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精神专科医院急诊非取药患者1 325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自伤自杀组146例(评分≥21分)和非自伤自杀组1 179例(评分≤20分),分别对两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就诊者自伤自杀行为高于男性(χ2=6.158,P0.05),白天就诊者高于其他时间段就诊者(χ2=27.740,P0.001),父母关系不和的就诊者高于父母关系好的就诊者(χ2=9.771,P0.01),存在疾病诱因的就诊者高于无疾病诱因的就诊者(χ2=15.134,P0.01),多次发病的就诊者高于首次发病的就诊者(χ2=8.578,P0.05),临床诊断焦虑抑郁状态的就诊者高于其他临床诊断的就诊者(χ2=125.203,P0.001)及有躯体疾病的就诊者高于无躯体疾病的就诊者(χ2=9.039,P0.05)。结论:女性、发病诱因、发病次数、躯体疾病、父母关系、就诊时间及焦虑抑郁状态是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等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于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治疗的全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内容包括发病年龄、确诊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诊断、治疗等临床指标.结果 共收集450例双相障碍患者的资料.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23.25±7.11)岁,58.7%首次发病在25岁之前,确诊年龄为(29.12±5.94)岁.全部患者中,63.8%既往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61.6%的患者曾被误诊,误诊前两位疾病分别是重性抑郁发作和精神分裂症.443例(98.4%)双相障碍患者因疾病复发而住院,复发原因主要为不依从服药(55.8%)和治疗不规范(24.8%).患者发作次数与用药种类的卡方检验显示,患者发作次数越少,用药种类越少;发作次数≤2次者用药种类与其他发作次数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55,P=0.004).结论 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发病年龄早,首发症状多为抑郁发作.双相障碍误诊率高,复发率高,治疗依从性差.发作次数少的患者合并治疗药物种类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抑郁障碍门诊中未识别出的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对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抑郁障碍门诊患者各50例进行调查,检出其中未被识别出的双相障碍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双相障碍的总检出率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P=0.123);但在41~50岁年龄段精神专科医院的检出率高于综合医院(Z=2.11,P=0.035)。精神专科医院双相障碍的检出率与年龄(r=-0.46,P=0.001)和首发年龄(r=-0.37,P=0.008)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未识别出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年龄(t=2.43,P=0.020)和首发年龄(t=3.67,P=0.001)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神专科医院中未识别出的双相障碍更多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χ2=3.99,P=0.046)。综合医院中未识别出的轻躁狂症状"目前发作"比率更高(χ2=8.15,P=0.017)。结论: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抑郁障碍门诊患者中双相障碍的漏诊和误诊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对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门诊100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年龄和首次抑郁发作的年龄都大于精神专科医院患者(P < 0.01).综合医院患者抑郁发作时有不典型症状的比例高于精神专科医院(P < 0.05),而精神专科医院患者中有焦虑症状(P < 0.05)、复发性抑郁(P < 0.01)和有精神病性症状(P < 0.05)的比例均高于综合医院,自杀风险的等级也高于综合医院(P < 0.05).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的比例较高(P < 0.05),而精神专科医院心境稳定剂的使用比例较高(P < 0.05).两类医院中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和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内部一致性均不高(Kappa < 0.4).结论 综合医院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多不典型的特征,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情况也与专科医院不同,值得临床注意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单相组,n=72)和双相抑郁障碍(双相组,n=64)患者,收集并分析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结果单相组女性及已婚患者比例均高于双相组(χ2=18.74、4.68,P0.05或0.01);双相组平均起病年龄小于单相组(t=-2.13,P=0.035);双相组性格外向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9.74,P=0.002);单相组有病前诱因者比例高于双相组(χ2=18.96,P0.01);双相组伴不典型抑郁症状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24.60,P0.01);双相组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于单相组(Z=-5.37,P0.01);单相组HAMD-17总评分及躯体化焦虑和食欲减退因子评分均高于双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06,P0.05或0.01)。结论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在性别、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是否有病前诱因、是否伴不典型抑郁症状、既往发作次数及HAMD-17评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共纳入同时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障碍、Ghaemi软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软双相障碍组),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单纯符合DSM-IV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单相抑郁组)。