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不同时间段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SCs分为对照组(单纯血清培养组)和不同浓度的PRP组(0.5%,1.0%,1.5%),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在不同作用时间(24h、48h、72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CD44、CD29、CD34的变化。结果:PRP中血小板浓度为全血的3.18倍,TGF-β和PDGF的浓度为全血的3.40倍;培养的细胞呈纤维状、克隆样生长;免疫组化表明CD29、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MTT法显示不同浓度的PRP组在24h、48h、72h的平均吸光度(OD)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浓度的PRP在不同时间段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PRP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作用也增强。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注射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SC,用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刺五加注射液促进大鼠MSC增殖的作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SC细胞的Brdu标记阳性率。结果4种浓度的药液对MSC的增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有促进MS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骨髓组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分别加入含0.5%、1%、2%、5%、10% PRP的成骨诱导液或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并以加入不含PRP的成骨诱导液或DMEM培养基培养(0 PRP)的BMSCs作对照.采用XTr比色法测定BMSCs的增殖情况.分别于培养3、7、11d时用ELISA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7、14、21 d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OCN)表达量,培养21 d时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 成骨诱导培养的前7d,PRP可促进BMSCs增殖,成骨诱导培养7d以后,PRP也可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且随着PRP浓度的增加,促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能力逐渐增强.PRP促进BMSCs内ALP活性和OCN表达的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成骨诱导培养21 d后,5%、10%的PRP诱导钙化结节形成能力优于0.5%、1%和2%的RPR,0 PRP培养的BMSC仅见少量钙化结节形成.结论 在体外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RPR能有效促进BMSCs的生长增殖和成骨分化,以浓度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NA-133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miRNA-133b影响BMS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siPORT NeoFX转染rno-miRNA-133b模拟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及其各自相对应的阴性对照(NC)。用带GFP荧光的miRNA和TaqManqRT-PCR验证转染效率,采用MTS法和Brdu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免疫荧光分析细胞凋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133b的靶点基因,并对其靶点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①利用siPORT NeoFX转染大鼠BMSCs能有效实现细胞中miRNA-133b的过表达和抑制。②过表达miRNA-133b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NA-133b能明显减少BMSCs的增殖(P<0.05)。③miRNA-133b对BMSCs的凋亡无明显作用(P>0.05)。④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miRNA-133b的靶点中存在部分调节细胞增殖的基因位点。结论:miRNA-133b对BMSCs的增殖能力存在促进作用,其可能通过负调控多种增殖调节靶基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理建中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和培养,并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增能力。结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年龄较为年轻,用作半月板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观察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DS)对h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hMSC,检测第2代细胞CD44、CD105、CD34及CD29的表达以鉴定其为hMSC.设不同浓度EDS的细胞培养体系(10、25、50和100μg/ml)与对照组(单纯hMSC培养基,无EDS)作对比,MTT比色法测定hMSC的增殖活力,并行流式细胞周期观察.结果 EDS各浓度组hMSC的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EDS浓度为25 μg/ml时hMSC MTT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在EDS浓度为10、50、100 μg/ml时,组间吸光度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周期显示EDS浓度为25μg/ml时hMSC培养体中细胞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D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hMSC具有生长促进作用,该作用在EDS浓度为25 μg/ml时最为显著,但是EDS促进hMSC增殖的作用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50 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后7 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分为A、B、C组,每组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细胞为对照组.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0.5 mT和1 mT的感应强度下20~30 min细胞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殖,5 mT作用30~60 min以及1 mT作用60 min与对照组相比较呈显著性抑制.流式检测细胞周期显示0.5 mT和1 mT在20~30 min内可以引起细胞S G2%增高,各感应强度下作用60 min以及5 mT感应强度下作用20 min以上均引起S G2%的下降.结论 50 Hz脉冲低频电磁场0.5 mT和1 mT的感应强度下,作用20~30 min可通过引起诱导后的MSCs周期中S G2%增高而促进它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的影响.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rMSCs,对其进行1 Hz和15 Hz的PEMFs刺激,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四环素荧光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结果:rMSCs经PEMFs刺激后,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 Hz,0.4 mT组改变最为明显(3 d,0.323±0.051;5 d,0.714±0.058),对照组(3 d,0.246±0.044;5 d,0.487±0.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磷酸酶检测实验组水平升高(5 d,0.348±0.032;15 d,2.339±0.034),对照组(5 d,0.205±0.026;15 d,0.533±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环素荧光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结果均呈阳性.结论:rMSCs经PEMFs刺激后,能促进体外培养rMSCs的增殖水平及成骨分化,磁场参数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方法 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生长良好的第三代细胞进行不同场强、不同步率的脉冲电磁场刺激,MTT法则定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脉冲电磁场刺激5d(1次/1d,每次3h)后,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水平和(S+G2/M)期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脉冲电磁场刺激后,能促进体外培养该细胞的增殖水平,磁场参数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血清含量对MSC生长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6 )× 10 5个细胞 ,15代可获得 (3~ 4 )× 10 12 个细胞 ,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 ,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L DMEM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的培养扩增。