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54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为主,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论 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6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青年人(35岁以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86年1月至2000年12月15年间我院收治的69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占42.03%;女性40例,占57.97%;年龄最小15岁。组织学表现以低分化腺癌(40例,占57.97%)和粘液腺癌(13例,占18.80%)为多见(两者共占76.77%);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占多数(58例占84%),年龄越小晚期比例越大。本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11.6%(8/69)。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警示指标隐匿,较难早期诊断。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对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着重讨论青年人胃癌一些临床与病理特点,减少临床误滑诊率。方法 统计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检出率3.55%;青年人胃癌病程短,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而广泛,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本组有48例病人从确诊到死亡病程仅为6月(占63.15%)。结果 青年人胃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多以上腹隐痛、腹胀等就诊,如未做胃镜等检查仅给予对症治疗则易造成识破、漏诊。结论 Mori等统计青年人早期胃癌五年过生存率达100%,故提高青年人胃癌早期确认率,减少误漏诊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涛 《现代肿瘤医学》2001,9(2):110-111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发病的特点。方法1987~1997年收治了30岁以下胃癌42例,对其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以未分化癌(12例)和低分化腺癌(21例)为多。32例胃癌病理组织切片染色查幽门螺杆菌(Hp)18例阳性(56.3%)。随访35例中,无一例生存5年。结论青年人胃癌发病隐匿,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胃癌48例胃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青年人胃癌的胃镜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的现状.方法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6年9月期间共检查青年人胃癌48例,占胃癌总数的8%.结果 青年人胃癌多发生于胃窦及胃角部,并且胃癌浸润能力强,易于早期转移,病理组织学显示多为低分化腺癌(47.9%).结论 胃镜检查和活检是早期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青年人胃癌有一定的胃镜及病理学特点,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放疗、化疗较为敏感,这可成为提高治疗效果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青年胃癌的临床研究──附57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15年内经纤维胃镜肉眼诊断取材病理组识学诊断或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为胃癌者1513例,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57例(3.7%),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30岁。男女之比为1∶1.8.本文基于上述临床资料充分讨论了。①青年胃癌的发病年龄,性别;②青年胃癌的好发部位;③胃镜取材导致病理诊断错误的原因;④阐述了胃镜下诊断明显优于X线造影技术;⑤强调了胃镜取材的技术;⑥提出了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转移快以及青年人也有重复癌的可能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胃癌早期症状陷袭不典型,至确诊时常濒临晚期。近数年来,由于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青年人胃癌的诊断率已显著提高,一般胃癌的活检诊断率可达90%以上。兹将我院30例青年人胃癌的诊断体会与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980年1月~1995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病理检验诊断的52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35岁青年人胃癌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年龄组胃癌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女性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0.77;5年生存率低于其他年龄组胃癌患者(P<0.05);本组最多见的大体形态为BorrmannⅢ型和Ⅳ型,占87%;其病理学类型主要是低分化腺癌(37%)、粘液细胞癌(26.1%)和未分化癌(19.6%).结论:青年人胃癌发病率低、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9.
