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灼口的抑郁、焦虑、应对方式和人格状况以及上述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灼口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与视觉模拟评分法表(VAS)进行评估对比,并分析各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口干症状与焦虑评分、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疼痛程度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呈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人格中的掩饰、神经质、精神质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灼口综合征患者会产生口干、疼痛、人格异常、应对障碍、抑郁与焦虑等症状,各症状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心理的障碍会加重生理的症状,因此在临床实际治疗中需注重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人格特征、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抽签法抽取153名临床医生,其中外科医生65人,内科医生88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医生的精神质、焦虑、抑郁及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内科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4.24、4.54、3.15,P均0.05),而其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内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内外倾向、神经质呈正相关(r=0.40,0.17,P均0.05),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68,-0.61,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科室、神经质及焦虑因素对积极应对方式有着直接影响作用(t=4.18、3.97、-4.16,P均0.01)。结论外科医生较内科医生更易表现出低亲和力、冷漠、焦虑、抑郁情绪等,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处理问题,应该重视人格维度中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与其应对方式、人格特点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8月~2022年5月8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抑郁情况,并设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评估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EPQ-RSC),并分析抑郁组患者SDS评分与上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筛查出抑郁36例;抑郁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毒副反应分级方面和非抑郁组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肿瘤类型、婚姻状况、肿瘤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组在MCMQ量表中的面对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EPQ-RSC量表中,内外向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掩饰性、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患者SDS评分与面对评分、内外向评分呈负相关,与回避、屈服评分、掩饰性、神经质、精神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较为普遍,且抑郁程度与应对方式、人格特点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队基层战士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艾森克人格测验问卷(EPQ)量表对某部队362名基层战士进行调查。结果 (1)362名基层战士的SCL-90除人际敏感与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且人际敏感、抑郁、偏执评分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0.05);(2)战士的SCSQ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3)基层战士的EPQ-E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EPQ-N与EPQ-P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EPQ-L无明显差异(P0.05);(4)EPQ-N、EPQ-P与SCL-90各维度评分、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性,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EPQ-L维度与SCL-90各维度评分、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积极应对无明显相关性(P0.05);EPQ-E与SCL-90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总评分及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性,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层战士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属于外向稳定,普遍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格、婚姻质量与女性抑郁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9例女性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39名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的EPQ-RSC问卷中神经质、精神质两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掩饰程度两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婚姻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SD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与SDS得分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掩饰度维度、婚姻质量总分与SDS得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4,0.648,0.539,-0.144,-0.830;P<0.05).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β =-0.108)、神经质(β=0.299)、精神质(β=0.204,)及婚姻质量(β=-0.475)对SDS得分有预测作用(P<0.01,R2 =0.818).结论 与健康女性相比,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人格倾向于内向,且神经质、精神质程度较高;健全的人格、较好的婚姻质量,在减轻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PQ-RSC)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状况进行评估。另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IL-2)、CD3~+、自然杀伤细胞(NK),并对观察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SAS、SDS各个条目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PQ-RSC量表中内外倾向分量表(E)、心理变态分量表(P)、效度量表(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情绪性量表(N)与EPQ-RSC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N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S、SDS、EPQ-RSC与IL-2呈正相关,与CD3~+、NK均呈负相关。结论 GA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健康人群明显,且存在神经质倾向的人格特征,此类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有受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军校研究生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高危人群识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式,按照性别、年级因素选取某军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236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总体检出率为25.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waldχ~2=5.54,P=0.019)、消极应对方式(waldχ~2=5.98,P=0.014)和神经质N维度(waldχ~2=4.23,P=0.04)进入预测军校研究生是否存在抑郁情绪的回归模型。结论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神经质N维度是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震后基层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随机抽样的122例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测量。结果(1)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应激总分均大于常模(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总分则小于常模(P〈0.05);(2)消极应对与应激总分(r=0.29,P〈0.05)、生活事件(r=0.29,P〈0.05)、文化程度成正相关(r=0.08,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r=-0.21,P〈0.05);(3)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抑郁与焦虑标准分远远大于常模组(P〈0.05);(4)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21,P〈0.05);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r=0.38,P〈0.05)、积极应对成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与常模的健康人群比较,抑郁、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多采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受应激总分、生活事件、文化程度及年龄影响;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有关,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及积极应对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女性失眠症患者4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并分别对SCL-90和PSQI、EPQ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42例患者的SCL-90总评分及其他8个因子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SQI总评分及7个因子评分、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SQI的睡眠质量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9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5~0.934,P均0.01);EPQ的精神质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8个因子评分(除恐怖因子外)均呈正相关(r=0.413~0.725,P0.05或0.01),神经质因子评分与SCL-90总评分及其9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2~0.868,P均0.01)。结论女性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和个性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首发抑郁症患者(首发组,57例)及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60例)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Sheehan残疾评定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评估,比较两组社会功能,分析影响社会功能的因素。结果:首发组与复发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总分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05,P=0.026),与HAMD-17总分呈正相关(r=0.623,P0.01),与FAD中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87~0.400,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及FAD的情感反应维度进入方程。结论: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均有社会功能损害;患者抑郁程度以及其家庭成员间情感反应情况是其社会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