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贤聪  王春艳  曹晓光  查渝  黄羽  周树生 《安徽医药》2018,39(12):1499-1501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视神经管直径(ONSD)测量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每例患者均放置脑室测压导管测定颅内压(ICP)。根据ICP值,将患者分为颅内高压组(ICP ≥ 20 mmHg)与非颅内高压组(ICP<20 mmHg),颅内高压组34例,非颅内高压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ICP及ONSD的差异,分析ICP与ONSD的相关性,评价ONSD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的临床价值。结果 颅内高压组患者的ICP、ONSD分别为(26.97±4.72)mmHg和(5.55±0.42)mm,非颅内高压组患者的ICP、ONSD分别为(16.03±2.34)mmHg和(4.87±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与ONSD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851,P=0.000)。ROC曲线显示床旁超声测量ONSD预测颅内压的诊断阈值为5.25 mm,灵敏度为76.51%,特异度为88.52%,曲线下面积为0.881。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测量ONSD能准确预测颅内压力变化,该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与常规大骨瓣减压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予以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变化、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甘露醇应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开始减压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高于术前,颅内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GC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ICP)增高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高渗钠溶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3%高渗钠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颅内灌注压(CP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伤后6个月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CP和MAP及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和60 min两组IC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和CP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6个月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钠溶液治疗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可以缓解患者脑水肿程度,降低颅内压水平,对改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超声解剖学正常值,探讨通过超声学方法检测ONSD评估颅内压增高的价值.方法 选正常体检者和神经外科门诊无颅脑及眼部等疾病的志愿者各50例为受检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眼眶测量受检者眼球后3 mm处ONSD;每侧检查3次,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年人ONSD值为3.3~5.1 mm,平均为(4.6±0.4)mm;不同检查位置、性别、年龄及病例来源等的ONSD值无明显差别,各受检参数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后3 mm处ONSD正常值是(4.6 ±0.4)mm,可为进一步探讨颅内压增高时ONSD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B型超声检测ONSD具有非侵袭性、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随机分成研究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和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术后1d、3d、7d对两组患者记录GCS评分、腰穿置管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ICP),头颅CT复查并测量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d研究组较对照组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7d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术后1年后随访研究组生存率80%,对照组生存率61%。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度颅脑外伤伴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00例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通过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通过甘露醇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颅内压降低效果与治疗前后GC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相对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颅内压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30min及1、2、3、4h颅内压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5h与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5h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治疗后时段内两组颅内压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在GCS评分方面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GCS评分高(P<0.05).结论:通过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不仅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而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同时可有效提升GC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53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存活率、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评分(GCS)。结果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第2、3、6天IC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及治疗1个月后GC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心搏骤停复苏成功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昏迷病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病人第1、2、3天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CS评分、ONSD;记录病人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评分(CPC)以评定神经功能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CPC 1~2分)和预后不良者组(CPC 3~5分)在S-100β蛋白、NSE、GCS评分、ONSD的差异;评估ONSD与S-100β蛋白、NSE、GCS相关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ONSD预测昏迷病人预后的有效性。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病人38例。预后不良组(27例)心搏骤停后ONSD第1天(5.11±0.70)mm、第2天(4.99±0.74)mm、第3天(5.01±0.70)mm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1例)ONSD第1天(4.35±0.59)mm、第2天(4.23±0.57)mm、第3天(4.03±0...  相似文献   

9.
