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致肥大心肌细胞微管的变化规律及骨架调控剂对肥大心肌细胞中微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在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基础上,应用AngⅡ诱导建立肥大心肌细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肥大心肌细胞中微管的空间重构及骨架调控剂对微管空间构象的影响。结果:AngⅡ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提示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肥大。肥大心肌细胞中微管的荧光强度及密度增强,在AngⅡ作用的基础上,骨架调控剂秋水仙素及紫杉醇可致微管的密度分别减弱或增强。结论:AngⅡ可通过特定途径介导心肌细胞微管的重构,骨架调控剂秋水仙素及紫杉醇通过影响微管的聚合状态参与调控细胞对不同外来刺激的反应及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结果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显著增加(P<0.05)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表达的增强(P<0.05),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VM)相似。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相差显微镜测量心肌细胞直径,Lowry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丹参酮ⅡA与对照组比较可以明显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增大(P<0.05),降低细胞总蛋白(P<0.05),降低蛋白合成速率(P<0.05),其作用与AT1-R阻滞剂氯沙坦相似.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抑制AT1受体激活,阻止Ca2+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颖  燕树勋  王晋明  李华  贾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8):49-51,i000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寡核苷酸(AT1-AS-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心钠素合成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4组:①对照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48h。②血管紧张素Ⅱ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24h+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③AT1-AS-ODNs组:200nmol/LAT1-AS-ODNs孵育24h+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④顺义序列组:200nmoL/LAT1-S-ODNs孵育24h+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显微荧光技术检测脂质体包裹的AT1-AS-ODNs在心肌细胞内分布;免疫沉淀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心钠素(ANF)表达。 结果:①在脂质体的包裹下,AT1-AS-ODNs成功转染心肌细胞。120min转染效率为60%。②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25%,21%(P〈0.05),AT1R-AS—ODNs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60.7%(P〈0.0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蛋白表达水平无改变。③血管紧张素Ⅱ组心钠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780&;#177;38),(430&;#177;23)μg/L,P〈0.01]。AT1-AS-ODNs组心钠素表达为(589&;#177;19)μg/L,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P〈0.01),顺义序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AT.-AS-ODNs可成功转染心肌细胞,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培养的心肌细胞中加入TSN(5~80μmol/L),24h后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增大、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显著增加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 mRNA表达的增强。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7.
血管紧张素Ⅱ与运动性肾功能异常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查阅大量的献贵料,综述了血管紧张素Ⅱ(angiolonin,AⅡ)在运动性蛋白尿产生机制中的作用。AⅡ对肾脏的作用,包括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Nacl和水的重吸收,抑制肾素释放。AⅡ的功能与AⅡ受体在肾内的分布有关。AⅡ受体在肾小球中的分布与系膜的位置一致。AⅡ通过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改变超滤系数,造成肾形态改变及功能异常(形成运动性蛋白尿)。提示研究运动性蛋白尿产生机制必须考虑AⅡ对运动性肾功能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骨桥蛋白与血管紧张素Ⅱ变化及关系.方法 测定24例C断患儿及15例健康患儿血清骨桥蛋白(OP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采用心脏超声测定CHF患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①血清OPN,AⅡ的水平与CHF的心功能状态有关.②血清OPN,AngⅡ的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2,r=-0.64,P<0.05).③OPN与AngⅡ呈正相关(r=0.55,P<0.05).结论 骨桥蛋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寡核苷酸(AT1-AS-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心钠素合成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4组:①对照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48h。②血管紧张素Ⅱ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③AT1-AS-ODNs组:200nmol/LAT1-AS-ODNs孵育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④顺义序列组:200nmol/LAT1-S-ODNs孵育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显微荧光技术检测脂质体包裹的AT1-AS-ODNs在心肌细胞内分布;免疫沉淀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心钠素(ANF)表达。结果:①在脂质体的包裹下,AT1-AS-ODNs成功转染心肌细胞,120min转染效率为60%。②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25%,21%(P<0.05),AT1R-AS-ODNs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60.7%(P<0.0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蛋白表达水平无改变。③血管紧张素Ⅱ组心钠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780±38),(430±23)μg/L,P<0.01]。AT1-AS-ODNs组心钠素表达为(589±19)μg/L,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P<0.01),顺义序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T1-AS-ODNs可成功转染心肌细胞,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任何可以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所导致。其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乏力,从而限制运动耐量;而体液潴留则导致肺淤血及外周水肿[1]。CHF在各国均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对CHF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心脏重塑既是心力衰竭时心脏代偿的机制,也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的过程。尽管有几个因素可以加速左心室重塑的过程,其中又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心脏重塑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10 4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成 2组 ,对照组 (A组 )采用ACEI制剂卡托普利治疗 ,治疗组 (B组 )采用ARB制剂科素亚与卡托普利治疗 ,均治疗 4~ 6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2 .6 9% ,B组为 96 .15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RB与ACEI联合治疗CHF比单独使用ACEI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紊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6/2005-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急诊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Wistar乳鼠12只。