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某密闭电石炉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该项目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化钙、高温、噪声。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及检测,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及高温检测的最大值分别为97 d B(A)、39.6℃,粉尘最大超限倍数为7.2,最大TWA为6.97 mg/m3。结论该项目化学毒物防护措施及控制效果合格,粉尘、噪声、高温防护措施仍需改进。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个体防护措施落实到位,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企业硫酸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噪声、高温,检测结果除2个岗位噪声超限值外(60.0%),其余均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超限值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未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应加强职工体检和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分析某铝银浆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个体检测和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和90.7%;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73.9%;高温、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粉尘、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和分析无头带钢生产线(ESP)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根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对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ESP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本次检测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0.42~0.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37~1.77 mg/m~3;一氧化碳长时间接触浓度1.110~1.285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94~1.40 mg/m~3;噪声强度72.5~84.3 dB、高温26.9~31.4℃,以上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防护设施性能参数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分析,该ESP防护设施运行有效,应重点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岗位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锂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健康危害和防控效果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 对某锂电池制造企业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和检测检验方法,调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现状,分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高温、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石墨粉尘合格率为66.7%,噪声合格率为94.3%,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锂电池制造企业采取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个体防护和健康监护,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液晶电视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强度(浓)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提出防护建议,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检测检验方法,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液晶电视整机生产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二氧化锡、苯乙烯、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粉尘、毒物检测合格率100.0%,噪声等效声级合格率92.3%。结论针对现场调查及检测中易产生危害的岗位,建议企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加强对员工的个体防护,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分析某滑动水口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结果 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检测结果均部分超标。 结论 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煤焦油沥青挥发物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啤酒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为制订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啤酒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和高温(夏季),其中个别点位粉尘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粉尘为该企业最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价其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确定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评价其防护措施。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手传振动、紫外辐射和工频电磁场。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超标率分别为:锰及其无机化合物(7.70%)、电焊烟尘(33.33%)、噪声(68.75%)和其他粉尘(14.29%)。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切割车间的焊接、切割和打磨区,涂装车间的喷漆间、调漆间、喷砂间及空压机房。企业应加强易超标岗位局部抽排风设施的设置及维护,降低毒物/粉尘浓度,加强高噪声作业场所人员的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中药厂前处理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控措施。方法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中药厂前处理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和其他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粗粉碎室粉碎机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范围为98.2~98.7 d B(A),粉碎室1粉碎机组的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范围为92.5~92.7 d 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高温、其他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病人;已采取有防噪、防尘和防高温措施,并建立有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结论该中药厂前处理车间关键控制危害因素是噪声,应对关键控制部位进一步加强降噪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危险废物综合处理行业职业病危害特征和卫生防护效果进行调查,为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3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进行调查,确定其危害,并评价其防护效果。结果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其中苯、氰化物、甲醛、CO、镉、铅烟、铅尘、硫化氢、金属汞和锰等属于高度危害的化学毒物,工作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结论该行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现行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达到防护效果,对其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关键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时对处理废物的准确分析,同时需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和实施危险度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瑞安市各企业作业场所现状。方法:对该市230家重点企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粉尘、苯系物、铜、铬、噪声等进行监测。结果:作业场所噪声的合格率最低,为66.1%,其次是苯和电焊烟尘,合格率分别为71.8%和73.5%。不同类型的作业场所的苯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5.06,P<0.005)。结论:瑞安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和苯为主,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不合格的重点企业及其作业场所进行重点整治,重点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某压电晶体厂工作场所有毒作业分级,为企业提出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确定有毒作业岗位,采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标准进行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结果预烧作业铅烟CTWA为0.172 mg/m3,超限4.73倍;混料、研磨、过筛、冲压作业铅尘CTWA为0.102~3.240 mg/m3,超限1.04~63.80倍;刮胶作业苯、甲苯、二甲苯和预烧作业一氧化碳的CSTEL和CTWA均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有毒作业分级:预烧、混料、过筛、研磨作业为Ⅲ级(57.1%),冲压作业为Ⅱ级(14.3%),刮胶、烧成隧道窑作业为0级(28.6%)。根据分级情况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结论工作场所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该厂压电晶体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资料、关键人物访谈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管理服务能力。结果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627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71147人,其中农民工2852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91.53%,高于在岗职工的50.98%(P〈0.01)。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45.26%)、物理因素(36.82%)、化学毒物(15.62%)、放射性物质(2.24%)、生物因素(0.06%)等62种;全市累计职业病患者2414例;全市有4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结论攀枝花市职业病防制工作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该行业健康教育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3家家具制造业263名职工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卫生知识知晓调查情况,健康行为定期检查结果,企业监测和监护水平,3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均有很大提高,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以及暴露职工体检合格率提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家具制造业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促进作业环境及作业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职业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职业卫生现状,为指导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合肥市78家企业进行调查,结合合肥市2001~2005年企业职业有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对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目前合肥市职业性健康体检率为13.46%,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为2.05%,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配置率低,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不容乐观,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投入,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铸锻钢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卫生检测,并对其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分级。结果监测生产性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共9种,其中粉尘共6种,超标率为41.8%,锰及其化合物超标率为61.1%;噪声超标率为26.8%;高温超标率为16.0%;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分级情况:粉尘轻度危害作业14个,中度危害作业8个,高度危害作业6个,锰及其化合物中度危害作业3个,高度危害作业6个,噪声轻度危害作业4个,中度危害作业3个,高度危害作业1个,极重危害作业3个,高温轻度危害作业1个,中度危害作业2个,高度危害作业2个。结论粉尘、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是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张放  邵华  张志虎  冯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4):420-422
目的对某焦化厂焦炉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以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焦炭尘、一氧化碳、苯并芘、苯溶物、噪声等;检测结果示焦侧苯并芘的最高接触浓度、炉盖工、出炉工苯溶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输焦振筛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检测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尤其是对苯并芘及苯溶物的防护,以切实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的适用性。
方法 以某石化企业苯乙烯装置为调查对象, 对其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 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确定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结果 该单位工人接触苯、甲苯、乙苯、苯乙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苯乙烯装置巡检工、化验工和罐区巡检工为中度危害作业岗位, 内操和装卸工为轻度危害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显著危险。
结论 采用该定量评估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岗位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该实施指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钟英华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57-1960
目的调查并分析地下矿山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及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体系建议。方法于2012年4月7—10日,以安徽省某煤矿企业为例,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矿山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粉尘测试总计采集60个样品,其中49个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样品合格率81.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设测试点7个,合格率71.4%。2个作业场所噪声超标,合格率75.0%。结论矿山企业存在诸多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从矿山企业与职业病危害整体层面,建立完善职业危害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