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股外侧肌浅区肌肉移植进行创伤性主要肌肉缺损功能重建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院急诊收治股外侧肌浅区重建动力肌肉缺损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3~52岁,平均37.6岁。机器挤压伤5例,重物压砸伤2例,车祸伤1例。前臂GustiloⅢB型损伤5例,其中屈指肌群缺损2例,伸指肌群缺损2例,掌背侧屈指肌和伸指肌同时缺损1例,左侧2例、右侧3例;右第1掌骨缺损伴皮肤及鱼际肌缺损1例;右臂完全离断及肌皮神经自肱二头肌抽出1例;右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伴长伸肌和趾伸肌缺损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0cm×8.0cm~36.0cm×11.0cm,切取皮瓣面积12.0cm×6.0cm~38.0cm×12.0cm,切取肌肉体积为18.0cm×9.0cm×1.5cm~10.0cm×2.0cm×1.0cm,采用肌骨B超测量健侧相应缺损的主要肌肉解剖横截面积、长度;在股前外侧设计嵌合移植组织瓣,按创面大小设计皮瓣,根据肌肉缺损情况在股外侧肌浅区设计并切取相应的皮瓣和1个或2个肌肉组织块,覆盖创面的同时行肌肉动力重建。随访方法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外侧肌浅区部分肌肉移植行创伤性肌肉缺损功能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20年3月-2023年3月,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股外侧肌浅区移植行肌肉动力重建9例, 其中前臂GustiloⅢB型损伤5例(屈指肌群缺损2例,伸指肌群缺损3例;左侧2例,右侧3例);掌背侧屈指肌和伸指肌同时缺损1例;右第1掌骨缺损伴皮肤及鱼际肌缺损1例;右臂完全离断肌皮神经自肱二头肌抽出1例;右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伴胫骨前肌、长伸肌和趾伸肌缺损1例。均通过急诊切取股外侧肌浅区部分肌肉行外伤性肌肉缺损动力重建,术中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时在神经入肌前3.0cm部位,切取近端长3.0cm多余神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定量神经纤维数检测,术后通过肌骨B超、肌电图和肌力等动态观察、随访评估。期间另外选取在本院行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修复的48例进行肌纤维平均长度和厚度的测量,与股薄肌肌纤维长度、神经纤维数进行对比。同时组织本院职工志愿者71例, 用肌骨B超进行股外侧肌浅区收缩状态(C)和静息状态(R)的横截面积并记录, 计算其比值(CR值)。9例患者术后均采用门诊复诊、电话和网络方式进行随访, 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的应用解剖及其在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较大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对8具经10%甲醛固定的中国成年人标本行股前外侧区域的解剖,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解剖图片进行分析。对2020年3月-2022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使用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缺损面积3.0 cm×6.0 cm~5.0 cm×10.0 cm。其中应用股直肌瓣10例、股前外侧肌瓣8例、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联合肌瓣1例, 切取肌瓣面积4.0 cm×8.0 cm~6.0 cm×11.0 cm。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制备的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血管蒂长度分别为(63.4±12.9)mm和(112.5±19.6)mm,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斜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外径分别为(2.92±0.72)mm、(1.88±0.23)mm和(2.29±0.43)mm。本组门诊随访时间为7~32个月,平均17.5个月;17例完全成活...  相似文献   

4.
