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我国医用辐射防护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学放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广泛应用,使更多的人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同时也促进了医疗照射防护工作的发展。文中重点综述了我国医用辐射防护工作者近年来在X射线CT的医疗照射防护、对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剂量监测以及应用医疗照射防护体系,降低医疗照射剂量等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假照组)、荷瘤低剂量照射组(LDR组)、荷瘤环磷酰胺化疗组(CTX组)和荷瘤低剂量照射联合化疗组(LDR+CTX组)。常规饲养1周后,于左腹股沟皮下各接种S180肉瘤细胞(空白对照组除外),接种后第8和11天对LDR组和LDR+CTX组小鼠给予75mGy-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30h分别给予CTX组和LDR+CTX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第13天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血,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F)检测遗传物质损伤。结果①环磷酰胺化疗后DNA损伤程度较空白对照及荷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mGy-γ射线照射,则可显著降低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的DNA损伤。②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较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荷瘤组有显著增加(P〈0.01);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mGy-γ射线照射则可降低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化疗前给予75mGy-γ射线照射对DNA损伤可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②环磷酰胺有强大的致突变作用,可导致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75mGy-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的遗传学毒性未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140例X射线受检者照射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观察王禄忠,任风英,杨海华,孙丽敏为了观条医疗照射对照射人一群的影响,作者对140例钡餐X射线受检者的照射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作了观察.用LIF(Mg,P/u)热释光剂量元件进行测量,微核采用甲基纤维...  相似文献   

4.
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重点工作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放射学(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电离辐射医学应用蓬勃发展并不断广泛普及,接受各种医疗照射的受检者与患者越来越多,UNSCEAR2000年报告书进一步证实:医疗照射是不断增加的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面广量多的医疗照射防护,已经成为涉及所有公众成员并且惠及子孙后代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理所当然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而,充分重视医疗照射防护是电离辐射防护(放射防护)领域新进展的突出特点。为趋利避害,同时促进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医用辐射)更好地发展,切实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21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纵观国际、国内的相关现状与进展,笔者认为,当前大力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六方面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用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建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宋有志孙华宋桂莲白立新Heddle1973年首先推荐用微核法来衡量染色体的损伤[1]。之后,不少学者采用不同辐射类型对人或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微核发生率与剂量间呈明...  相似文献   

6.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开展,其检查、诊治项目日益增多,由此,医疗照射、化学毒物、经血传播疾病所造成的潜在危险亦随之增加。如何针对性地对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是本文探讨的课题。一、减少 X 线及散在射线的照射现在虽然有了优越的医疗条件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但介入医生是直接在 X 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插管,且长时间接触 X 线,并因其工作性质需要将眼、面部、四肢等部位曝露在 X  相似文献   

7.
细胞遗传学指标在慢性放射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用染色体畸变估算全身一次比较均匀的X、γ射线和中子的过量照射时的生物剂量比较准确 ,对不均匀和局部照射可给出相当于均匀照射的等效剂量当量。淋巴细胞微核也已被用作估算受照射剂量的指标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在慢性放射损伤时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慢性放射病诊断中的作用 ,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 81 87) [1] 中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加和 /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 ,作为慢性放射病诊断的参考指标。到目前为止 ,还不能用染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60)Co γ射线照射后人和猴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离体照射人血和猴血时,淋巴细胞微核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前者(人)的斜率为0.240,后者(猴)为0.249.3Gy整体照射猴和离体照射猴血所得淋巴细胞微核率十分接近.前者为102.7‰,后者为101.8‰.此外还比较了培养72h和96h的微核率.结果表明培养72h微核率较高,无论是2Gy或是4Gy照射后都是如此.本实验采用聚四氟乙烯管来收集、贮存血样品,取血方便、用血量少、便于携带,可直接进行照射,而且可进行离心以浓集细胞.  相似文献   

9.
三种介入放射学操作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监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放射学操作是在X射线的导视下通过穿刺将导管沿患者的股动脉或静脉引入病变处靶血管进行诊断、治疗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因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 ,深受患者的欢迎。但介入放射学操作是在X射线的监视下完成的 ,手术中医生要站在手术床边 ,每次手术累积X射线曝光时间平均为 2 0min左右 ,因此医生身体各部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X射线的照射[1 ,2 ] 。为深入研究介入放射学操作中医生受照情况及防护的最优化 ,我们对 3种介入放射学操作医生体表受照剂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仪器和元件 :北京核仪器…  相似文献   