刘峰  董雷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305-1306
目的:对比观察胃癌胃镜和病理病灶大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368例胃癌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对比分析胃镜直视下其病灶大小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病灶大小。结果:胃镜与病理判断基本符合者288例(78.1%),其中完全一致者58例(28%),判断不相符者80例(21.9%)。结论:胃镜对病灶大小的判断与实际大小基本一致,但仍有21.9%的判断失误,准确判断胃镜下病灶大小及特点,对外科术式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35岁以下青年人少见,我院1967~1996年病理确诊青年人胃癌54例。本文对此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本组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35岁,男19例,女35例,男女之比为1:1.8。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92%),其次为消瘦乏力、体重下降。贫血、上腹不适(32%)。3.病程:从自觉症状到入院,时间在半年内32例,半年至1年22例。4.胃镜:胃镜检查44例,其中诊断胃癌者40例,癌疑者4例。5.病理检查:肿瘤部位:胃窦部37例,胃体部11例,幽门管6例。肿瘤最大径为3到10cm肿浸润浆膜外…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78年~1988年,经病理确诊胃癌420例,其中35岁以下的32例(占7.6%)。年龄最小17岁,25岁~35岁占76%。男女之比1.13:1。其中农民患者占62.5%。32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是:①病程短,进展快,短期内出现恶病质。②上腹疼痛(93%)、消瘦(87.5%)、呕血或黑便(65.6%)、贫血(84.4%)为常见症状。且早期出现贫血为本组病例的特征。提示对青年人不明原因贫血同时伴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及早行纤维胃镜检查。③青年人胃癌易于误诊,本组误诊达6个月以上者占65.6%。误诊原因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对青年人胃癌警惕性不高。其次是本病早期症状隐  相似文献   

1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对41例胃癌活检标本进行PCNA的表达定量检测,并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1研究对象41例胃癌均为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病人。年龄24~64岁,平均32.4。男33例、女8例。本组除1例拒绝手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发病的特点。方法 我院自 1981~ 1997年收治了 3 0岁以下胃癌 5 3例 ,对其病理检验、病理组织切片染色查幽门螺杆菌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 病理显示以未分化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 ,前者 19例 ( 19/ 5 3 ) ,后者 2 4例 ( 2 4/ 5 3 )。 3 2例胃癌病理组织切片染色查幽门螺杆菌 (HP) 2 3例阳性 ( 71 88% )。随访的 3 7例中 ,无一例生存 5年。结论 青年人胃癌发病隐匿 ,病程短 ,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但在青年人中并非少见。我院1973年至1987年收治的胃癌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占同期确诊胃癌的3.8%。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胃癌31例分析王长胜,王山城胃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70岁,但青年人也不少见。本院自1985年~1995年间,共收治35岁以下的胃癌患者31例,均经病理证实。本文就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胃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建华  郑志强 《中国肿瘤》2004,13(9):599-600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特点。[方法]对1995年~2001年手术治疗的35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胃窦部占60%,青年人胃癌病程短,组织分化差特点,其淋巴转移率高达92.5%(25/27);肿瘤切除率为77.1%,根治切除率为37.1%,5年生存率为17.1%.[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高,转移早,预后差,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胃癌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意义.方法收集1995年~2004年青年人胃癌39例,作光镜观察,并行胶原纤维(VG)和网状纤维(GS)染色,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青年组胃癌39例、中老年组胃癌100例进行p53与PCNA检测.结果青年组胃癌临床分期以中晚期为主;组织分型以低分化腺癌、粘液细胞癌为主;VG和GS染色见低分化腺癌、粘液细胞癌周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明显减少,高-中分化腺癌则见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免疫组织p53与PCNA阳性表达率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结论青年人胃癌发现多已属中晚期,且组织分化差,恶性程度高.对比中老年人,青年人胃癌预后差.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旨在对青年人胃癌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以提高青年人胃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我院自 1985年 7月~2 0 0 0年 12月 ,经胃镜检出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人 2 92例 ,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 2 4例 (占 8 2 % )。现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及年龄 男 9例 ,女 15例 ,男女之比为 1∶1 7,年龄最小 2 3岁 ,其中 30岁以下 13例 ,占 5 4 5 % ,平均年龄 31 5岁。1 2 病史及症状体征 从有消化道症状到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最长 7个月 ,最短 2周。腹胀纳差为主 10例 (占 41 6 % ) ;吐酸及上腹部痛 6例 (占 2 5 % ) ;黑便、乏力、贫血 6例 (占2 5 % ) ;腹部包块及黄疸 2例 (占 8 3% )。确诊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980年1月-1995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病理检验诊断的52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35岁青年人胃癌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年龄组胃癌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妇性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0.77;5年生存率低于其他年龄组胃癌患者(P<0.05);本组最多见的大体形态为BorrmannⅢ型和Ⅳ型,占87%;其病理学类型主要是低分化腺癌(37%)、粘液细胞癌(26.1%)和未分化癌(19.6%)。结论:青年人胃癌发病率低、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青年人发病较少。我院1980-1996年共收治30岁以下胃癌32例,均经及病理证实,病理显示以未分化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前者10例,后者13例,随访的23例中,无1例生存5年,说明青年人胃癌发病隐匿、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