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肾病行经皮冠状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住院期间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肾病行PCI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住院期间心功能、术后72h血肌酐(Scr)水平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术后72h,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组Scr水平[(126.92±35.28)μmol/L比(104.32±22.91)μmol/L]明显降低,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55.23±31.48)ml·min~(-1)·1.73m~(-2)比(62.14±36.23)ml·min~(-1)·1.73m~(-2)]明显提高(P均0.05);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MACE和肾脏替代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肾功能改善有显著作用,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多发的临床常见疾病,我院内分泌科,近年来对应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地尔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采用常规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前列地尔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后阳性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前列地尔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25):31-33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00例,采用规范的水化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 h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炎症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减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对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 (prostaglandin E1)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 81例 ,年龄 4 0~ 81岁 ;男 4 5例 ,女 36例。分为治疗组 4 5例和对照组 3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不同再分别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和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 3个亚组。治疗组静脉推注前列地尔 (商品名 :凯时 ) 10μg,每日一次 ,连续 14 d。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其他治疗方法各组相同。 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患者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 ,其中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尿总蛋白由治疗前的 (0 .34± 0 .0 6 ) g/2 4 h下降到(0 .2 1± 0 .0 7) g/2 4 h(P<0 .0 1) ,尿白蛋白由 (191± 76 ) mg/2 4 h下降到 (99± 5 3) mg/2 4 h(P<0 .0 1) ;在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尿总蛋白由 (3.74± 1.99) g/2 4 h下降到 (2 .38± 1.4 7) g/2 4 h(P<0 .0 1) ,尿白蛋白由 (2 85 5± 1790 ) mg/2 4 h下降到 (16 34± 10 93) mg/2 4 h(P<0 .0 1) ;在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尿总蛋白由治疗前的 (1.89± 0 .93) g/2 4 h下降到 (1.84± 1.0 8) g/2 4 h(P>0 .0 5 ) ,尿白蛋白由 (14 0 7± 835 ) mg/2 4 h下降到 (1116± 5 5 7) mg/2 4 h(P<0 .0 5 )。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及阻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将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于手术后使用前列地尔,以3~5ng·kg-1·min-1泵入,2h后停止,每天2次;对照组则使用酚妥拉明0.1mg/kg,每天2次。在用药前、后0.5、1、2h分别测量肺动脉压、主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力,以及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和心率的数值。结果:①前列地尔和酚妥拉明均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P<0.01);②前列地尔对体循环压力和心率影响不明显,而酚妥拉明使体循环压力下降,并明显加快心率(P均<0.01),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结论:前列地尔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且对体循环影响较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新世界》2016,(15)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措施,并探讨起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予以前列地尔的药物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其心电图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共36例(92.3%)治疗有效,对照组仅为29例(7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可知在空腹血糖以及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3.2±0.6)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7)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应用前列地尔的药物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0)
目的研究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对预防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3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66)与实验组(n=66),经实行常规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前列地尔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以及生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列地尔应用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造影剂肾病,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对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96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降糖降血脂、补钙排磷以及贫血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相关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酶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永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9):743-743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多,造成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减少脑梗死发病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及排除标准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64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确诊,发病7d以内。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栓塞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患,严重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心衰,均未使用其他扩张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BI、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足背动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及足背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 80 %左右为缺血性中风 ,因而认为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我科自 1 994年 6月至 1 997年 1 2月共收住头颅CT或 MRI扫描确诊脑梗死 42 8例 ,其中 86例符合 WHO规定糖尿病诊断标准 ,现比较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 .1 42 8例脑梗死病例中患糖尿病者 86例 (A组 ) ,男 3 7例 ,女 49例。非糖尿病梗死 3 4 2例(B组 ) ,男 2 3 1例 ,女 1 1 1例。1 .1 .2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年龄 3 1~ 40岁 2例 ,41~ 5 0岁 1 1例 ,5 1~ 6 0岁 2 4例 ,6 1~ 70岁 3 8例 ,70岁以上 1 1例。其中 5 1~ 70岁共 73…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新世界》2016,(21)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血常规和尿常规相关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OD、ROS、MDA氧化应激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消除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可有效调节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保持肾脏细胞不受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2)
将DN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观察组(n=104),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qd,14d为1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协率(UA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NAG、GAL、RBP略降低(P0.05),而观察组更明显(P0.05),两组UA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AG、RB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肾小管功能较单纯血糖控制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6. 67%;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0. 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抗凋亡因子(Lic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平均血流速、平均血流量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β-Ap)、脑血管床特性阻抗、外周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新世界》2014,(21)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28例,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联合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进行联合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NIHS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也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FIB和hs-CRP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均大于21分,hs-CRP和FIB含量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9.32±2.08)分,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15.53±2.24)分,观察组患者hs-CRP和FLB含量较对照组下降较多(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患者9例痊愈,5例有效,8例患者有进步,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748 4,P=0.006 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血管疼痛,1例患者出现面部潮红的现象,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仅1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ACI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极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预后,同时显著降低患者体内FIB和hs-CRP水平,降低血管内血液瘀滞,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28例,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联合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进行联合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NIHS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也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