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弄清普通级实验室中SD大鼠肺部感染的原因,本实验对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及清洁级设施中饲育的SD大鼠,按照国际标准关于清洁级大鼠的要求,对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4种细菌,肺支原体及仙台病毒作了检测。结果: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有肺支原体感染,感染率为75%。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等级,不但应具有级别的动物生产繁育设施。同时必须配套同等条件的动物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2.
清洁级实验动物室维持性消毒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消毒液喷雾方式,比较不同型消毒剂和不同消毒频率,不同喷雾量及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对清洁级实验动物饲育室消毒维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完成实验动物饲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科研的不同要求,重点对动物实验室进行了设计与建造,建成了普通级兔,清洁级大、小鼠及SPF级小鼠实验室共20个(4种形式),教学和科研用动物手术室5个(2种形式),经环境指标测试和专家验收鉴定均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这些设施在两年半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及附属单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5):F0004-F0004
国家实验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逐步实现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事,康太生物科技公司,于2008年开始规划构建了“青岛康大实验兔资源共事服务平台”。该平台坐落在东海之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1000余亩。其中“SPF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1800m^2。每年可向全国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单位提供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符合国家SPF级实验兔标准的新西兰实验兔、日本大耳实验兔2万只。“清洁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亚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8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清洁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实验兔10万只。“普通级实验免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普通级饲育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50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普通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新西兰、日本大耳实验兔150万只。  相似文献   

5.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7):F0004-F0004
国家实验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逐步实现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事,康太生物科技公司,于2008年开始规划构建了“青岛康大实验兔资源共事服务平台”。该平台坐落在东海之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1000余亩。其中“SPF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1800m^2。每年可向全国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单位提供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符合国家SPF级实验兔标准的新西兰实验兔、日本大耳实验兔2万只。“清洁级实验兔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亚屏障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8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清洁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实验兔10万只。“普通级实验免生产繁育基地”为独立普通级饲育环境设施,饲育面积45000m^2。年育成符合国家普通级实验兔标准70日龄、体重1.75-2.25公斤新西兰、日本大耳实验兔150万只。  相似文献   

6.
论文摘要──营养环境支撑条件采用节能层流罩装置的清洁级动物室李子麟,杨幼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200032)邱志芳(上海市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用节能层流罩作为空气净化设备,建立了洁净室面积为7.8m ̄2的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和饲养室。该设施既能保证清...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吉安地区应用实验动物的单位有50余家,年需各种实验动物10万余只。然而,全区实验动物散在于各个实验动物应用单位,且饲育设施简陋,规章制度不全,饲料不标准,直接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江西吉安生物制品所在饲育繁殖、应用实验动物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软件、硬件建设上均有一定基础。软件建设方面,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小组,建立了《饲养人员岗位责任制》、《饲养管理操作细则》、《清洗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主要饲养管理人员送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过培训,其余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硬件建设方面:动物饲育室按照1级(普通级)动物的饲育要求建造,建筑物为半封闭式,划分为不同的功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实验动物的级别,满足我校科研的需要,利用原有的普通级动物室,不动土木结构,经改造装修成一个面积为85m~2的小型清洁级动物实验室。整个实验室用彩钢板、铝合金和玻璃等隔成淋浴室、外准备室、一更衣和二更衣缓冲室、风淋室、洁净准备室、动物实验室(2间)及污染走廊。在结构上充分利用搂梯下面的空间和过道改建成外准备室、更衣缓冲室、风淋室等辅助设施,从而扩大了动物实验室的面积。墙面及顶部均为彩钢板,接缝外使用圆角铝合金,地面为水磨石。机房单独设置,实行统一送风,新风由室外经初效过滤后进入空调设备进行恒温处理,再由加压风机经中、高效过滤后由顶部进入实验室及走廊。排风由各房间设置的排风管道排出室外。形成小型集中式处理的全新风通风系统。根据清洁级动物实验室进出实验人员较多、易污染的特点,清洁室内再设置层流柜,以保证动物实验在更严密保险的条件下进行。改建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清洁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立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广西药品检验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位于本所实验大楼国层新建而成,建筑面积为485m^2,土建投资约120万元;其中净化设备装饰面积为250m^2,净化设备装饰投资约80万元,机房面积为35m^2,设计的原则是包括SPF级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饲养的设计条件,本文主要介绍本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设施建设的规模、设计、施工监督及节能空调通风系统的选用等情况,指出SPF级实验动物中心设施建设中的经验体会,本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的环境与设施经有关部门检测、验收、各项性能参数都能符合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标准要求,且能达到节能、节资、管理方便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根据科研、教学进行动物实验的实际情况 ,提出在中心三楼改建清洁级动物室的初步方案 ,邀请卫生部环境卫生学专家杨幼明教授和省实验动物学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论证。经省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 ,由江苏吴江市金家坝医疗净化设备厂和福州杨达空调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国标 ( GB/T1 492 5- 94)具体标准和施工图纸的规定 ,高标准、严要求地建成屏障系统 ,面积达 1 37m2 ,其中动物饲育室 3间 ( 61 m2 ) ,动物实验室 3间 ( 36m2 )。经过自检 ,各项指标均符合并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实验以大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屏障设施的环境微生物及尘埃粒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屏障设施各功能区域不同时间及不同工作状态下空气落下菌和直径≥0.3 μm尘埃粒子的数量变化.结果 屏障系统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变化规律如下:屏障系统内空气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在饲养工作后显著升高,喷雾消毒后明显降低;大、小鼠饲育室空气落下菌与尘埃数在凌晨时明显升高,而兔饲育室在凌晨时间段则较低;清洁走廊和污染走廊在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明显上升,非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环境微生物与尘埃粒子的动态数量变化与动物品种、空气消毒、人员进出及动物室内的饲养操作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立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对象把武汉生物研究所的清洁级实验动物设施改建为SPF级设施。设计原则SPF级实验动物生产饲养和实验饲养设施条件配套,人、物、动物、空气流的工艺流程合理。结果改造后的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参数符合国标要求,已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法,噪音水平测定法、物理测定法、自然沉降法、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法对新改建的Ⅱ级实验动物饲育室温度、湿度、噪声、光照、落下菌数及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除温度与落下菌数达标外,其光照、噪声,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等均未达到有关Ⅱ级动物设施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前的准备 1.1 动物房的建设 科技部为加强实验动物管理,保障科研、教学工作需要,提高科研水平,特颁发《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科技部国科发财字[2001]545号)。该办法明确规定,凡涉及未取得动物许可证的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其实验结果不予承认,科研管理部门不予立项和不鉴定其科研成果。因此,高职医药院校应建立标准动物房(分为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实验动物饲育环境及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动物饲料、饮用水、垫料、笼具应符合国家标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喂养。注意控制室温、湿度、换气量、气流速度、氨浓度、照度、噪音等。每天定时、定量喂养。同时,应根据科研、实验项目要求进行喂养。  相似文献   

