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方法对国内近几年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82例中过敏反应占4878%。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非临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峻,以发生率最高的过敏反应最为突出,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担忧的重点和药监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然而,由于目前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评价方法尚不完善和存在诸多缺陷,尚不能有效地预测中药注射剂临床过敏反应的发生。对现有的非临床过敏反应实验方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进行综述,为建立适合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非临床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过敏反应是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收到的2 063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归纳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的原因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156例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2例,发热反应6例,发热伴过敏反应5例。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复杂,是多方面的,且无特异性拮抗剂,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注射剂在输注期间的观察及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TCMIs)临床疗效确切,但其类过敏反应频发,日益增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已成为当前中药安全性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类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常规评价标准及风险防控措施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建立一套能广泛筛查TCMIs类致敏原、明确类致敏发生机制的TCMIs安全性评价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TCMIs类过敏反应的机制、物质基础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挖掘TCMIs类过敏反应的综合信息,以期为建立TCMIs类过敏反应评价与风险防控新方法、减少TCMIs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泻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口服类中成药、汤剂及中药注射剂(注射液、粉针剂)在临床使用中均有较好的依从性.中成药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主要是过敏反应.临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若能解决过敏问题,中药注射剂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案例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的临床表现特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根据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案例及近年来相关报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某些西医和基层医生缺乏中药注射剂使用配伍知识,往往扩大中药注射剂的适用范围和适应症,不合理联合用药、超剂量用药,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发生了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不合理用药、临床试用欠规范,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归咎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收集中药注射剂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种类有鱼腥草、丹参、炎琥宁、刺五加、参脉,不良反应的表现、出现的时间也不相同。结论: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及时发现、判断、处理过敏反应,以免错过最佳抢救和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注射剂大量广泛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报告机制完善,近年来不断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被报道,在这些不良反应中,尤其以过敏性反应最为突出。本文列举了中药注射液所导致的过敏反应,分别从临床症状、产生过敏的原因、过敏高发的品种以及防治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有清热解毒、抗菌类,补益类等8个品种。不良反应表现在发热、过敏、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本身成分、医护人员用药不当、也有患者自身对药物的反应所造成。结论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严格按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使用,既能很好地发挥中药注射剂的药效,又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由中药引起的超敏反应现象不断增多,实际上此类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类过敏性疾病。本文就类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临床表现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非临床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11-114
目的 分析辽宁某医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保证患者临床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2019 年辽宁某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54 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发生年度、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剂型、给药途径、涉及系统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不良反应在60 岁及以上患者中多发,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77.95%),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前5 位均为为中药注射剂,排名第一的药品是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上报的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31.2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5.83%);涉及12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临床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付勇 《四川医学》2012,33(5):887-889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连续3年居临床用药之首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用药金额和数量增长均较快,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刘晓峰  杨晓钟 《河北医学》2013,19(3):439-44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335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到不良事件210例,发生率为6.27%,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大,主要为用药部位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与全身性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范围广、比例高等特点,集中体现在用药部位损害与胃肠部位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有无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预防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别对药学干预前后3个月的152例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观察药学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6.7%,干预前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药学干预时于保证用药合理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备而成,可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作用迅速,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临床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等病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显著增多,双黄连注射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总是排列在首位,其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皮肤、消化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目前双黄连注射液致敏原因尚存争议,本文从中医理论、物质基础、类过敏反应的机制等方面综述,对其导致类过敏的原因进行讨论,以求为增加双黄连注射液的安全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1994~2005年报道的中药注射剂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主要品种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注射剂,且ADR类型以全身性反应为最高,占37.52%,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21.82%。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发布以来,总计74期《通报》中共16种有关中药注射剂ADR的报告数据,其中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呼吸系统为多。通过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ADR的情况和发生特点,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16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涉及系统与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86例(52.12%),女性发病79例(47.88%);ADR的临床表现以用药部位为主,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ADR最多的药品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其次是炎琥宁注射液;80例(48.48%)ADR发生的时间≤24 h。结论: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ADR,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ADR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