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ICU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之间的67例出现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都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并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结论目前在临床上会出现多种因素导致的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处理了解,并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将老年出现低血糖糖尿病的情况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6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全方位组进行了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情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对低血糖发生机制的认知、遵医行为;护理前后血糖的水平、肾功能以及焦虑心理;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全方位组满意情况、血糖的水平、肾功能以及焦虑心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对低血糖发生机制的认知、遵医行为、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预防低血糖的护理要点。方法该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6.25%(2/32)低于对照组数据34.38%(11/32)(P0.05)。观察组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5%(30/32)高于对照组数据65.63%(21/32)(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基础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患有糖尿病肾病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2例作为实验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饮食,营养方面进行指导,并进行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选取糖尿病肾病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低血糖发生率为7.31%(6/82),明显低于对照组15.85%(1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压、血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分别是9.75%、4.87%和12.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衡综合征、出血、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病发低血压、低血糖以及合并感染等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护理举措。方法选取60例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成各具备30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将常规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参照组患者,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的模式,分别观察护理的效果,并且采取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总体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较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情况,在进行护理期间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护理方案重视全面的关注病情变化,进而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产生低血糖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情况确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分期给予患者血液透析,并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该次研究中,血液透析总次数为3 256例次,其中,有756例次发生了低血压(23.2%),造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包括在进行透析时超滤量过高、患者耐受的最低体重即干体重设置不合理、患者的进食时间不合理及进食量太多、透析环境温度偏高、患者本身存在低血糖现象、患者贫血及有低蛋白血症。结论具有整体性规范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透析之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与B组(采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不同透析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与依从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低血糖发生率: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n=40)和常规护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中低血糖1例,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感染1例,低血糖2例,低血压1例,高血压1例,心律失常1例,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和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较高(P0.05),躯体活动、饮食及水盐控制、对疾病认知、社会心理活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后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低血糖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1 h、2 h、3 h、4 h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0.68%)、(0.81%)、(1.49%)、(0.95%),总发生率为(3.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对DN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能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该次31例研究对象为由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接受糖尿病低血糖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包括应用中药制剂、胰岛素、降糖药在内的药物引发低血糖患者共计21例,占比67.74%,间断服药、无规律进食、饥饿疗法等原因对糖尿病认识不足而造成低血糖共7例,占比22.58%,并发胰腺炎、肝硬化、肺癌和腹泻等疾病而引发低血糖共6例,占比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29例患者低血糖现象得到改善,改善率为93.55%,2例患者仍存在低血糖症状,占比6.45%。结论对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从该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210例作为该次实验的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次实验纳入的21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180例予以优质护理,常规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法之后,虽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时,配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龚秋萍  周萍 《内科》2010,5(5):553-55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危害性较大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反应,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应对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非常重要。现将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76例患者抢救和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发生低血糖反应20例,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血糖快速恢复14例,1~3 h后恢复病情稳定者5例,血糖恢复至4.7~9.4 mmol/L。1 d后恢复正常1例。结论对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老年患者,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做好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预防低血糖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明确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低血糖管理方法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大家对持续质量改进有更加具象的认识。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进行对比实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具有相似性,性别比例、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必须在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而且每次的时间都要保持在4 h,使用该院最先进的透析机,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办法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透析之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透析过程中明显的出现差异,而且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在进行透析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低血糖次数为65次,总概率为1.6%,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低血糖次数为188次,总概率为4.71%,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的血糖管理模式,持续质量改进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应该在我国临床医疗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将给予常规模式护理的48例设为A组,将给予加强护理干预的48例设为B组,对比A、B两组患者护理的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依从率95.83%明显高于A组的79.16%(P0.05);B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4.16%明显低于A组22.91%(P0.05);且B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97.91%明显高于A组77.08%(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低血糖,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7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增加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生活质量评分、SCL-90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的观察效果以及护理干预的要点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低血糖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护理下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饮食用药等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并且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使用护理干预对低血糖起到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号分为常规组与护理干预组,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低血糖的预防作用。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用药情况及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常规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6.67%,护理干预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7.95%,护理干预组低血糖发生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预防低血糖情况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的去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以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以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100例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绪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因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透析两周之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协同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9年3—9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肾内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在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低血糖、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只是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