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 4、CD5 9、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3、CD34、CD4 5、CD38、CD80、CD86、CD117表达为阴性。【结论】MSC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3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方法的效率。方法:以12只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每只骨髓血平分3份,以全血细胞培养法、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和Fi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分离,对克隆形成率、首次传代时间、16 d培养细胞数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在各项指标中均优于Fi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全血细胞培养法,且成功率最高。结论: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成年兔穿刺获取BMSCs最合适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子与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同时研究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hBMSCs),通过常规培养,在体外观察其生长特性、抗原表达等特征;然后通过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观察其分化潜能。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常规培养条件下,原代培养需要2~3周,转代后生长速度加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抗原,CD44、CD29、CD105阳性,CD45、CD06、CD34以及HLA-DR阴性;在相应条件培养基的诱导作用下,MSCs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骨髓中分离并在体外培养增殖,同时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骨细胞,符合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赵微  刘艳翠  牛莹莹 《医学综述》2013,19(12):2246-2247
目的比较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速度,探讨ADSCs替代BM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雄性SD大鼠取脂肪组织和骨髓分别提取ADSCs和BMSCs,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结果第二代ADSCs和BMSCs细胞接种时光密度(OD)平均值分别为0.028和0.030,两者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于接种后的第1、2、3、4日ADSCs的OD值都显著高于BMSCs(P<0.05)。结论大鼠ADSCs增殖速度显著高于BMS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咆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咆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全骨髓贴壁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月龄约2.5kg重健康新西兰兔8只,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细胞贴壁率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出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良好,细胞数量经传代后扩增,且细胞纯度提高,但细胞扩增速度较慢。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的在体外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提取的细胞活性良好、纯度较高,能用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睾丸Leydig细胞分化,并确定诱导条件。方法将分离培养所获得的第3代MSCs细胞经含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白介素-1α(IL-1α)的诱导液诱导,按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不同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分别于7d、14d、21d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行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3β-HSD的表达。以人睾酮ELISA试剂盒检测诱导细胞分泌类固醇的功能情况。结果诱导10~14d后,细胞具有Leydig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本研究条件下,随着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加大及诱导时间延长,诱导细胞3β-HSD表达阳性数和阳性率逐渐增多,以A组浓度及21d为最佳诱导浓度及时间(P<0.05),并且A组诱导21d分泌睾酮量最高(P<0.05)。结论人骨髓MSCs经体外诱导后可以分化为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内毒素血症组(LPS group),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LPS+MSCs group),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 group)。分别在LPS注射24h和7天后观察小鼠心功能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学方法观察对心肌、肝脏、肺脏和肾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内毒素血症组经LPS刺激后血清IL-1 和TNF-含量增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血清IL-1 和TNF-含量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组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恢复;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凋亡增加,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上述组织损伤明显改善。结论 MSCs移植抑制了内毒素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改善了心功能,减轻了对心脏、肝脏和肺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ulture in vitro. Data sources The data cited in this review were mainly obtained from the articles listed in Medline and PubMed. The search terms wer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and “cell culture”. 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BM-MSCs culture in vitro,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 of optimizing cell culture environment in 2D vs 3D. Results Improv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proliferation and reduce the differentiation. Optimal values for many culture parameters remain to be identified.Expansion of BM-MSCs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remains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BMSC and large-volume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鹿茸多肽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鹿茸多肽 (PAP)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扩增骨髓间质干细胞 ,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 ;用MTT比色、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等方法来反映MSCs的增殖。结果CD3 4 、CD45表达阴性 ,CD2 9、CD90 表达阳性 ;1 0 μg/ml时PAP获得最佳促进MSCs增殖效应 ,且PAP能消除MSCs在体外连续培养过程中异倍体的产生。说明PAP对人MSCs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且能防止MSCs在体外连续培养过程中异行性的产生 ,为种子细胞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