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该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1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38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C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分别给予短期强化治疗12周,评价3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FPG、2 h PG指标值明显下降、FC-P、2 h C-P指标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FPG、2h PG、FC-P、2 h C-P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Hb Alc、HOMA-IR指标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Hb Alc、HOMA-IR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B组,胰岛素用量少于A、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5例(13.16%)、B组低血糖发生率6例(15.79%)、C组38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1例(2.6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7);C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4、10.356,P=0.006、0.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控制血糖稳定,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赖脯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B组通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治疗14d。结果经治疗后,2组个时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各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较B组治疗费用低,易于灵活操作。结论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较,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是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理想﹑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9例,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以往治疗方法的耐受性,平均分为A、B、C组,各53例。A组患者行胰岛素强化干预,B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干预,C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降糖药干预。对比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时,临床医师要掌握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表现,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法,保障用药安全性,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组:强化治疗方案(人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B组:预混胰岛素联合人胰岛素类治疗方案;C组: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及住院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入院初期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的统计,及空腹血糖、BMI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后2 h及晚餐后2 h的血糖数值均小于B、C组,相较B组,A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C组,仅空腹、午餐后2 h的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C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7.4%,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虽然短时间的降糖效果不如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但综合低血糖发生情况来看,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稳定,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分别转换为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或赖脯胰岛素联合多次皮下注射(MDI)治疗、人胰岛素R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MDI治疗及预混人胰岛素30R每天2次注射治疗后的血糖迭标率、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 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06-2008年2型糖尿病患者CSII治疗7 d后血糖达标者分为3组,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或赖脯胰岛素联合MDI治疗组(A组),人胰岛素R与NPH联合MDi治疗组(B组),预混人胰岛素30R每天2次注射治疗组(C组),当血糖控制平稳达标时入组分析,比较转换治疗后3组之间血糖达标率、日内平均血糖、日内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血糖达标率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内平均血糖及日内血糖波动幅度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式若能均使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相似的血糖控制状态,A组与B组治疗较C组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上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即A组(常规治疗)与B组(A组治疗前提下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B组改善的程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血糖与住院情况: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住院用时短于A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迅速恢复,还可减少低血糖事件,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65~74岁,平均(69.01±3.47)岁。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行糖尿病的健康宣教,于治疗期间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体育活动,三餐前给予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4U,此外于睡前分别给予A组地特胰岛素,B组甘精胰岛素,C中效胰岛素(诺和灵),均为8U,疗程为3个月,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情况。治疗3个月后进行动态血糖监测,24 h平均血糖值(MBG)、24 h血糖标准差(SDBG)、全天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以及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体质指数(BMI)。自治疗起以电话或门诊的方式随访6个月,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和B组患者的BMI、FBG、2h PBG以及Hb Alc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B两组BMI、FBG、2h PBG以及Hb A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A组和B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血糖达标时间长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血糖的波动情况来看,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MBG、SDBG、MAGE、MODD、PPGE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6.67%vs.53.33%),(23.33%vs.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校门诊就诊的11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57例,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组间在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予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以及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的FPG、2 h PBG以及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浓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治则中药复方或西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119例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干预组(A组)、行为干预加吡格列酮组(B组)、行为干预加中药组(C组),3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ALT、AST、γ-GT)]的变化。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FBG、2h BG、Hb A1c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仅Hb A1c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血脂仅HDL-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C、TG、LDL-C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2h BG、血脂、ALT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治疗后肝功能、TG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较B组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吡格列酮和中药复方均可有效地改善NAFL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肝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中药复方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妊娠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饮食以及开始治疗时间早晚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该院近年所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3组,分别是A组(胰岛素饮食组)、B组(34周前控制饮食组)以及C组(34周后控制饮食组),每组50例,分析对比3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为(10.48±0.91)mmol/L,治疗后为(7.09±0.59)mmol/L,治疗前后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血糖降低水平明显优于B组和C组,说明胰岛素治疗相比较于单纯饮食控制治疗更加具有优势。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情况由高至低分别是C组、B组、A组,其中,B组和A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巨大儿发生情况上C组和B组、C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上C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正规胰岛素进行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提高围生儿预后,有着较为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该院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A组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B组预混胰岛素治疗,均治疗2周,并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40名为C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C肽、Cys-C和Hcy水平。结果 FPG、2hPBG、HbA1c、TC、TG、HDL-C、LDL-C、INS、空腹C肽、Cys-C和Hcy水平比较:A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除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P0.05);治疗前3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以及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除FPG、2hPBG、HbA1c和Cys-C水平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FPG、2hPBG、HbA1c、TC、TG、LDL-C、INS、Cys-C和Hcy水平,提高HDL-C和空腹C肽水平,缓解患者糖尿病肾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和探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均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但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更好,血糖达标时间较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照潼  张允忠 《山东医药》2012,52(25):65-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每日两次治疗与强化治疗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6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每日两次胰岛素治疗,治疗3年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空腹C肽(FCP)。结果治疗3年两组完成随访观察各24例,其FBG、2hPG、HbA1C、F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岛素每日两次注射治疗与强化治疗LADA患者具有相同的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但胰岛素每日两次注射方法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胰岛素泵组(A组)69例和多次皮下输注组(B组)69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空腹、餐后2 h、睡前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所需时间(T)、胰岛素用量(ID)、低血糖发生率(HG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A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和HOMA-I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OME-β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治疗费用则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输注治疗比较,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观察1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进行,随机均分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以常规降糖治疗为对照,分析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低,但C肽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促进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7年1—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实施研究,120例患者均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共治疗2周时间。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治疗前后的餐后1 h胰岛素(INS1)、餐后2 h胰岛素(INS2)、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等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2周后的FBG、2 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均能够保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2周后的HbA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的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2周后的INS1、INS2、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2周后的HOMA-β,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促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对于患者长期获得良好血糖控制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诊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100例。即A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单药治疗,B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即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患者血糖水平较优于A组,即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为15.00%,B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为2.00%,即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病程的观察。方法选取该院不同病程T2DM患者82例,按照病程分为3组,A组62例(病程5年),B组10例(病程5~10年),C组10例(病程10年),3组均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3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A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均有明显下降,餐后1、2、3 h C肽,餐后3 h胰岛素,空腹C肽、HOMA-β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明显较前降低,餐后1、2、3 h C肽,餐后3 h胰岛素,空腹、HOMA-β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明显较前下降,餐后2 h、3 h C肽分泌较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可以降低患者血糖,缩减患者的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对于治疗5年以下的T2DM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入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变化、C肽变化,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之前,血糖变化、C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之后,实验组的血糖变化比对照组明显,且实验组的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之后,2组患者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糖变化,解除高糖毒性,对胰岛B细胞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