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采集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综合资料并作整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于观察组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中患者则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及临床治疗效果等信息。结果通过对这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病情资料的统计分析可得,观察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人数为39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人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46.7%,相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观察组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实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辅助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的康复和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其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对该院2013年之前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促进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加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甘萍 《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00-100
目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对该院2013年之前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促进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加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与基础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抑郁状态明显好转,对照组未经心理干预评分上升;观察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好转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死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延缓抑郁症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2)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评分、BI指数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FMA评分、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残疾外,部分患者在卒中后还会产生抑郁状态.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79%,一般认为30~5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但临床中对此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对P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重建认知功能,矫正异常心理,配合抗抑郁治疗,促进了PSD的康复,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43%和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广泛开展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障碍分为治疗组(甲)和对照组(乙),于治疗1、3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测试FPG、2 h PG、Hb A1c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时,甲组HAMD-17(10.06±0.25)分,乙组(9.92±0.22)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甲组HAMD-17(16.16±0.35)分,乙组(16.02±1.18)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4月~2006年7月,我们对68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强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水平[(6.63±0.44)mmol/L<(7.92±0.57)mmol/L,t=5.143]、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8.54±0.69)mmol/L<(9.79±0.85)mmol/L,t=5.257]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26%<21.05%,χ^2=4.145)相对更低(P<0.05),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79.64±2.96)分>(70.39±3.31)分,t=4.982]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8.06±4.81)分>(59.43±3.72)分,t=4.7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强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良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本研究选取我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4例,分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女21例,男26例;年龄60~82岁,平均(73. 18±4. 62)岁。研究组47例,女23例,男24例;年龄61~84岁,平均(74. 26±4. 81)岁。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施行强化护理干预:(1)强化健康教育;(2)强化心理干预,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自我护理经验;(3)强化饮食干预: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近期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实施后,护理研究组各项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应用偏瘫康复训练视频指导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将2014年1~11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常规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播放偏瘫康复训练视频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发病1个月、3个月的肌力、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肌力分级、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护理康复锻炼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肌力分级、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康复训练视频简单易懂,可激发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兴趣及康复意识,提高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9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选择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共60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共60例,以吞咽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为组间评价指标。结果分别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对照组吞咽功能IV、V级百分比高于观察组,I级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患沟通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吞咽障碍得到了有效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并与未经规范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总计31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157例)与心理组(1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心理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价(SAS、SDS)、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干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老年患者负性心理评分均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其中心理组老年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组老年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为99.36%,对照组为9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降低血糖水平保持稳定,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FPG(6.1±0.7)mmol/L、SAS评分(35.2±3.7)分、SDS评分(32.9±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60.8±6.2)分、Barthel指数(6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适合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住院的老年DM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对照组33例。干预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率,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因素,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2010年我科45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通过分析抑郁因素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抑郁发生率降低.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配合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