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肌痉挛     
女,34岁,1998年5月15日初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感左侧面部肌肉跳动,此后持续不愈,每因生气恼怒、情绪波动后发作频繁,不能自制,左耳时感耳鸣。某医院诊断为面肌痉挛,给予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处就诊。检查:左侧面部肌...  相似文献   

2.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5-25
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但疗效欠佳且有较多副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共济失调、无力等副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学者尝试将新型抗癫痫药物加巴喷丁用于面肌痉挛的治疗。作为γ-氨基丁酸(GBAB)的衍生物,加巴喷丁的化学分子结构与巴氯芬相似,故有人推测其治疗面肌痉挛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案     
正患者,男,48岁。就诊日期:2013年9月22日。主诉:左眼睑跳动3月余,左面颊抽动3周。病史:3个月前,由于工作繁忙、加班熬夜,出现左下眼睑时有跳动,初期每日跳动数十次,每次跳动约5~10min。近2个月,眼睑跳动日渐频繁,并逐渐加重为持续跳动不止,表现为晨起时便开始跳动,直至夜晚入睡方能自行停止。伴有寐差、多梦、头晕、目昏。3周前跳动范围逐渐扩大,由眼睑连及面颊,下眼睑、面颊同时抽动不止,愈是与人面对面交流或公开  相似文献   

4.
面肌痉挛案     
陈某,男,10岁,学生,因反复面肌抽动3a余于1994年10月20日初诊。家长代诉:患者7岁时,被家长责骂后出现面肌抽动、眨眼,曾口服中药汤剂累计100多剂,同时接受针灸治疗多次,疗效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遇情绪波动时症状更甚,严重地影响学习。刻诊:面肌抽动,眨眼频繁,情绪易激动,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面肌痉挛(肝风内动型)。治疗选用28~30号1~3寸毫针,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的非手术治疗任金瑞李立(河北省医科院情报研究所050021)李景琳(河北省医科院附属医院050011)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的异常冲动所引起面部肌肉的不随意冲动,临床并不少见。本病多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皮层兴奋性增高所致。有研究认为〔1〕,脑...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为临床疑难杂症之一,具有难治易复发的特点,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疗效不尽人意。针灸疗法对于面肌痉挛患者的恢复和缩短疗程是有特效的,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小、经济、简便等优势,已成为面肌痉挛患者就医的最佳选择。该案例在辨证论治取穴原则的基础上,着重远端取穴,针灸并用,获得了良效。  相似文献   

7.
面肌痉挛,系半侧面部肌肉表现为不规则的抽搐,常为阵发性,可发生于面神经麻痹后期或中耳炎手术后伴发了面神经麻痹之后。该病中、青、老年人均可见。于临床治疗中若发病后不及时治疗而历时长者往往相当棘手。笔者治疗一例反复抽搐十余年,病情较重的患者采用针刺加拨罐的方法,效果满意。许××男27岁工人。门诊号:19647初诊于1985年4月19日自诉:左侧面部反复抽搐10余年。10年前,看书觉得左眼及左面部时有抽搐现象,但不影响视物,未引起  相似文献   

8.
《中国针灸》1991,(36):15-16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治验张建伟王某,女,43岁,干部,1991年5月11日入院。住院号12147。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颜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以眼肌抽搐为甚,精神紧张及疲劳时症状加重,安静及睡眠时症消。曾在某院神经科诊为面肌痉挛。服用卡马西平、舒乐安定等药,病情未好...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是指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抽搐,而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者,因其发病原因不明,所以又称之为原发性的面肌痉挛。临证之时,尚有继发性、癔病性等面肌痉挛,当仔细分辨。本篇主要谈有关原发性面瘫的治疗体会。 1、辨证论治,以脾为主 面肌痉挛多由眼轮匝肌起始。按五轮学说,眼睑为肉轮,归属于脾。脾胃虚弱,血不养筋,虚而动风,眼睑瞤动。又脾主思维,思虑过度,耗损脾胃,中土受损,生血不足;又肝木横逆,侵侮脾土,脾胃虚劳,聚湿成痰,肝风内动,风痰阻络,均可致本  相似文献   

