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共207例静脉应用抗菌类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抗菌类药共有6大类31个品种,207例ADR中,头孢类占比率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结论 对抗菌类药物进一步加强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可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黄莉  邸燕云 《新疆医学》2011,41(5):43-45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瞎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共207例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所致ADR。结果:引起ADR的抗功菌药物共有6大类32个品种,207例ADR中,头孢类占比率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静脉滴注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徐睿 《中外医疗》2008,27(31):98-98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草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上报的271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1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41种药品。在不同种类抗菌药中,喹诺酮类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62例(22.88%),其次是头孢菌素类44例(16.23%)和硝咪唑类41例(15.13%)。在不同品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43例(15.87%),其次是奥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为40例(14.76%)和30例(11.07%)。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2011年228例抗菌药物ADR报告按年龄、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常见ADR症状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8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有69例(30.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引起ADR的抗菌药物有38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87例(38.2%)和氟喹诺酮类61例(26.8%)。给药途径以静脉输注为主,共209例(90.4%),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ADR所累及的系统和(或)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普遍,共122例(47.3%),显著高于其他系统(P〈0.05)。结论抗菌药物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以达到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间收集的55例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31.5%;ADR以新一代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为主,占总例数的70.9%,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应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袁大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9):893-894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5月间收集的32例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31.3%;ADR以新一代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为主,占总例数的71.9%,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应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6例抗菌药物ADR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在166例ADR患者中,年龄主要分布为18~59岁(占比74.1%),其次为≥60岁(占比20.48%);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占比50.6%),其次为喹诺酮类(占比29.52%);涉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占比40.36%),其次为胃肠系统(占比15.66%);主要涉及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比86.14%),其次为口服(占比12.05%)。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ADR患者的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此类药物ADR患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78份抗菌药物ADR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涉及9大类26个品种;78例ADR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47.45%;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4.36%),其次为消化系统、发热等.结论:抗菌药物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赵艳芳  杨烈霞 《实用医技》2007,14(35):4849-4850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刊载的ADR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最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不良反应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06-05~2008-05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按患者性别、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病例数比为1.23:1,抗微生物类药物,占72.62%。皮肤系统的损伤较为常见,为82.6%。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全方位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2月间收集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 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2008-2009年10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中涉及药物7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ADR居多,占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7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产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对105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占39.0%,其次是中药引起的,占23.8%;所累及的器官以皮肤病变最为常见。结论提示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8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0.9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97.3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给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28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引起ADR的药品涉及广泛,以抗菌药物最为常见,中药制剂次之;ADR涉及器官系统较多,以皮肤及附属器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ADR,按照疾病适应证合理用药,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出现ADR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宋柳全 《广西医学》2011,33(7):891-89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155例,对ADR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155例ADR的报告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61.28%(95例);由抗生素导致的ADR最多,占26.45%(41例);ADR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最多,占19.39%(44例)。严重或少见、罕见、未见报告的ADR共60例,涉及抗生素、中药制剂及抗肿瘤药等药品。结论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1年多来收集的399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 399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汤光 《中级医刊》1997,32(12):3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