2022年9月,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1例39岁男性患者,双手内固定取出术后出现右侧肩关节周围急性疼痛伴右前臂桡掌侧感觉麻木及屈肘无力,2周后出现臂屈肌萎缩。检验发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异常,接受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体格检查、肌电图和神经超声提示肌皮神经病变,经手术探查发现肌皮神经缩窄伴扭转,取同侧腓肠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术后8个月随访,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该文综述了软腭及咽部肌肉神经解剖相关的研究进展。软腭部肌肉分为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咽肌、腭舌肌及悬雍垂肌。其中, 腭帆张肌受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支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他软腭肌由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形成的咽丛分支支配, 面神经及腭小神经亦参与其中。咽肌可分为咽缩肌和咽提肌, 咽缩肌包括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及咽下缩肌;咽提肌包括茎突咽肌、腭咽肌和咽鼓管咽肌。咽上缩肌及咽中缩肌被认为由咽丛分支支配, 而咽下缩肌则由咽丛及喉部神经支配;茎突咽肌由舌咽神经分支支配, 而腭咽肌和咽鼓管咽肌则由咽丛分支支配。了解腭咽部肌肉的神经支配有助于减少腭裂修复术中的神经损伤, 有助于了解腭咽闭合不全所致的吞咽、发音等障碍的相关机制, 并指导神经源性吞咽困难及部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模具化组合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4月-2020年4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9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11 cm×8 cm~17 cm×13 cm,切取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模具化组合成足跟立体形状移植修复,皮瓣大小18 cm×5 cm~30 cm×8 cm, 皮瓣供区一期直接闭合。术后定期门诊或微信随访,内容包括皮瓣颜色、外形、质地及感觉恢复,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及坏死,1例足跟部伤口感染,给予清创后伤口愈合。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个月,皮瓣供区切口愈合,未发现功能障碍;足跟部皮瓣颜色、质地恢复良好,外形接近正常,恢复正常行走功能;5例缝接神经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2例,S3级2例,S3+级1例,4例未接神经的皮瓣恢复本体感觉。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5例98分,4例95分。结论对于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模具化组合移植,效果良好,血运可靠,皮瓣外形满意,足部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应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临床资料。一期行跨面神经移植术, 二期行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术。术后随访手术效果, 评估患者双侧中下面部对称性变化。应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患者术前、后口角运动程度, 通过Adobe Photoshop 2021测量患者术前、后静态和动态双侧口角连线与面中线的夹角(口角动度客观测量), 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6例晚期面瘫患者, 男10例, 女16例, 年龄(24.8±3.5)岁(16~28岁)。分期手术间隔时间为6~12个月。术后随访(34.9±11.7)个月(1~3年),所有游离移植物均成活, 没有严重并发症, 其中2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患侧面部臃肿行移植肌肉修薄术, 1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股薄肌固定止点位置不佳进行了肌肉止点位置调整术, 1例患者二期术后2年因口角动度不足行咬肌神经跨面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三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中心因外伤或瘢痕切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设计并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从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邻近的4个区域(股前内侧、股前外侧近端、股前外侧远端和髂腹股沟)选择切取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 接力穿支皮瓣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股前外侧皮瓣、接力穿支皮瓣及其供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 年龄15~65岁, 平均37.3岁。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12.0 cm×10.0 cm~20.0 cm×13.0 cm。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切取的邻近接力穿支皮瓣区域为股前内侧13例, 股前外侧远端5例, 股前外侧近端6例, 髂腹股沟4例。接力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1.0 cm×7.5 cm。术后随访1~6个月, 平均4.8个月, 28例股前外侧皮瓣和26例接力穿支皮瓣完全成活, 另2例接力穿支皮瓣远端术后2周分别出现1.0 cm×2.0 cm和1.5 cm×1...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进行解剖研究,并探讨其修复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对4例8侧成人下肢冰鲜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膝上外侧动脉穿支并记录穿支蒂长、穿支起始部外径及皮肤穿出点位置。临床应用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5例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3.4岁;其中2例合并韧带损伤和(或)骨关节外露,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4.0 cm~8.0 cm×5.0 cm,切取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面积10.0 cm×5.0 cm~13.0 cm×6.0 cm,术前行微泡超声造影寻找膝上外侧动脉优势穿支血管并标记皮肤穿出点,术中使用CDU确认优势血管皮肤穿出点,根据膝前外侧软组织缺损的面积设计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制备皮瓣并转移至缺损区。术后门诊随访,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并按照Bai-ly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解剖发现,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蒂长(8.2±0.9)cm,起始部外径(1.1±0.2)mm。