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可发展为糖尿病足,是致残的重要原因。我们选择将前列腺素E1包埋在脂微球载体的方法制成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DDP)患者162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常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致残率高,约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2006年1~7月,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其中糖尿病足患者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随机将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对照组17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糖尿病足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4)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LEAO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疗法,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使用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ABI指数,WBV指数,TC,LDL-C和HDL-C,血液中胶原蛋白含量,肝肾水平进行对比,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ABI指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个月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BI指数偏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WHV,LDL-C和TC指标与胶原蛋白有明显改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改善程度上来讲,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情况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内均为表现出异常。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全面提升血管功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新世界》2015,(18)
目的探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2012年2月—2014年12月),随机将这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红花注射液(2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次/d。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疏血通注射液(4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1疗程(21 d)后的临床效果,即患者的两侧足背动脉血流情况的变化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结果 2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足背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足背血流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脂柔脉颗粒,每次10 g,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踝-肱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为1.28±0.06,对照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为0.81±0.0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脂柔脉颗粒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踝-肱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症状及血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前列地尔改善肝硬化患者脏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谷胱甘肽保肝,呋塞米、螺内酯利尿,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相同的保肝、支持、利尿等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5%葡萄糖100 m l中静滴,2次/d,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TB i、l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及黄疸、腹水消退情况,并随访3个月观察长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LT、TB i、lBUN、Cr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腹水及黄疸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随访3个月,ALT、BUN、Cr仍维持在出院时水平。结论前列地尔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脏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且长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济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0):1009-1010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和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输注前列地尔,对照组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两组病人自觉症状,测定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高菲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3):187-18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以及动脉硬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下降,SV、LVEF以及股浅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量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较大(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局部血流量. 相似文献
11.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Cilostazol,CS)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用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血管踝臂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率比较西洛他唑组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0.05),在冷感改善方面联用西洛他唑组明显好于前列地尔组(P<0.01).两组最大行走距离、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最大行走距离、足背动脉血流量联用西洛他唑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新世界》2017,(12)
目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使用前列地尔液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以及进行治疗21 d后的两侧足背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相对于对照组的78%,试验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祖辈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与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后,相对于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的足背血流动力学和下肢踝肱指数,患者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1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3组,前列地尔组,西洛他唑组,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组,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前列地尔组有效率为70.0%,西洛他唑组有效率为66.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0%,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与西洛他唑相当,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新世界》2020,(12)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糖尿病足诊断标准的78例患者进行观察,患者收治时间是2017年2月—2019年6月,该次应用计算机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足部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为(1.99±0.38)mm,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为(33.89±4.22)cm/s,ABI指数为(0.95±0.15),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足部愈合时间为(19.5±1.5)d,与常规组的(26.5±2.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达到了94.87%(37例),常规组为76.92%(30例),两组满意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显著加速足部溃疡愈合,同时帮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肾功能和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的不同再分别分为早期DN组、临床DN组两个亚组。治疗组静滴前列地尔(凯时)20微克加入100毫升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14天;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但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似。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凯时治疗组患者24小时UA1b和Uβ2-MG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UA1b定量和Uβ2-MG水平无明显回升。结论静脉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早中期DN,短期有减少UA1b和Uβ2-MG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3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以糖尿病(DM)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伴尿蛋白含量异常的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是DM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调查统计,35%~38%的肾衰竭患者由DM引发,5%~10%的DM患者死于肾衰竭,在西方国家慢性肾衰竭病因中DN已占首位,而我国由于DM发病率逐年增加,DN亦日益增多。DN已成为引起老年人慢 相似文献
19.
20.
《糖尿病新世界》2015,(21)
目的探讨以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中抽取60例病患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服贝那普利。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经及及踝肱指数(ABI)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14例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治愈率46.67%,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股骨动脉内径(8.14±1.20)mm,血流量(488.2±146.3)m L/min,胫后动脉内经(2.63±1.05)mm,血流量(132.4±29.8)m L/min,足背动脉内经(2.18±0.33)mm,血流量(30.2±13.1)m L/min,踝肱指数1.02+0.03,对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以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前列地尔,且用药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