收集一般资料,使用可反复测查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软双相障碍组首发年龄、发作频率及阳性家族史与单相抑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或P0.01);软双相障碍组患者RBANS总评分、注意力得分、视空间结构及延迟记忆得分明显低于单相抑郁组(P0.05或P0.01)。结论:软双相障碍患者不仅在临床表现上有别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而且认知功能也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7.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误诊率的精神疾病,常被误诊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导致临床症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呈反复发作趋势,故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问题越来越引起精神科医生的重视。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在门诊的误诊情况,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指导临床医师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尽量避免或减少其误诊和漏诊。方法:纳入专家门诊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了解其在门诊的就诊及误诊和漏诊情况,通过比较误诊组(包含漏诊者)和确诊组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可能原因。结果:双相情感障碍在专家门诊就诊患者中占31.5%。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共有177例,其中误诊组136例(76.8%),确诊组41例(23.2%),误诊为抑郁症者最多(70.6%)。误诊组患者首次发作更多的表现为抑郁发作(χ~2=5.206,p=0.023),并且病程中抑郁发作次数更多(Z=-2.268,p=0.023);误诊组起病至首次治疗的时间较短(Z=-2.612,p=0.009)、而起病至确诊时间更长(Z=-3.685,p0.001),总病程更长(Z=-3.274,p=0.001),并且住院治疗的患者更多(χ~2=4.539,p=0.033),住院次数也更多(Z=-2.164,p=0.031);误诊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多(χ~2=11.74,p=0.001),尤其抑郁发作时(χ~2=7.63,p=0.006),共病的发生率更高(χ~2=5.23,p=0.022);误诊组HCL-32评分更低(t=-2.564,p=0.011)。误诊组诊断为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患者较确诊组多(11.0%v.4.9%),并且误诊组最近发作情况表现为抑郁发作的患者较多(78.7%v.65.9%)。结论:门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误诊率高,常被误诊为抑郁症。误诊组患者首次发作更多的表现为抑郁发作,病程中抑郁发作次数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多,共病的发生率更高,并且患者对自身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情况明显认识不足,导致早期难以明确诊断,确诊所需时间更长,住院比率更高,住院次数更多。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避免或减少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DUB)长或短的各自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38例双相障碍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及访谈过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短DUB(≤2年)组(95例)和长DUB(2年)组(143例)进行比较,Logisit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DUB平均时间为(5.6±6.4)年。短DUP组与长DUP组在性别(χ2=5.87,P0.05)、年龄(Z=-4.28,P0.001)、总病程(Z=-7.59,P0.001)、总发作次数(Z=-0.92,P0.001)及首发病形式(χ2=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抑郁发作起病、总病程较长与DUB的长、短呈正相关(P0.05或P0.0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治疗延迟,性别、抑郁起病及病程较长是影响DUB长、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情况、临床特点和求医轨迹,为双相障碍的识别和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目前诊断和首次诊断是否相同,将2007年6月-2010年10月在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的处于抑郁发作期的247例双相障碍患者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通过调查、访谈及问卷法收集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求医轨迹。结果检出确诊病例72例,误诊患者175例,误诊率为70.85%。误诊病例中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的最多(64.00%),其次为精神分裂症(22.29%)。与确诊组相比,误诊组有更高比例的病前生活事件(41.9%vs.23.6%,P0.01)、过去存在更高比例的轻躁狂症状(70.9%vs.55.6%,P0.01)、间歇性病程更少(55.2%vs.70.8%,P=0.02),而确诊组更多患者首次即去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83.3%vs.70.3%,P=0.03)。结论具有病前生活事件、轻躁狂症状以及间歇性病程更少的双相障碍患者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患者(BD)精神科共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至8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1例重性抑郁障碍和5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调查。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组和双相障碍组精神科共病率分别为30.0%和28.8%,两组共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两组共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其共病率分别为27.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9,P=0.094);共病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1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科疾病存在广泛共病,尤以焦虑障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