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该次选取的病例均拟行血液透析治疗,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血液透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因低血压等中断透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期间行优质护理,有助于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同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该调查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该60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患者3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由该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肾功能指标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从并发症情况上考虑,笔者更建议对患者实施腹膜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以及肌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昨天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生活指标,提高依从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时采用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36.84%);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执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透析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该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确诊,采取血液透析方案治疗。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期3个月内实施常规护理,接受透析治疗3个月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患者在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性护理实施后,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中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患者的有效护理模式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之间护理效果的差别。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达95%,对照组患者达8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血液透析护理方法,针对该方法对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产生其它并发症的可能性,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6例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于透析过程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1 h、透析2 h和透析3 h的血压水平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行血液透析过程当中血压极易发生较大浮动,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保持患者血压水平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时瑞雪  王灿  田硕 《糖尿病新世界》2023,(22):165-167+175
目的 分析给予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与饮食营养对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巨野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考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参考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增加饮食营养护理相比于单用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预后恢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纳入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并予以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回顾分析早期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一般护理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设为一般组。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一般组患者接受血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护理满意度为73.5%,与研究组患者的11.6%和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关于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引入人性化护理产生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期间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进一步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通过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发现这一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进肾功能,并发症减少。结论人性化护理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该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入院号的奇偶性分为两组,及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心血管疾病并发情况的影响。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有24例心律失常、18例心衰、10例低血压,研究组患者有16例心律失常、9例心衰、9例低血压,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4.54%,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保障了患者健康,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护理中使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提高了护理的工作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差异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护理干预结局。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后,先给予两组患者血管通路,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强化动静脉内瘘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内瘘成熟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研究组内瘘成熟时间(6.2±0.4)周,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7.8±0.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4,P=0.000)。研究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更少,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综合临床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情况、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因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透析两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小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协同护理运用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优势显著,既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是2011年1月—2013年2月接收的病例,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使用舒适护理,对两组的并发症、负情绪、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17%,常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5.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透析治疗,护理干预组的焦虑评分平均(44.22±3.29)分,抑郁评分平均为(44.21±3.26)分,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是89.13%、护理方式满意度是86.96%,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和情绪均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能够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以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以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100例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绪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因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透析两周之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及该院同期50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及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透析0 h、透析1 h、透析2 h、透析3 h收缩压下降值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32.00%)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速度较快,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机率较高,为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应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如加强血压监测及血压控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70例,根据当时70例患者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该70例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35)和低通量透析组(3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高通量透析组35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35例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透析组与低通量透析组相对比,治疗后IL-6、PTH、HOMA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组比较,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效果更佳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