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为出发点,阐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从重视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及精心设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案例、职业道德教育案例、科研精神案例、辨证思维案例等进行总结共享,从加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以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创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特色活动、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五个一”建设工程为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但是在实习期间由于远离学校管理和实习环境复杂性等,实习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在监管和落实上不尽如人意。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中,医院和大学合力推进医学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融合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提升临床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意识素养、建设医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探索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充分发掘临床医疗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政治认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日常实习教学之中,使专业实习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并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能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当前很多院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仍然有待提高。为构建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应首先设定教学能力提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然后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掌握、教学方法运用、英语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等方面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系统地提升,同时还要注意自我诊断和自我调整,让这一提升过程形成动态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目标,以提高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体验与需求、教师预期与现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总结了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不足,提出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政治素养,重点培养教师德育意识及能力;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多元化协同育人等对策。结论 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不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临床实践带教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探讨改进临床实践课程思政的方法。方法 2021年10月至11月通过便利抽样方法, 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10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带教教师448名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其中30名进行深度访谈, 了解其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448名临床实践带教教师中, 148名(33.0%)教师清楚课程思政的理念;276名(61.6%)教师不确定课程思政的开展方式, 包括思政教学目标不清晰、融入方式不确定、评价机制及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接受访谈的30名教师均表示有必要进行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结论临床实践带教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校可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培训和宣传, 同时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赵惠玲  陈莹  胡海华  董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3):256-258,封三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医学高校全面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剖析医学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从馆员参与意识及能力、医学特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专用空间、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特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已成为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任务,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在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如何在实习阶段开展思政育人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通过分析医学生实习阶段中教与学双方的特点,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学非常依赖教师个人能力和意愿的实际情况,结合超声医学科实习课程的培养目标并抓住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环节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实践,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点实施课程思政。采用深化课程思政内涵、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设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等方法可提升带教老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同时将课程思政纳入学业评价和教学能力评价中,促进超声医学科毕业实习课程思政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开发切实高效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路径分析模型,能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方法:以课程建设理论、SPSS和AMOS方法为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作用路径算法,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多因素斜交模型与实际调研数据匹配,课程思政建设受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因素影响较大。结论:提高教师使命、理想信念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可行路径,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知与课程思政有效度的发挥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将课程思政作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范式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围绕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议题,以课程思政及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内涵为指导,在理论上对课程思政素养的内涵做了界定,并归纳了课程思政素养的主要特征;针对目前医学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制约因素,探索专业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和教学管理保障路径,以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以及课程思政的特点。以网页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为例,从以课程思政为主线探索创设教学项目、项目任务中融入课程思政、网站导航栏中融入课程思政、课程知识点中融入课程思政和课堂教学沟通中融入课程思政等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教学进行探索,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方法 对我校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 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构建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培育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发掘思政要素,巧妙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统一。儿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主干学科,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修课,因此,在儿科学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从更新思政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完善教学体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建设儿科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儿科学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行具体举例阐述,为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不断推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基本救护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充分发挥救护实境的思想教育优势。包括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和切入点;构建“一课多法、三课堂联动”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加强资源和平台建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举措,护生应急救护职业素养显著提升,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助力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强化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应贯穿在应急救护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高校二级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助力培育时代新人。[方法]从强化教师“传道授业”责任、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责任、履行学校“立德树人”责任、担当国家“后继有人”责任四个方面来阐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从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在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二级院系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不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结果]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育人责任,覆盖全部课程、开展检查督导,强化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推进师德建设、保障教育方向,发挥理论指导、领会根本要义,坚持问题导向、引领学生修身,主动转换话语、增强教学实效,倾斜绩效分配、激励乐教善教,是高校二级院系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结论]只有充分认识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课程思政的现状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才能逐步解决高校二级院系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从而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 探究医学院校教师组织承诺与自尊在工作投入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关系中的作用路径。方法 2022年7月,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239名教师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组织承诺、自尊与工作投入的状况,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非参数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验证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组织承诺、自尊和工作投入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医学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分为118.0(23.0)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分在有无课程思政激励政策[119.0(20.0)分比113.0(24.5)分]、有无课程思政组织支持[119.0(20.3)分比108.0(19.5)分]、同事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性的高低[121.0(17.0)分比110.0(15.0)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是否支持[121.0(20.0)分比111.0(18.0)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师的组织承诺、自尊、工作投入与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r=0.34~0...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课程思政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进行了探索研究,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引领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在课程建设中,首先应提高教师团队的德育水平,培养课程思政理念;其次应从爱国主义情怀、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科技素养提升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同时灵活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对学生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为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教材是课程思政融合育人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建设是每一位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实践之中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课程思政与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和课程融合育人的方法,从课堂讲授、临床实习、校园文化、社会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与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和课程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挖掘耳鼻咽喉科学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 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社会责任感。本文以中山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96名学生和2019级法医学专业3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 阐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课前教学督导对授课教师的试讲进行评价、课后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调查, 分析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 5名授课教师的督导评价结果均为优秀。临床医学专业和法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思政案例提高学习兴趣、思政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思政教育增强团队协作、思政教育有助于了解职业规范、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表示满意的人数均超过85%, 且其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如在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方面, 分别有92名(95.8%)和30名(93.8%)学生表示满意, P=1.000]。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认可, 学生对耳鼻咽喉科课程思政教学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分析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考核,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改革,能有效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选择。如何解决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大课程体系“不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协同育人理念体现“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事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基于“大医精诚”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以“大医精诚”为纽带、以“两项依托”和“四个着力点”打造相互融合的两大课程平台、以“三个平台”为依托提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以“五进策略”推动协同育人理念落地;该模式改变了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