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抗生素发酵工业研究中,广泛采用摇瓶试验进行初步考查,为罐发酵试验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以加速罐试验的进程。多用于菌种性能的测定、最佳培养基组合的筛选、发酵工业基本参数的测定、代谢途径的探索、诱导剂与抑制剂的影响等;有时还用用积累少量代谢产物。摇瓶试验方法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是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和使用少量的人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加速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初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运用微生物模型、菌株形态鉴别、紫外光谱、硅胶薄层层析等方法对从我国土壤中分离获得的5800余株链霉菌进行了筛选,获得11株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茵,其中两株菌株属于金色类群。试验结果表明: 抗噬菌体模型与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菌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表达重组复合干扰素(con-IFN)的工程菌E.coli DH5α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比较实验及正交试验等方法考查工程菌摇瓶发酵条件,探讨发酵条件对工程菌的生长和con-IFN表达的影响。结果优化后条件为培养基含玉米粉6%、牛肉膏5.5%、谷氨酸钠0.5%,发酵液初始pH 7.2,30℃培养7 h后升温至42℃诱导表达6 h,转速220r/min,装样量10%,接种量2%。结论优化后平均蛋白质表达量达到36.39%,和LB培养基相比,目的蛋白质表达量提高了4.8%,为工程菌的大规模发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摇瓶培养被广泛用于新抗生素菌种的筛选和选育以及培养条件的确定。但摇瓶试验所得结果有时不能在发酵罐上重复。我们设计和制造了一种简单而实用,能装在750毫升摇瓶侧管内的测氧电极。并用它来测定了不同接种量、培养基和装量下的青霉素发酵时的溶氧变化。  相似文献   

6.
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rn acremoni-um)C82-123产生的主要产物是脱乙酸头孢菌素C(DCPC)和头孢菌素C(CPC).然而,在复合培养基中添加硫脲后,摇瓶发酵的主要产物除了DCPC和CPC以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并且当硫脲浓度在0.17%以下时,该化合物的量随着硫脲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考察发酵过程,说明这个新的化合物在发酵48小时就开始产生,并随着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交设计是一种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方法,回归处理是用数理逻辑推断研究现象的手段,本文作者将两者结合运用于抗生素发酵过程,通过为数不多的试验得出三种培养基组份、接种量与发酵时间五种因素的最好组合,准确预估在最佳方案时抗生素的产量;从等值线更可了解诸因素不同组合同样可使抗生素达到相同的产量,从而可以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工艺方案。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引起读者对正交回归的兴趣,并望在抗生素的研究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L-缬氨酸产生菌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考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天津短杆菌(BrevibacteriumTianjinese)T6-13为出发菌株,采用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筛选α-氨基丁酸和2-噻唑丙氨酸抗性突变株,从中获得一株L-缬氨酸产生菌4-287,可以产L-缬氨酸12.8g/L,经过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实验,该菌株摇瓶发酵产L-缬氨酸28.6g/L.  相似文献   

9.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1):61-61
以放射型根瘤菌(Rhizobus radiobacterium,WSH2601)作为辅酶Q10的生产菌株。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浆和酶母膏是较好的氮源。葡萄糖与蔗糖是辅酶Q10发酵的较好的碳源。接种量对辅酶Q10发酵的影响不大.为4%。适宜的初始pH值为7,番茄汁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的生长。添加玉料浆、L-甲硫氨酸、番茄汁和异戊醇有利于产辅酶Q10;溶氧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合成的影响较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碳源为1.5g/d1葡萄糖和2.5g/d1蔗糖混合物。酵母膏0.8g/d1.初始pH值7.每500ml装液量为50ml。最后经综合优化条件,在摇瓶发酵条件下:菌体生长量(以干重计)为13.8g/1,发酵液中辅酶Q10产量达到22.9mg/1,比优化前分别提高34%和53%。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发酵染菌是抗生素生产的大敌。数十年来抗生素发酵罐的规模日益增大,为更经济地生产更多的优质抗生素提供了条件,而有效地制服抗生素发酵染菌则是基本前提。近年来国内各厂都积累了不少制服发酵染菌的经验。总括起  相似文献   