10.
127例心血管疾病介入放射诊疗医疗照射剂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对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开展最多的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为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医疗照射防护提供参考。我们总结了 12 7例心血管疾病介入放射诊治时各部位受照剂量 ,和 2 1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介入放射诊疗时各部位受照剂量。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本次剂量测量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LiF(Mg,Cu ,P)粉末剂量计 ,密封于外径 3mm的塑料管中 ,壁厚 0 5mm ;测量仪器为FJ 377热释光仪 ,(北京核仪器厂产品 ) ;退火装置为HW 2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中国辐射防护院研制 ) ;仪器刻度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建立重离子束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 效应曲线。方法 用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 2 C6 + (平均LET为 36 70keV μm) ,不同吸收剂量、不同吸收剂量率照射离体人血 ,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结果 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 ,淋巴细胞微核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拟合的最佳方程为Y =6 6 5 0 9×D0 .85。结论 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微核率(MN)已成功地用作定量鉴定不同化学物质对造血细胞的诱变或辐射防护效应以及经X线治疗的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指标。微核测定法是基于染色体断裂和微核形成之同存在着直接相关而建立起来的。受照后形成的微核代表了从细胞染色体组丢失的遗传物质。所以,具有微核的细胞可以看作是细胞增  相似文献   

13.
介入放射学操作的DSA准高千伏曝光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放射学操作是通过X射线影像导视来完成诊断、治疗的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现在介入放射学操作多采用数字减影型X射线机 (简称DSA) ,该机器为适应高清晰度的需要 ,曝光条件明显高于传统的X射线机 ,另外 ,介入手术每次累积X射线曝光时间平均在 2 0min左右 ,使患者在介入手术中受到较大的剂量照射[1 ,2 ] 。为降低介入手术中患者的受照剂量 ,我们利用仿真人体模型 ,模仿肝癌介入手术研究了在准高千伏条件下曝光降低患者受照剂量的方法 ,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X射线机 :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NGL…  相似文献   

14.
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穿刺及导管等介入技术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或采取活体标本进行病变的性质诊断[1].在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中,目前应用最多的影像监视设备还是各种医用X射线装置,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由于开展介入工作时,医务工作人员需要近台操作,且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他们受到的职业照射剂量通常较高.已有报道,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因使用不合适的X射线装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了某些放射损伤[2-4].因此,深入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也成为国内、外放射防护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介入放射学所致职业照射的特点,就国内、外关于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方法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就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胞浆阻滞微核测试法,选用4个健康成年人静脉血,分别以3.7×102Bq/ml、1.48×103Bq/ml3H-TdR作为小剂量照射,3.7×104Bq/ml3H-TdR和60Coγ射线1.5Gy作为大剂量照射,结果发现先用小剂量照射,再加大剂量照射的微核率比单独大剂量照射微核率低,经统计学检验,观察值和预期值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存在着小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现象,且个体之间有差异性,同时发现3-氨基苯胺对小剂量诱导的适应性反应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防护装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放射诊断、治疗的精度及效果。但目前介入放射设备防护条件差,X射线曝光量大,曝光时间长[1],工作时操作者位于患者床侧,身体各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2],直接影响了介入放射工作的深...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全国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和地处偏僻地区的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充实基础理论知识,促进介入放射学医疗水平,提高教育和科研质量,节省介入放射学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和时间,在本刊编委会专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小鼠遗传学的影响及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的抗放作用。方法:实验用甲基纤维素缩集法计算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活体秋水仙素法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析。结果:(1)4.0Gyγ线能明显增加小鼠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和骨髓染色体畸变率。(2)rhSOD可减轻射线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尤以照射前后给药为佳。结论:rhSOD对小鼠细胞遗传学辐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α粒子、γ射线以及联合照射下淋巴母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方法 以HMy2.CIR淋巴母细胞为对象,分别以不同剂量的α粒子和γ射线进行照射,以及先以0.025 ~0.500 Gy的α粒子照射后即刻以不同剂量的γ射线进行照射,用胞质分裂阻断法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建立不同照射条件下淋巴母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 对于γ射线照射,微核率剂量-效应符合线性平方模型Y=c+αD+ βD2.对于α粒子照射,当照射剂量<0.250 Gy时,细胞微核率随剂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其剂量进一步增加时,微核率剂量-效应曲线呈现下弓型,可以采用反映辐射旁效应的BaD模型Y=c +αD +σ[1 -exp(-δD)]exp(-βD)进行很好地拟合.对于联合照射,当α粒子剂量较低时,微核率的剂量效应与γ射线照射时的相似;但当α粒子剂量较大时,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更接近于α粒子照射.同时,0.2、0.5 Gyα粒子联合γ射线照射引起的微核率显著高于它们单独照射时的微核率之和(=5.22 ~ 11.86,P<0.05).结论 α粒子照射具有与γ射线不同的辐射损伤规律,辐射旁效应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联合照射则可以引起细胞损伤的协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分析60Coγ射线和X射线照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后诱发的微核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对不同个体微核的自发率进行检测,以阐明微核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