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5月在我院儿科输液治疗的8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渗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水平,降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高整体输液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给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周静脉输液,观察组则给予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与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渗漏、血管损伤、导管堵塞、感染及导管周围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PICC,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不适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规范操作,做好消毒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乳腺癌术后需要长时间、多周期进行化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月经外周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分级。结果:观察组无静脉炎Ⅱ度与Ⅲ度患者,0度患者51例,Ⅰ度9例;对照组静脉炎0度22例、Ⅰ度21例、Ⅱ度11例、Ⅲ度6例,观察组静脉炎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管活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明显缓解静脉炎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用药安全性得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肝素钠软膏外涂对输注多巴胺致新生儿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的60例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新生儿使用肝素钠软膏外涂,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输液部位血管在应用多巴胺治疗3d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肝素钠软膏外涂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静脉输注多巴胺所致新生儿静脉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田疄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30-223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 方法 205例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输液过程中按常规每半小时巡视一次;观察组采取"无痛穿刺安全输液"方法,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8%(χ^2=8.14,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无痛穿刺安全输液"方法可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患者的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针对实际观察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6例(占14.29%)、中度刺激征1例(占2.32%),无重度刺激征。未发生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结论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外周静脉持续注射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该科2010年6月-2013年2月间持续超过24 h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92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实验组47例.观察组未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多项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静脉炎者27例,观察组中发生静脉炎40例,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由88.9%下降至61.7%.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尤其是3、4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马健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8-259
目的探讨改良型塞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需行化疗静脉输液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塞丁格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对照组PICC插管成功率为49.09%,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观察组插管成功率为94.55%,并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可以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66-168
目的探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对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及输液不良反应,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成功耗费时间,分析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血栓、脱管及堵塞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发生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留置导管期间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能有效减少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化疗期间,输液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张小红 《安徽医药》2013,(9):1622-1623
目的 通过对比输液室静脉化疗患者中应用一日留置针与钢针的情况,观察比较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寻找合理的穿刺工具,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20例肿瘤患者分成2组,57例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观察组,63例使用头皮针输液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输液室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1年内住院病房收治的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176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后1年内收治的217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脱管、堵塞、回血凝聚、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静脉炎等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6.41±1.18)分高于对照组的(5.24±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风险,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分层管理在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3月2400例次的外周静脉输液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4月~2014年7月2438例次的外周静脉输液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静脉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穿刺分层管理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即根据患者局部静脉及全身情况进行外周静脉评估分级,再由设定的有操作许可权限的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在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外周静脉输液中采用静脉穿刺分层管理提高了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神经科易发的静脉炎进行风险评估,据此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方法将选取的2012年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刚住院就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输液方案,同时实施可预防性的护理,统计和分析出观察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将选取的2011年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参照病例和医生的记录统计分析出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94.67%、4.00%、1.33%、0%,而对照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80.00%、10.00%、8.00%、2.00%,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所用药物、输液天数,室内温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经上述5个方面的相关因素分析,确有发生静脉炎的采取积极措施,早护理,尽早和患者做好沟通,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性护理,通过上述措施,神经科住院期间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的4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采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07例(常规护理),对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发生的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液体外渗、皮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留置静脉针的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15.
吴斌莉 《中国药业》2013,22(11):101-102
目的探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喜疗妥治疗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10月医院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于静脉炎发生部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静脉炎消退时间为(85.7±8.7)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5.2±14.2)h(P<0.05);观察组有1例(2.86%)发生皮肤过敏。结论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治疗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留置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留置PICC患者实行置管前预防、紫外线局部照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我院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新生儿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出生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2年1~6月,48例)与观察组(2022年7~12月,48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发生风险事件的具体情况,对比总发生概率。评估两组新生儿护理管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组间差异。调查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此次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两组新生儿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管理后,生活质量各个方面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表示对此次护理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新生儿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针对护理工作开展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10例(占14.3%)、中度刺激征3例(占4.3%),无重度刺激征。结论针对实际观察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167-16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需要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从静脉留置针的置留时间、拔针原因和患者满意度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置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因为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和静脉炎等原因拔针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需要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63),对照组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9.52%(6/63),两组比较,P <0.05。经自制问卷调查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85.71%,两组相比,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佐以恰当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