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于心肌细胞培养的第4天,换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再培养1d,随机分为4组加入不同的干预因素: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1&;#215;10^-4mol/L)+丹参酮ⅡA(1&;#215;10^-5mol/L),丹参酮ⅡA(1&;#215;10^-5mol/L),血管紧张素Ⅱ(1&;#215;10^-6mol/L)。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mRNA的表达。 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作用7d,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29.2&;#177;3.1),(19.9&;#177;1.8)μm;t=4.244,P〈0.01];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紊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血管紧张素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1.3&;#177;2.7)μm,t=3.046,P〈0.05]。②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951&;#177;141)。(1123&;#177;121)min;t=7.067,P〈0.01];丹参酮ⅡA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1198&;#177;123),(1951&;#177;141)min^-1;t=6.378,〈0.01]。(3)血管紧张素Ⅱ作用48h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血管紧张素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35.4&;#177;2.6)%。(17.7&;#177;1.5)%;t=9.653,P〈0.01];丹参酮ⅡA能抑制血管紧张紊Ⅱ刺激的心肌凋亡率的增加[(23.2&;#177;2.4)%,t=5,456,P〈0.01]。④在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作用12h后,心肌细胞Fas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890&;#177;0.104),(0.291&;#177;0.043);t=9,112,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0.358&;#177;0.063),(0.890&;#177;0.104);t=7.123,P〈0.01]。 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由于血管紧张索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及凋亡率的增加。降低凋亡基因Fas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目前已明确,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形  相似文献   

15.
俸勇强 《临床荟萃》2011,26(18):1601-16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液中伴有几种高浓度化学信使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心内和心外器官,通称为神经内分泌激素[1-2]。但是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的激活知之甚少。认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及如何应用药物处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0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AngⅡ、NO进行了检测,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AngⅡ、NO激活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不断下降的趋势相反,CHF的发病率则在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观点认为心室重塑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是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心衰的特征之一是RAS系统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经常规休息、限盐、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联合消心痛10mg3次/d,倍他乐克12.5—50mg 2次/d治疗,通过比较观察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显效22例,有效34例,无效和死亡共8例,总有效率87.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CHF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洪梅  龙明智  孙烈  陈磊磊  胡文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08-8209,F00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以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室完成,为省重点实验室。40只SD大鼠分成4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注射2mL生理盐水)、心力衰竭组(注射异丙肾上腺素)、ACEⅠ组(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和洛汀新)、。IGF-1组(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组IGF-1)的血浆AngⅡ含量以及电镜观察心室肌超微结构。结果: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对照组、心力衰竭组、ACEⅠ组和IGF-1组分别为:(358.87&;#177;68.32),(472.45&;#177;87.46),(384.36&;#177;56.23),(369.23&;#177;63.02)ng/L。心衰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ACEⅠ组和IGF-1组。结果表明异丙肾上腺素可引起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升高,ACEⅠ、IGF-1均可减低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升高,IGF-1比ACEⅠ减低更明显。ACEⅠ组与心力衰竭组比较,肌丝排列紊乱变得较整齐,各带较明显,线粒体较规则地排列于肌原纤维之间,肿胀明显减轻,线粒体嵴排列较大规则,IGF-1组以上改变更明显。结论:进一步明确了ACEⅠ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推断出IGF-1更能纠正心力衰竭,且可能与RAS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性改变及意义。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Ⅱ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只,体外培养乳兔心室肌细胞,观察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作用48 h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心室肌细胞膜电容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8.22%(P<0.0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较对照组延长22.1%(P<0.01);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较对照组下调28.6%(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持续刺激可引起心室肌细胞电重构,可能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a protein-1,MCP-1)表达情况,探讨高血压合并心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大鼠CFs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不同作用时间刺激下,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中和培养上清中MCP-1的含量。结果:①在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均有MCP-1表达。②随着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和上清中MCP-1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在1&;#215;10^-11,1&;#215;10^-9,1&;#215;10^-8,1&;#215;10^-7,1&;#215;10^-6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上清中MCP-1的含量分别为(1.60&;#177;0.21),(3.18&;#177;0.15).(4.70&;#177;0.22),(9.18&;#177;0.52),(8.75&;#177;0.42)μg/L,与对照组(1.13&;#177;0.09)μg/L比较,除1&;#215;10^-11mol/L组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6.21-39.67.P均&;lt;0.05)。③在1&;#215;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3,6,12和24h MCP-1的表达量分别为(2.13&;#177;0.31),(3.25&;#177;0.20).(5.28&;#177;0.50)和(9.18&;#177;0.52)μg/L,与空白对照组(1.13&;#177;0.09)μ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6.93~34.11,P均&;lt;0.05)。结论:成年大鼠CFs的MCP-1的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刺激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CFs的MCP-1的表达可能参与高血压时心肌内的炎性反应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