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表皮与真皮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白介素1α(IL-1α)及白介素(IL-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前列腺E1(PGE1)的调节作用。IL-1α主要由角朊细胞产生,而IL-6则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有较强的促进角朊细胞增殖能力。来自角朊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也有一定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IL-1α和PGE1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表皮与真皮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白介素1α(IL-1α)及白介素6(IL-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前列腺素E1(PGE1)的调节作用.IL-1α主要由角朊细胞产生,而IL-6则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有较强的促进角朊细胞增殖能力.来自角朊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也有一定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IL-1α和PGE1可促进成纤维细胞IL-6的产生.抗IL-6抗体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角朊细胞的促生长活性.以上结果说明IL-1α和IL-6可能是介导表皮-真皮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用体外培养人角朊细胞研究了1-25-双羟维生素D3对角朊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及HLA-DR,ICAM-1分子表达的影响。培养液中加入1,25(OH)2D3可使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5(OH)2D3处理6天后角朊细胞体积较未处理的明显变大。  相似文献   

5.
近10年的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促进SSA/Ro抗原在角朊细胞膜的表达,这种表达依赖于中波紫外线,并与照射强度有关,雌激素也能产生类似的效应,并能增强紫外线对角朊的细胞的影响作用。另外,紫外线还可以使角朊细胞生成白介素1增多,而白介素1又可参与调节角朊细胞产生核抗原,如ss-DNA。  相似文献   

6.
用体外培养人角朊细胞研究了1.25-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角朊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及HLA-DR,ICAM-1分子表达的影响,培养液中加入1,25(OH)_2D_3可使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5(OH)_2D_3处理6天后角朊细胞体积较未处理的明显变大。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25(OH)_2D_3对经IFN-γ和TNFa刺激的角朊细胞HLA-DR和ICAM-1分子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糠秕孢子菌与培养人角朊细胞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讨糠秕孢子菌与角朊细胞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菌体与人角朊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将形态和机能研究紧密结合:①定时将培养物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②用Alamarblue荧光分析法观测条件培养液对角朊细胞生长的影响;③用ELISA法定量检测条件培养液中IL1α和bFGF。结果发现:①随时间经过角朊细胞将菌体粘附、吞噬,有明显的形态变化特点;②条件培养液可促进角朊细胞的生长,从中检出高水平的IL1α和bFGF;③升高的IL1α和bFGF来源于被菌体活化的角朊细胞而非来源于菌体自身。以上结果有助于理解作为皮肤正常菌群的糠秕孢子菌为何可引起多种炎症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ntoAb)对角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以IL-1β刺激无血清培养角朊细胞及AKautoAb作用后的角朊细胞,用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8的产量。结果表明IL-1β可刺激角朊细胞产生IL-8,并对IL-1β有浓度依赖性,AKautoAb对角朊细胞产生IL-8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AKautoAb在炎性皮损角朊细胞中的沉着,可能存在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表皮角朊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蒽林对体外培养人表皮角朊细胞生长的作用.蒽林(10μg/ml)作用16分钟、1小时及24小时,对表皮细胞DNA复制的抑制作用分别为43%、61%、及92%;对表皮细胞分裂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68%,84%及99%.本实验为蒽林短程疗法治疗银屑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并讨论了蒽林抑制表皮细胞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工合成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皮肤创伤及慢性溃疡有明显疗效。为了探讨其治疗机理,我们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表皮角朊细胞及真皮纤维母细胞培养中加入PGE1,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角朊细胞主要产生IL1α、IL8、转化生长因子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而纤维母细胞则主要产生IL6和I  相似文献   

12.
氮芥和地塞米松对人角朊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卡西霉素刺激原代培养人角朊细胞合成并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用洗涤兔血小板聚集法测定。结果表明,氮芥、地塞米松在 10-9mol/L~ 10-5mol/L浓度范围内均能明显抑制角朊细胞PAF生成,并与药物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氮芥IC50为6.34 10-9mol/L、地塞米松IC50为1.005x 10-8mol/L。提示,氮芥和糖皮质激素抑制角遥远朊细胞PAF生成很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机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角朊细胞对黑素细胞生物学性状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体外研究发现,角朊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对黑素细胞的增殖、形态及黑素合成有着一定的影响,提示表皮内角朊细胞可能会通过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影响黑素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此外,黑素细胞与角朊细胞的接触也为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痤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其中炎症损害的形成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笔者检测了39例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α、IL—6、IL—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以探讨其与痤疮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KC)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某些因素(如紫外线、细菌毒素、细胞因子等)的刺激下可以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参与皮肤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中波紫外线(UVB)可诱导HKC凋亡,表达某些自身抗原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白介素(IL)—1α和IL—6是两种功能十分广泛的炎症因子,在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N异靛甲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我们利用结晶紫染色光吸收、氨基已糖甙酯酶测定、氚胸腺嘧啶掺入、细胞直接计数及细胞分化过程形态学定量等方法研究了该药在不同浓度下对培养的人类角朊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浓度为10-7mol/L和10-8mol/L时对角朊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0-9mol/L时即无此作用,而浓度为10-10mol/L时对角朊细胞的分化仍有显著促进作用。这说明N异靛甲对角朊细胞增殖与分化均有影响,但以促进分化为主。提示该药的作用机理不同于一般细胞毒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200mJ/cm2)照射后细胞膜出现Ro/SSA抗原表达,并与UVB剂量有相关性,200mJ/cm2的UVB照射可使10.7%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角朊细胞若先与10-5mol/L17-β-雌二醇孵育48小时再接受UVB照射(200mJ/cm2),结果较单纯接受相同剂量UVB照射的角朊细胞更易表达Ro/SSA抗原,提示UVB和雌激素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推测UVB诱发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是诱发和加重光敏性红斑狼疮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8味中药提取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的影响。结果多数中药表现出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牡丹皮、赤芍、金银花、拳参、全蝎、苦参还表现出拮抗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8的作用。结论初步证明几种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具有抑制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分泌IL-8作用,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了中药抗银屑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ENA在角朊细胞膜表达被认为与 LE的发病有关。为了探讨热休克和 PMA对 ENA表达的影响 ,我们用加热和 PMA刺激体外培养角朊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了角朊细胞 ENA的表达。结果 ,4 2℃、4 5℃热休克 90 min后 ,分别可使 9.1± 1.2 %、2 0 .0± 4 .7%的细胞出现 ENA膜表达 ;5μg/ L、10 μg/ L PMA刺激 2 h后 ,2 2 .6± 7.6%、2 3.1± 4 .9%的角朊细胞膜出现 ENA表达。提示 ENA在角朊细胞膜的表达与热刺激和蛋白激酶 C传导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芳香维甲酸乙酯(RO13-6298,arotinoid ethytester)是第三代维甲酸衍生物,因其在人体内的复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物动力学效价而显得特殊,仅需极低剂量(1g/kg.d)即有强烈而持续的抗银屑病作用[1],而且是第一种不引起血清脂类明显变化的维甲酸[2],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应用原代培养的人表皮角朊细胞对照观察了不同浓度的RO13-6298对其细胞形态及增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