15.
SPF级动物经无菌动物剖腹产培养,从隔离器转向屏障设施,使寄生菌群自然定植而成.SPF级动物在医学研究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合格的饲育设施是保证SPF级动物质量的保证,环境的维护是SPF级动物必须遵循的条件.根据SPF动物特点,提出SPF级动物饲育设施与环境维护基本要求,为构建SPF级动物条件设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法、噪音水平测定法、物理测定法、自然沉降法、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法对新改建的Ⅱ级实验动物饲育室温度、湿度、噪声、光照、落下菌数及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除温度与落下菌数达标外,其光照、噪声、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等均未达到有关Ⅱ级动物设施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动物室为保证满足本所对清洁级实验小鼠的需求,在1987年3月开始购入JJG型超净空气层流架小规模培育小鼠的基础上,改建了一座面积约300m~2的清洁级实验动物室。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以勤俭办事业的精神,经过约半年的筹建布置,该室于11月建成后开机试运转,并进行全面技术性能测试。随即在其中3室(各约12.5m~2)各安置1台层流架,引入5个品系的小鼠作种群饲育。经3个多月的观察,环境控制较为理想,生长、发育、繁殖情况良好,无疾病、死亡等问题发  相似文献   

18.
动物科学实验已成为生命医学的支撑条件,但动物的饲养所要求的屏障系统设施投资巨大、运转费用大的约束制约了动物实验的发展。具有节约能源、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对房屋要求低、减轻人员的劳动,防止交叉感染等优点、适合于清洁级以上大、小鼠饲育实验的独立通风笼具系统(即IVC系统)克服了传统屏障系统的缺陷。IVC技术在现阶段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南京军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实验动物维持与应用及对外服务5年的情况。它拥有清洁级的实验动物楼,使用面积1800m2;科技人员培训工作有成效,已形成一个共计15人的科技队伍;依法加强科学管理,取得江苏省及军内的合格认可证书.为本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合格的动物实验条件,并参与完成1项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委托进行的课题.对外提供清洁级动物和实验设施。在对外服务中发现,有的单位利用本中心清洁的动物和设施(合格证)做一小部分实验,而大部分实验回原单位应用清洁级以下动物和/或设施完成;动物实验者不了解选用合格动物的必要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宣传、普及有关知识和依法加强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清洁级昆明小鼠的饲养繁育研究白富春(实验动物中心)王文忠(设备处)清洁动物是指无人畜共患病和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和体外寄生虫的动物,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新药品开发等方面必须使用的一种实验动物。作者经二年时间的饲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报道如下。1材料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