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面临紧急救援任务的压力和各种异常情境的刺激,救援军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利用度、成长史等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危机反应程度。应结合部队的实际,通过社会支持干预、认知模式干预、应对方式干预、心理自助成长干预等方法对易感官兵进行心理影响,尽量降低和避免军人在灾难性危机救援中的心理创伤,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面临紧急救援任务的压力和各种异常情境的刺激,救援军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利用度、成长史等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危机反应程度。应结合部队的实际,通过社会支持干预、认知模式干预、应对方式干预、心理自助成长干预等方法对易感官兵进行心理影响,尽量降低和避免军人在灾难性危机救援中的心理创伤,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康焦虑的特点和心理机制,并从评估、心理教育、认知重建、改变注意聚焦、接纳情绪和躯体感觉、行为改变这六个维度总结心理干预的策略,以期为专业人员在疫情中后期和疫情结束后对存在健康焦虑的个体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给予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疼痛及情绪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180例子宫内膜癌辅助化疗的患者,依据掷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90例及认知心理组9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应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认知心理组增加认知心理行为模式,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自尊感、疼痛及睡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伴发抑郁、焦虑的慢性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照社区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为期8周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额外开展每周1次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前后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第二版(SF-36v2)评估。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后两组抑郁和焦虑量表得分降低差异显著,存在时间×组别交互作用。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仍建议结合不同慢性病人群的心理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干预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联合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实施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连续治疗2个月末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均能够降低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但治疗组降低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方案均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但治疗组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具有降低机体对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摄取等作用,配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效果,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为患者提供支持、有效的信息、心理社会干预以及康复治疗。中国的研究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药物治疗领域进行着各项研究,而国外研究数据一致显示心理社会干预可以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尽管缓解症状仍然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工作、学习,独:立生活及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损伤往往也是患者及其家属关注的重点。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从着重于减轻残疾的干预中获益。本文对中外有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心理社会干预进行综述,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认知纠正、心理教育、职业训练、危机干预及综合心理治疗;同时就中外心理社会干预的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心理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患者情绪障碍均得到改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遵医行为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里痛苦程度、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里痛苦评分以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5项功能量表评分项目(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2项症状量表评分项目(疲劳、恶心呕吐);4项单项量表评分项目(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以及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痛苦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和探讨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癎)患者386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情感、生存质量等测定,并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386例癫(癎)患者中,认知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 90分)297例(76.94%), 认知水平低下者(IQ值≤70分)217例(56.22%).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等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显著.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水平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患者的情绪、精力、认知功能、用药顾虑显著相关,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情绪、精力、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抗癫(癎)药可造成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积极有效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社会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广泛性焦虑障碍不仅存在情绪调节异常,还存在认知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中,多种治疗方案包括心理、物理及药物等主要用于调节焦虑情绪,而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常被忽略。现就其相关认知功能缺陷、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识别并有效干预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关认知缺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和总结灾后心理援助成果,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联合举办,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大会与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大会于2018年6月8日-10日在四川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3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为期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及认知功能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认知功能相关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能更有效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相应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基线、干预两周后、干预四周后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IL-6、TNF-α水平。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IL-6及TNF-α水平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且除TNF-α水平外,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学龄期骨折患儿围术期应用认知行为方案干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85例学龄期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43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疼痛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儿童焦虑性障碍量表(SCARED)评分、儿童抑郁障碍量表(DSRSC)评分、儿童术后疼痛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学龄期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提升患儿心理弹性及康复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供肾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回顾分析.结果 活体肾移植供肾者通过我们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心理顾虑,增强了手术信心.结论 护理干预降低亲属肾移植供肾者焦虑心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长课堂指导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养育心理灵活性、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89例脑瘫患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采用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长课堂"指导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照顾者养育心理灵活性、创伤后成长、自我感受负担。结果 干预前两组养育心理灵活性、焦虑、抑郁、自我感受负担、创伤后成长等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认知理解、接纳和承诺行动、与他人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人生哲学、自我改变等得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经济负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长课堂指导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照顾者具有显著干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照顾者养育心理灵活性,降低自我感受负担,促进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干预对考试焦虑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某所中学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期中考试前2周进行测试,记录期中考试成绩。期中考试结束后进行为期2月的心理干预,在期末考试前再次测试,并记录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具有明显相关性,对初中生来说,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干预后高焦虑者焦虑分显著下降,初中生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焦虑者焦虑状况,提高初中生考试成绩。心理干预应从初中生开始并持续进行,对高中生应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U)对焦虑影响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IU是指个体无法忍受因感知到缺乏突出的、关键的或充分的信息而产生的厌恶反应,具有个体倾向性。IU在焦虑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过程和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IU对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角度阐明其对焦虑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为预防一般焦虑情绪发展为焦虑障碍以及研发新的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丘脑梗死后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对140例丘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及测定,并对合并焦虑抑郁的102例患者分别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34例)、心理干预治疗组(34例)及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组(34例),分析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对患者愈后的影响。结果丘脑梗死后易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72.9%,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干预前相比,经过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药物和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治疗组、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丘脑梗死后患者常发生抑郁焦虑症状,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可减轻丘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