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DSA电视屏幕监控下 ,通过微导管插管技术应用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生物胶对 2 3例脑AVM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 2 3例 ,共栓塞 4 8次 ,平均 2 1次 /例。栓塞程度 :栓塞 10 0 % 4例 ,80 %~ 10 0 % 9例 ,6 0 %~ 80 % 7例 ,6 0 %以下 3例。栓塞治疗中出现脑血管痉挛 3例 ,头痛加重 7例。栓塞后行γ刀放射治疗 9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结合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应用是治疗脑AVM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球囊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及微导管技术 ,将无球囊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脑AVM畸形血管团内持续注射NBCA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 97.5 %。AVM完全消失 ,解剖治愈 11例 ,AVM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消失 ,其减少大于80 %4例 ,减少 5 0 %~ 80 例 ,小于 5 0 %9例。随访 6个月至 5年 ,效果满意。结论 :无球囊导管持续注射栓塞法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操作安全 ,疗效确定 ,方法简便 ,具有长期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 AVM)破裂出血的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例脑AVM破裂出血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其中25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行联合治疗(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或伽马刀治疗)。结果25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中, AVM全切除21例,4例AVM大部分切除(均为直接手术者);28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完全栓塞病变8例,大部分栓塞15例,部分栓塞5例;11例联合治疗患者中,一期血肿清除并AVM部分切除+二期血管内完全栓塞治疗3例;血管内栓塞后显微手术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联合伽马刀治疗3例AVM病灶消除均在80%以上。出院GOS评分:5分30例,4分17例,3分11例,2分3例,1分3例。结论脑AVM破裂出血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AVM破裂出血合并大量血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并视术中情况切除AVM可获得良好预后,小型AVM破裂出血合并血肿开颅血肿清除+AVM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大型AVM破裂出血量不多可分次分期栓塞治疗,联合外科手术切除及伽马刀治疗降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DSA电视屏幕监控下。通过微导管插管技术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对33例脑AVM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33例,共栓塞55次。栓塞程度:栓塞100%10例,80%-100%13例。60%-80%7例。60%以下3例。栓塞治疗中出现脑血管痉挛5例。头痛加重7例。栓塞后行1刀放射治疗5例,手术切除治疗5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结合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应用是治疗脑AVM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 990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7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 AVM) 1 2 4例 ,其中 1 2例巨大型脑 AVM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加手术全切除 ,获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 1 2 4例 ,其中男 71例 ,女 53例 ;年龄1 1~ 52岁 ,平均 2 6岁。首发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3 4例( 2 7% ) ,有头痛史 1 0 1例 ( 81 .5% ) ,癫发作 67例 ( 54 % ) ,合并脑内血肿 1 1例 ( 8.9% ) ,有肢体运动障碍 2 5例 ( 2 0 % )。全部患者均行 CT、MRI或 MRA及 DSA检查。脑 AVM>6cm者 54例 ,3~ 6cm者 64例 ,<3 cm者 6例。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效果。 方法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6例 ,脑AVM 8例。 结果  6例动脉瘤中 4例栓塞成功 ,2例未成功 ;8例脑AVM中 ,完全闭塞 3例 ,部分闭塞 5例 (其中 3例栓塞 75 %以上 ,2例 75 %以下 )。 14例栓塞治疗后无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 结论 颅内动脉瘤及脑AVM的栓塞治疗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方法的选择——附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rtenovenouis malformation,AVM)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分析近10年收治的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共50例,其中Spetzler Ⅰ~Ⅲ级患者病灶全切率为93.8%(45/48).手术后并发症为:术后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占10%(5/50),较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占10%(5/50),无手术死亡.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或放疗.2例观察.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脑AVM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Spetz1er-Martin Ⅰ-Ⅲ级的脑AVM,要尽量争取早期手术切除,其切除率高而致残率低.Ⅳ级以上的患者应行综合治疗: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和放疗.  相似文献   

8.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 (AVM)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7月 ,对 8例AVM患者 (平均年龄 3 2 .3岁 )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 7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 ,1例首发癫痫。血管畸形团均位于幕上 ,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 ,Ⅱ级 2例 ,Ⅲ级 4例 ,Ⅳ级 2例。用氰基丙烯酸酯 (NBCA)栓塞了 7例 ,用弹簧圈栓塞了 1例。 7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放疗或开颅手术。结果 :8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 5 6.1 % ,1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 1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供血动脉痉挛 ,经灌注罂粟碱缓解。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介入治疗安全性好、损伤小 ,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 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咖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以下5例。栓塞后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c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c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6例,脑AVM8例。结果 6例动脉瘤中4例栓塞成功,2例未成功;8例脑AVM中,完全闭塞3例,部分闭塞5例(其中3例栓塞75%以上,2例75%以下)。14例栓塞治疗后无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颅内动脉瘤及脑AVM的栓塞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4年4月,对27例AVM患者(平均年龄30.1岁)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13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7例首发癫痫。颅内杂音1例。血管畸形团位于幕上者26例,位于幕下者1例。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4例。用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了13例,用弹簧圈栓塞了5例,用NBCA及弹簧圈联合栓塞了9例。4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开颅手术。结果:27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73.1%,3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性好、并发症少,可以成为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同时栓塞Spetzler-Martin高级别AVM的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和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腩动静脉畸形的全切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脑AVM的影像学特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20例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切除病灶12例,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4例,4例行术前栓塞,然后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均予病理检查证实AVM.