11.
引言小单孢菌属最初是1923年Φrskov描述的,1932年由Jensen扩大成四个种。1941年Erikson研究了20株小单孢菌,它们在儿丁质上都生长良好。1942年Welsch报道了小单孢菌产生的第一个抗生素。在Waksman等人的研究中,发现这类微生物在葡萄糖-淀粉琼脂上生长良好。Fisher等人(1951年)在合成培养基内发酵小单孢菌生产放线菌素。Taira等(1952年)曾用淀粉胨发酵小单孢菌生产小菌素A和B。1957年由青铜色小单孢菌进行甾体转化的专利转让给CharlesPfizer公司。  相似文献   

12.
诺卡氏菌属(Nocardia)是Trevison1889年建立的。因Edmond Nocard教授首先描述其代表种而得名。苏联学者叫原放线菌属(Proactinomyces Jensen 1934)。这个属典型的特征是菌丝或迟或早都要断裂成杆、球体。从形态上可将该属分成三个组。第Ⅰ组的菌株菌丝不多,接种后12至14小时就断裂,菌落粘稠,奶油状,似细菌。第Ⅱ组菌株菌丝发育较好,18至20小时断裂,菌落片状,糊状或面团状,表面粗糙。第Ⅲ组有发育良好的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  相似文献   

13.
虽然顶头孢的转化作用已经得到证明,然而抗生素产生菌的基因克隆技术基本上仍局限于链霉菌属。有关克隆链霉菌基因的许多基础研究已有评述,并且出版了天蓝色链霉菌和变青链霉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实验手册。最新进展还包括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融合。目前,原生质体再生是在铺有渗透稳定培养基的琼脂培养皿上完成的。尽管在液体中有利于原生质体再生,但至今并未实行。  相似文献   

14.
诺加霉素是由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产生的结构复杂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该文对实验室保藏的Streptomyces nogalater ATCC 27451进行菌种选育,得到了一株发酵效价高,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从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两方面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培养基方面,从单一碳源,单一氮源的最佳种类和组合的筛选,到前体氨基酸以及油的添加进行尝试;培养条件方面,考察了温度,pH,装量,放瓶时间等因素,最终获得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出发初始菌株和初始培养条件相比,从最初的发酵产量0.048 g/L提高到了0.312 g/L,最终发酵单位提高了6.5倍。这些工作为我们以后大规模的发酵诺加霉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链霉菌属于革蓝氏阳性细菌,具有两个不同于其他原核生物的特点:一是形态发育过程中,形成菌丝分枝及孢子;二是能够合成许多不同的代谢物.至今链霉菌仍是抗生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最丰富的微生物来源.链霉菌具有显著的分化基因表达能力,从它的发育史可以表明.例如孢子含有的基因产物在其发芽的菌丝中是没有的.菌丝的分枝可能是与使细胞壁肽聚糖链重排的酶活性有关,形态遗传的特性是气生菌丝形成分隔期特殊基因活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大多数抗生素物质对产生菌本身没有强烈的代谢干扰作用?它们具有哪些特殊的自身防卫机制?很明显,如果抗生素产生菌没有一套自身防卫系统,那必将遭到自身抗生素的侵袭,进而将产生菌置于死地;相反,如果这种防卫机构愈完美,则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就愈高,产生高浓度抗生素的可能性会愈大,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兴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18.
通常抗生素发酵产量高低主要决定于菌种的生产能力高低、营养与发酵条件的控制是否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菌种的优良性能,因此选育优良的菌种是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基础工作,可以收到一本万利的效果。然而,抗生素产生菌合成抗生素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其遗传特性的严格控制和调节。菌种选育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去破坏或改变菌种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作为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遗传上受多基因控制,在环境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中,即使一个技术和管理水准相当高的抗生素发酵工厂,在正常情况下其罐与罐间的发酵效价波动也可达10%左右,这种波动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允许的生物变化量。但在某些有关的企业中,其罐与罐的发酵效价波动可高达100%以上(不包括由于染菌等可知的原因)。造成这种大幅度波动的原因除外部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用的种子不稳定所致。跟踪种子组分析原因时发现:这些  相似文献   

20.
环孢菌素A高产菌株摇瓶发酵及菌丝体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雪白白僵菌CA411产环孢菌素A的摇瓶发酵条件,使该菌株的发酵效价提高了110%以上.采用补水发酵工艺,提高菌体生长速度,使发酵周期缩短2d.对摇瓶发酵过程中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初步揭示发酵各时期菌体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