隋斌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4):111-114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IL-8、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慧  敖家驹  张杰  钟声宏 《江西医药》2021,56(9):1353-1357
目的 以视神经鞘直径(ONSD)作为无创参数,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在标准气腹压与低气腹压下的颅内压及其预后.方法 研究纳入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标准气腹压组(H-气腹压12~14 mmHg)和低气腹压组(L-气腹压9~11 mmHg),围术期利用超声测量ONSD反映颅内压.记录基础ONSD(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头底脚高位后15 min(T2)、45 min(T3)、1 h45min(T4)及停气腹改平卧位后15min(T5)的气腹压、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脑电双频指数(Bis)、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右眼ONSD、苏醒室(PACU)拔管时间、术后短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谵妄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并记录麻醉前、苏醒后2h、24h、48h MMSE评分.结果 与H组相比,L组T2~4时Ppeak和Pplat明显降低(P<0.05);L组T3 ~4时PaCO2明显低于H组(P<0.05);T2~5时两组ONSD均明显升高,其中T3~4时L组较H组ONSD明显降低(P<0.05);L组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较H组低(P<0.05),在术后24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 低气腹压可缓解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围术期ONSD的增加,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减轻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助于提高长时间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改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颅内压高低分为ICP正常组(A组)、ICP轻度增高组(B组)、ICP中度增高组(C组)、ICP重度增高组(D组)四组,分别应用TCD检测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组间互相进行比较。结果 A组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基本正常,PI显著低于ICP增高各组,Vm显著高于ICP增高各组(P〈0.05);D组PI显著高于B、C两组(P〈0.01),Vm显著低于B、C两组(P〈0.05);C组PI显著高于B组(P〈0.05),Vm显著低于B组(P〈0.05)。A组频谱形态基本正常,随着颅内压增高,频谱从高阻力图形逐渐向收缩峰图形及振荡图形改变。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指标(PI、Vm、频谱形态可间接反映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梯度减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某院确诊的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大骨瓣手术,观察组采用梯度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减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月的随访,于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2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d、5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颅内压均下降,GC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ADL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低于对照组的48.39%(P<0.05)。结论:梯度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脑脊液(CSF)中乳酸、S100B表达,颅内压(ICP)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单侧去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与单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颅内压变化及CSF中乳酸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共随访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7 d其CSF乳酸含量、S100B水平和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 GCS评分及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术患者CSF乳酸水平和S100B蛋白表达,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但并未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丁源 《安徽医药》2018,22(8):1530-1532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和放射状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状组和放射状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网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网状切开,放射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放射状切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及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C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GCS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后网状组ICP[(16.21±2.17) mmHg比(23.94±2.43) mmHg]、GCS评分[(10.28±2.94)分比(8.71±3.23)分]、预后及神经功能保留均优于放射状组;网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37.5%、40.6%,放射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53.1%、2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在缓解脑水肿、减少并发症、保留认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脑膜放射状切开,值得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0-162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于入院或手术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颅内压(ICP)、格拉斯哥评分(GCS)、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结果:亚低温组在伤后2~7 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7 d及1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大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可明显改善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子常规方案;亚低温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颅内压(ICP)、昏迷程度(GCS)评分、预后(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72h后,亚低温组ICP为(17.52±5.18)mmHg,对照组为(25.33±4.30)mmHg(P〈0.01);治疗后7d两组GCS评分为(7.5±1.9)及(6.0±1.6)分(P〈0.05);治疗后30d两组GCS评分为(11.0±3.0)及(8.7±2.4)分(P〈0.01);随访3个月,亚低温组良好40例,死亡4例,对照组良好24例,死亡12例。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具有双侧开颅适应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GCS 评估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2例,再出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适应证严格把握的前提下,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42例)。两组均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 mg qd。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错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以及血压、心率、颅内压脑血肿体积变化,比较两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压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肿体积均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脑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90%(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症状与实施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随机平分为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二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GCS评分为(7.0±1.4),B组为(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42%、21.05%、(5.1±3.3),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事故发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了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余永强  谷欣  刘毅君 《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99-202,207
目的:探讨GCS评分和止血药物使用时间(HUT)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需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按GCS分值分为A组(n=34)、B组(n=38)、C组(n=30)和D组(n=18),按HUT分为E组、F组和G组,每组患者40例。分析GCS评分、HUT与DVT发生率的关系并进行DVT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C组和D组患者DVT发病率高于A组和B组且F组和G组DVT发病率高于E组(P<0.05),GCS分值与DVT发病率呈负相关(r=-0.832,P<0.01),HUT与DVT发病率呈正相关(r=0.758,P<0.01)。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评分、术后HUT和卧床时间是DVT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GCS评分和长时间卧床及使用止血药物等因素是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