11.
李某,男,38岁,1996年6月5日初诊.患左侧面肌痉挛2年余,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遂至我院就诊.自诉病因不明,头颅CT扫描无异常.现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每3~5分钟发作1次,每次持续30秒左右,进食及说话时症状加剧.夜不能寐,发作间歇面颊及口眼均无异常.刻诊:面色无华,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拟四物汤合牵正散化裁:当归20g,天麻、白芍、熟地各15g,川芎、僵蚕、白附子、地龙、防风各10g,全虫、制南星、甘草各6g.水煎,分3次温服,1剂/d.  相似文献   

12.
13.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本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眼周抽动29例,面部和口角抽动11例,颌部和耳后、头皮抽动2例。治疗取穴以阿是穴散刺,用细火针(针体直径约5mm),所刺穴位先用2.5%...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本组2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治疗穴位取患侧的四白、下关、颧、太阳、后溪(双)、足三里(双)。四白穴以45°角向下进针,深0.8~1寸,得气后加强刺激,使整个面部有较...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的“面风”“筋惕肉”等范畴[1]。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只一时缓解,且容易复发。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5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原因为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上扰面部;或由于心情不畅,肝气郁结致经脉阻滞不通,或肝郁化火,火邪上扰;或风寒湿邪客于少阳、阳明,经气运行不畅,筋脉收引而致面部肌肉拘急搐动;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血虚生风而致肌肉啁动。  相似文献   

16.
全蝎10克,蜈蚣10克,蜉衣5克,僵蚕15克,地龙10克。将上药共放在干净的瓦片上于火上焙干,再研成细末,包成17包,  相似文献   

17.
林某,女,41岁,田东县航运公司职工。1986年10月4日初诊。患者于1985年1月8日晨起洗脸时,突感右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徐徐抽动。初不介意,随后即出现阵发性面部发紧,右眼睑上下抽搐,嘴角连续向上,向右歪斜抽动,日发数次,每次抽动时间约4至5分钟,后发展到抽搐不停,晚间尤甚,影响睡眠,十分痛苦。曾在某医院针灸,穴位封闭及服中西药治疗,效不满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传伟 《河南中医》2002,22(5):56-57
面肌痉挛属于祖国医学“疒契 疒从”范畴。在中医学里尚有“疒契 疒从”一证。疒契 疒从 即抽搐。《张氏医通·疒契 疒从》篇说 :“疒契 者 ,筋脉拘急也 ,疒从 者 ,筋脉弛纵也 ,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疒契 疒从 总论》中又说 :“疒契 者 ,蠕动引缩之谓 ,后人所谓抽掣 ,搐扌弱 ,古人所谓疒契 也。”面部神经损伤的程度部位不同 ,面肌痉挛可有三部同时痉挛 ,眼、面、口 ;两部痉挛 ,眼、面 ,或面、口 ;或仅有眼部痉挛。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而又较为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 ,一直是众医家关注的问题。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 ,面肌痉挛发病多…  相似文献   

19.
面肌痉挛为针灸科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以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多见,一般多发于一侧,也有双侧同时发病。根据其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施以不同针刺手法及辅助治疗,常可收到满意疗效。1 局部毛刺为主 患者病程短,发病轻,主诉多为睡眠不佳,劳累、生气后或面部受冷风刺激而发,发病由数天到数月不等。治疗时可沿眼轮匝肌和口唇部肌肉走向以1寸针呈辐射状沿皮浅刺,进针1~2分即可,针与针之间相距1cm 左右。配穴:风池、百会、合谷、后溪、外关、太冲(可根据病情选择配穴),留针40min,局部施灸。针…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症,也称面肌抽搐症。主要表现为,开始在眼轮匝肌见间歇性发作,严重时,波及口角,发生不自主的抽动,入睡后停止。本病进展很缓慢,有的可伴有面肌部轻度疼痛、头痛及耳鸣等,常一侧发病,笔者用针刺患部侧巨髎穴、迎香穴的方法治疗此病,效果较好。治疗方法:在巨骨髎穴45度角向下斜刺0.8至1寸,迎香穴45度角向下斜刺0.3至0.5寸,得气后加强刺激,使整个面部有较强的针感,留针3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