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渴兼中风病患者主要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入选172例全部为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主证中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占总数的67.77%,兼证中单纯血瘀型占59.30%,痰瘀阻络型占24.42%。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绝大多数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因而考虑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当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应用黄芩葛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该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常规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针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黄芩葛根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治愈率(60.00%)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患者采用中药黄芩葛根汤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黄芪葛根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4 h UP、CHOL、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采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同时经临床证实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共300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包括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分级、Gensini积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同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病人以气阴两虚证(55.3%)为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病人以气虚痰瘀证(中度狭窄占50.5%,重度狭窄占37.2%,完全闭塞占56.1%)及阳虚血瘀证(重度狭窄占35.9%)为主,且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病人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双支及多支病变病人以气虚痰瘀证为主,并且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血瘀证的Gensini积分最高,与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兼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兼瘀、毒证的患者40例,予以欣胃颗粒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胃镜下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兼瘀、毒证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8%,中医证候为91.89%,胃黏膜病变为83.78%;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兼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肾病科病房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以及两组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和HbAlc(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治疗前两组FBG、2 hPG和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PG和HbAlc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观察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类型合并危险因素心室率等,并根据临床症状探讨中医症候分布规律。结果各种证型中占大多数的为气滞血瘀型以及痰浊阻滞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顺序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火扰心肝肾阴虚。结论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数,其次为痰瘀、气虚等症素,相兼多数,多数虚实夹杂、多证相兼,病情较为复杂,中西药治疗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吉林省珲春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津力达颗粒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血糖变化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bA1c、FP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FPG、2 hP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多食易饥、口渴喜饮、乏力倦怠、口燥咽干等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在津力达颗粒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有利于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候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测定,并计算BMI。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辨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333例EH患者证候分布如下:阴虚阳亢证26例(7.8%),气虚痰浊证13例(3.9%),气虚血瘀证52例(15.6%),气阴两虚证20例(6.0%),痰瘀互阻证30例(9.0%)、气阴两虚,痰浊蕴阻证19例(5.7%)、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74例(22.2%),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61例(18.3%),气虚痰浊、瘀血阻络证38例(11.4%);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其中单纯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单纯实证(痰瘀互阻证)高血压患者的BMI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夹痰夹瘀证高血压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增大P〈0.05或P〈0.01),夹痰证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增高P〈0.05)。结论EH患者痰证的存在可能是影响BMI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EH合并肥胖的患者需要结合中医辨证采用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方法协助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心饮改善气阴两虚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胸痹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舒心饮治疗,对照组予生脉饮治疗,疗程共4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头晕、失眠、心悸等中医证候均获得改善,治疗组对胸闷和失眠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较经典益气养阴药物生脉饮而言,舒心饮能够更好地改善胸痹患者胸闷和失眠中医证候;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中医证型类型分为痰瘀互阻26例、心血瘀阻22例、气虚血瘀18例、气阴两虚16例、气滞血瘀14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sICAM-1,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RDW。比较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sICAM-1、RDW,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18、sICAM-1、RDW与不同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水平比较痰瘀互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血清RDW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sICAM-1与痰瘀互阻呈正相关,血清IL-18、sICAM-1、RDW与心血瘀阻、气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先兆证候分类的客观指标。方法:对84例脑卒中先兆病人按中医证候分组,观察各组病人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相同例数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肝胆火旺、痰瘀闭阻证组血压明显高于风痰内盛、瘀血阻络证组及气阻两虚、脉络瘀滞证组(P<0.05);肝胆火旺、痰瘀闭阻证组、风痰风盛、瘀血阻络证组及气阴两虚、脉络瘀滞证组脂质变化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肝胆火旺、痰瘀闭阻证组及风痰内盛、瘀血阻络证组与气阴两虚、脉络瘀滞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证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为脑卒中先兆证候分类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赖晓玲 《糖尿病新世界》2020,(6):136-137,14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PCI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5 d,两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均较入院时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控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PCI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益气养阴活血方的功效.[方法]41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中药治疗组,41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B(APO-B)增高(P<0.01),而APO-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APO-B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5例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和临床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临床症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益气养阴镇悸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患者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使用价值高,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的证治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作为糖尿病组;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100例作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中医主症积分、中医主要证型、舌象、脉象,并分析合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病人主症居前5位的依次为乏力、胸闷、气短、口干口渴、心悸,非糖尿病组病人主症居前5位的依次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胸痛。两组中医主症积分中胸闷、心悸、乏力和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舌质暗的病人共56例,红舌20例,裂纹舌15例,舌苔居前3位的依次为白腻苔、薄白苔、少苔;非糖尿病组舌质暗的病人共86例,舌苔居前3位的依次为白腻苔、黄腻苔、薄白苔。气虚血瘀证及心阳不振证为糖尿病组的主要证型,其次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证为主要表现,占50%;兼证中痰浊占21%,水饮占12%。气虚血瘀证为非糖尿病组主要证型,其次为瘀血内阻证,血瘀证为主要表现,占70%;兼证中痰浊占22%,水饮占30%。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症状不典型;单纯冠心病病人舌象、脉象比较单一,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舌象、脉象比较复杂;气虚血瘀证及心阳不振证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其次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证为主要表现,痰浊为糖尿病组主要病理产物;气虚血瘀证为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主要证型,其次为瘀血内阻证,血瘀证为主要表现,水饮为非糖尿病组主要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聚类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证候特征。结果 1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气虚湿滞证、脾肾两虚,风水相搏证;2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风水袭心,阴水泛溢证、心肾两虚,蕴湿酿浊证;3冠心病合并肾病3期:脾肾气虚,湿邪内阻证、肾虚水停,湿毒瘀滞证;4冠心病合并肾病4期:心肾气亏,水阻络滞证、湿浊上泛,血络瘀滞证;5冠心病合并肾病5期:脾肾虚衰,水气凌心证、阳微血瘀,湿毒蒙神证。结论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随病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气虚、阴虚为本,气、火、痰、瘀等病理因素贯穿发病各个阶段,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以阳虚内热、气虚不足为主。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主要涉及心、肝、脾、胃,以热邪、痰浊、血瘀为病理因素,兼有气阴耗伤表现。慢性并发症期主要涉及心、脾、肾脏,气血衰败,阴阳两虚,兼有血瘀、痰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在HbAlc、FBG、2h PG等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在中医理论上候积分上,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较对照组75.0%相比,观察组为95.0%明显较高(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还可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改善其病情,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芪黄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观察芪黄胶囊延缓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芪黄胶囊+二甲双胍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前后TNF-α、体重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IR指数(HOMA-IR)。结果芪黄胶囊可显著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黄胶囊治疗可明显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TNF-α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用替米沙坦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川穹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FPG、2 hPG、HbAlc、SBP、DBP指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对照组(18.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运用替米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对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