临床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开放性骨盆骨折时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 兵器工业521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1例伴有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 其中男4例, 女7例;年龄16~56岁, 平均3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例, 高处坠落伤4例, 重物砸伤1例。患者均为开放性骨盆骨折, 按照Tile分型标准:A型1例,B型7例,C型3例。均伴有会阴部软组织损伤, 缺损创面范围为5 cm×5 cm~8 cm×12 cm。以股薄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创面, 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5 cm~9 cm×13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 保持平卧位避免外展, 适当抬高下肢。并定期随访。结果 11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30个月, 平均22个月。11例肌皮瓣均成活, 其中1例肌皮瓣远端表面皮肤少许坏死,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股薄肌肌皮瓣质地、颜色、弹性良好, 供瓣区有瘢痕存在, 但无明显功能障碍, 随访期间供区及受区无破溃发生。患者对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股薄肌肌皮瓣是修复开放性骨盆骨折时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肌间隔主干型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 以及采用该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4月,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9例, 其中男46例、女13例, 年龄20~81岁, 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 cm×5 cm~38 cm×20 cm。根据创面情况, 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定位健侧股前外侧区穿支, 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行单侧皮瓣修复或双侧皮瓣串联修复(单侧皮瓣大小为7 cm×5 cm~37 cm×11 cm);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记录术前标记股前外侧区穿支数量, 术中观察到的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主干与穿支走行特点以及穿支的数量、来源、类型;记录皮瓣修复方式、皮瓣切取时间;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供区缝合口愈合情况;随访供受区恢复情况, 于末次随访时, 记录移植皮瓣处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的感觉分级量表评价的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 采用改良的皮瓣综合疗效评价表评定皮瓣修复疗效。结果术前共在股前外侧区标记穿支156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创伤致胫前软组织缺损,受区胫前或胫后动、静脉无法吻合时,采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9年10月,应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ALTP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皮瓣面积为16.0 cm×7.0 cm~28.0 cm×10.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和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17例皮瓣及所有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1.0 cm的坏死,经清创后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弹性,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供区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末次随访时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对皮瓣感觉进行评定,其中S2 3例, S3 12例,S3+ 3例。结论对小腿严重创伤合并骨外露、胫前或胫后血管无法吻合时,采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ALTP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更是一种安全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31例, 男23例, 女8例, 年龄4~76岁, 平均40岁, 均切取携带旋股外侧动脉(LCFA)降支与斜支两组血管的游离ALTF进行移植并应用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5 cm~22 cm×10 cm, 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23 cm×11 cm, 供区直接缝合。采用皮瓣内增压(或超回流)术式15例, 采用皮瓣外增压(或超回流)术式16例。术后经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定期随访, 评估创面修复术后疗效。结果本组31例皮瓣全部成活, 其中2例皮瓣术后创口轻度感染, 予拆线换药处理, 术后供区及受区创面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55个月, 受区皮肤质地、色泽、外观良好, 皮瓣TPD为7~12 mm。结论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ALT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中, 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收治的7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例, 女4例;年龄38~61岁, 平均47岁;软组织肉瘤位于右侧足底3例, 左小腿3例, 右小腿1例。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分级均为低级别肉瘤。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创面一期行游离ALTF修复, 缺损创面大小为6.0 cm×6.0 cm~12.0 cm×6.0 cm, 皮瓣切取面积7.0 cm×6.0 cm~15.0 cm×8.0 cm。将皮瓣中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近端与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近端吻合, 伴行静脉与其相应伴行静脉相吻合,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远端结扎或与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的远端吻合, 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相缝接, 供区创面通过Z字改形或局部皮瓣转移等方式直接缝合关闭。