性、串联闭塞、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者占比较高, 心房颤动者占比较低, 手术时间较长, 脑卒中类型的分布不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与非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 ICH发生率、术后2~3 d ICH发生率、术后90 d 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以及术后9...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经不同路径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ACF-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的11例ACF-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ACF-DAVF均为Cognard Ⅳ型, 根据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情况个体化选择经眼动脉、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联合眼动脉及经静脉4种路径进行栓塞治疗, 术后即刻行DSA复查并行Class分级评估栓塞效果;分析经不同路径栓塞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共进行11次栓塞, 均顺利完成。其中, 经眼动脉入路栓塞5例, Class分级Ⅰ级4例、Ⅱ级1例, 1例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经脑膜中动脉镰前支入路栓塞3例, Class分级均为Ⅰ级, 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经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联合眼动脉入路栓塞1例, Class分级为Ⅰ级, 术后出现左侧眼眶区疼痛, 2 d后症状消失;经静脉入路栓塞2例, Class分级均为Ⅰ级, 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Numen弹簧圈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0家临床试验中心共同完成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CATCH试验, 纳入其中240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亚组进行分析;根据术中使用的弹簧圈类型将患者分为Numen组与Axium组。主要有效性观察指标为术后6个月动脉瘤的成功闭塞率(Raymond分级为Ⅰ或Ⅱ级);次要有效性指标为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Raymond分级为Ⅰ级)以及术后6个月的动脉瘤再通率。安全性指标为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动脉瘤再治疗率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全分析集中, 与Axium组(117例)比较, Numen组(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比低(P=0.030), 而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符合方案集(Numen组103例, Axium组98例)中, 两组术后6个月动脉瘤成功闭塞率[93.2%(96/103)对比95.9%(94/98)]、完全闭塞率[65.0%(67/103)对比63.3%(62/...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综合征(VBD)是一种罕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疾病。VBD主要与酶的作用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密切相关, 以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压迫症状、脑积水等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随着VBD治疗实践以及近年来介入技术及材料的发展, VBD的血管内治疗成为焦点。本文围绕近年来VBD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非急性期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单中心临床结果提出一种新的患者分类方法, 明确最适合血管内再通治疗的ICAO患者类型。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40例非急性期症状性ICAO患者进入研究。根据患者病变血管闭塞节段、闭塞时间、斑块性质、闭塞部位是否钙化及闭塞节段成角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57例)、中风险组(54例)及高风险组(29例)3组, 比较3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90 d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为82.9%(114/140),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16/140), 围手术期内死亡率为0.7%(1/140)。低风险组、中风险组至高风险组患者再通成功率依次为100%、85.2%和37.9%, 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0%、11.1%和34.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时109例患者预后良好, 27例患者预后不良。低风险组、中风险组至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0岁及以上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患者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老年MIA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颅内2个动脉瘤的患者95例, 3个14例, 4个1例, 5个1例;责任动脉瘤111个, 非责任动脉瘤130个。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 101例患者行一期单侧翼点入路, 7例行一期冠状入路, 3例行翼点入路分期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术后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夹闭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111例患者的241个动脉瘤中, 完全夹闭216个包括责任动脉瘤111个, 非责任动脉瘤105个;其余25个非责任动脉瘤中自体筋膜包裹后生物胶固定2个, 包裹后夹闭2个, 术前血管内栓塞2个, 未做特殊处理19个。22例(19.8%)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 其中2例(1.8%)重度残疾, 3例(2.7%)植物生存状态, 3例(2.7%)死亡。53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 随访时间[M(Q1, Q3)]为8(3, 15)个月, 末次随访显示, 动脉瘤均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62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患者(共6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62个动脉瘤中, 33个破裂, 另29个未破裂;45个采用单覆膜支架置入术, 2个采用双覆膜支架置入术, 12个采用单覆膜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 另3个采用双覆膜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 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62例患者的62个动脉瘤均一次成功置入覆膜支架。62个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 53个(85%)动脉瘤完全闭塞, 另9个(15%)出现内漏, 其中7个表现为轻度动脉瘤瘤腔内显影并滞留。62例患者中, 术后3例(4.8%)出现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 其中1例出现支架移位, 1例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 另1例因术中血管穿孔致颅内出血死亡;6例(9.7%)发生眼动脉闭塞, 但均未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症状。6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9.0±4.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脉络丛乳头状癌(CPC)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CPC患儿的临床资料, 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 采用经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1、3、6个月, 术后1年及以上每年定期进行临床随访, 随访术后患儿是否进行放、化疗, 是否行二次手术, 有无肿瘤播散、转移, 存活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儿的中位就诊年龄为29.5个月(5~38个月), 就诊时除1例患儿无症状外, 其余5例均伴有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术前头颅MRI T1加权成像显示肿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 T2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 增强序列呈不同程度强化。6例患儿的首次手术均顺利完成, 4例肿瘤全切除, 2例部分切除, 术后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可见细胞核分裂明显, Ki-67阳性指数为30%~65%, 均证实为CPC。6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6~59个月);4例患儿(其中2例为肿瘤复发)经历二次手术, 2例肿瘤全切除, 2例部分切除。至末次随访, 4例患儿存活, 2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