术后定期、规律门诊随访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 平均3.5年, 7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 小腿及足底非负重区外观满意, 行走功能良好。局部肿瘤无复发, 无他处转移。对皮瓣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股前外侧区穿支, 术中按照传统方法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时, 发现穿支偏细, 口径不能满足血管吻合需求, 继续向上延长切口, 于大腿中上段寻找合适穿支, 并调整皮瓣设计, 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区创面。股前外侧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随访, 记录供区愈合与受区皮瓣存活情况, 根据综合评价量表评分标准评估皮瓣修复效果, 分为优(90~10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结果共纳入13例四肢创伤患者, 男9例, 女4例, 年龄20~65岁, 其中手及前臂创面4例, 足踝部创面9例, 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 cm×4 cm ~ 31 cm×8 cm。13例皮瓣术中可见横支发出18条皮穿支, 其中肌间隙皮穿支10条, 直接皮穿支8条。切取皮瓣面积为8 cm×6 cm~32 cm×10 cm, 1例皮瓣发生动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 PORC)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71例, 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N组, 35例)和对照组(C组, 36例)。N组术前行4~6周期新辅助化疗, 其中21例行多西他赛+环磷酰胺(TC)方案, 14例行多西他赛+洛铂(Tcb)方案, 化疗结束1个月内行手术治疗;C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拔除喉罩即刻、入PACU即刻的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of-four ratio, TOFR), 计算PORC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水平, 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及输液量, 肌松恢复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PACU停留时间, 拔管后最低SpO2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水平, 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即刻, N组TOFR低于C组(P<0.05), PORC发生率高于C组(P&...  相似文献   

17.
自体肋软骨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是目前耳廓再造术的最佳材料, 但采集肋软骨会对供区产生损伤。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 该文就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供区并发症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包括胸廓畸形、气胸、胸壁瘢痕和术区疼痛, 并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手段, 旨在为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串联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治疗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57岁;伤因:车祸伤4例,碾压伤2例,高处坠落2例,爆炸伤1例;小腿并足背软组织缺损5例,小腿胫前、胫后软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4例。所有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合并肌腱、神经、骨、关节等深部组织缺损或植入物外露, 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4 cm~42 cm×14 cm, 均采用以双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ALTPF串联修复,近端皮瓣大小25 cm×8 cm~33 cm×13 cm, 远端皮瓣大小20 cm×7 cm~29 cm×13 cm。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移植皮瓣成活情况及小腿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标准评定皮瓣感觉恢复, 并按照Puno评分标准来评价功能恢复情况, 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9例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4 h内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手术探查后好转,皮瓣远端发生小面积的坏死,经二期植皮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游离ALTPF在足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采用ALTPF修复足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 病灶大小1.7 cm×2.5 cm~4.0 cm×6.0 cm, 扩大切除术后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5.0 cm×7.0 cm~10.0 cm×12.0 cm, 切取ALTPF大小为6.0 cm×8.0 cm~11.0 cm×12.5 cm。股前外侧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密切观察皮瓣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返流情况, 常规抗感染、解痉、抗凝、镇痛及全身对症治疗。于术后1、6、12、18个月随访记录皮瓣质地、外形、膝关节功能及股四头肌肌力。结果 6例患者移植皮瓣均顺利成活, 股前外侧供区切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 患者足底外形良好, 皮瓣成活良好, 股前外侧供区线形瘢痕愈合, 膝关节活动范围为0°~135°, 股四头肌肌力Ⅴ级。结论采用ALTPF修复足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可靠, 是治疗足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面瘫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使他们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医学界对面瘫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咬肌神经转位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面瘫治疗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优势在于咬肌神经与面神经位置相邻、再生距离短、疗效可靠等,是面瘫重建的重要选择之一。在我国, 咬肌神经转位术应用时间尚短,缺乏统一的应用指导,为更好地控制治疗质量和推广应用,现汇集整复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的十多位专家共拟咬肌神经转位术在面神经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共识和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