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偏低,无神经功能缺失加重,无手术死亡,出院时疗效优良共17例(85.0%),病残3例(15.0%).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部分残留复发3例,其余均能正常工作或生活自理.结论:显微外科是目前治疗脑AVM的主要方法,随着现代影像学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结合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高级别脑AVM的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大型的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脑AVM的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对2010~2013年收治的28例儿童AVM出血患者(<18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行显微手术、血管栓塞或综合治疗的病例根据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2例,无死亡。其中8例出血合并脑疝行急诊手术,6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10例急性期行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者复查DSA示畸形团不再显影,预后良好。2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及2例血管内栓塞结合伽马刀放射治疗者动静脉畸形复发,行再次栓塞治疗。6例因治疗困难,出血急性期行保守治疗后进一步行伽马刀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未再出血。结论 AVM是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尽可能早期行DSA明确AVM情况,积极行介入栓塞、显微手术等是治疗儿童AV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2例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行血肿清除 AVM显微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畸形血管团部分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供应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再次出血行二次手术,去大骨瓣减压13例.结果,2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AVM,死亡4例,12例行DSA或MRA复查,11例畸形血管团消失,1例部分残留,其余6例因经济原因拒绝复查.18例随访1~2年,恢复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AVM破裂所致脑内血肿患者应急诊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尽可能地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以降低病人的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深部脑动静脉畸形(AVM)导致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早期治疗。方法 对2001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6例深部AVM导致PIVH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采用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VM;侧脑室外引流结合管内应用尿激酶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作为疗效判断指标并随访10-46月(平均29.2m)。主要研究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结果 术后6个月ADL评级,5例达到Ⅰ-Ⅱ级,1例Ⅳ级;6例脑深部AVM均达到70%以上填塞;随访10-46月无再出血,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AVM、脑室外引流及管内应用尿激酶是治疗深部AVM导致PIVH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安全有效的方法,早期血管内栓塞AVM可能有助于防止早期和远期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脑动静脉畸形影像学特点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影像学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脑出血发病23例,癫痫发病5例,头痛头晕发病2例;AVM病灶位于大脑半球28例,小脑1例,基底节区1例;病灶>6cm9例,3~6cm17例,<3cm4例。10例应用NBCA胶,20例应用GLUBRAN2胶血管内栓塞。血管内栓塞后手术5例,γ-刀治疗16例。血管完全栓塞8例,栓塞90%以上13例,部分栓塞9例。随访完全栓塞8例中2例复发,不全栓塞22例中病灶扩大5例,7例病灶明显缩小,6例病灶消失。结论:血管内栓塞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血管内栓塞结合显微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提高重要功能区和巨大动静脉畸形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李珉  陈高  胡未伟  蔡菁 《浙江医学》2004,26(1):9-11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位于功能区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和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和23例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栓塞联合手术组)的Spetzler-Martin分级Ⅲ~V级的AVM病例,对比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畸形血管全切除率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栓塞联合手术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同级别手术组患者(均P<0.01),Ⅲ~Ⅳ级患者的AVM全切除率为88.9%,较同级别手术组患者的62.5%明显为高(P<0.05),而两组V级患者全切除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失率仅8 7%,较手术组的34 3%为低(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高级别AVM的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大型的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AVM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用真丝线段、NBCA、游离钨丝圈栓塞38例AVM病人。结果 病灶完全栓塞达解剖学治愈者6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大于80%者15例;畸形血管团减少50%-80%者9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小于50%者8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AVM)经导管栓塞术可成为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例脊髓畸形(AVM)的影像学表现和评价血管内栓塞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作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6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行手术治疗,分析术前CT、脊髓血管造影和MRI资料。结果根据病变位置和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组有12例符合硬膜动静脉瘘(SDAVF),3例为脊周的巨大(AVF),5例为髓内型。术后随访3~24个月,5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脊髓AVM的影像学特点相对较典型,但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误诊、DSA为其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血管内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趋于首选,但其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9-03/2001-03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48例,其中栓塞后87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9例建议行政放射外科治疗。根据Spetzler-Martin计分标准。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21例,Ⅳ级50例,Ⅴ级35例,Ⅵ级4例。治疗主要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及栓塞后显微外科切除和г-刀或X-刀治疗。结果:14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AVM,100%闭塞33例(22.3%),75%以上闭塞66例(44.6%),闭塞50-75%26例(17.6%),闭塞小于50%23例(15.5%),栓塞后并发症4例(2.7%)。87例栓塞后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完全切除82例(94%),次全或大部切除5例(6%),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4.6%)。9例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的患,3例照射后2a随访造影显示病灶完全闭塞,无照射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包括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和放射外科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脑AVM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单纯栓塞除可治愈部分病例外,通过栓塞可使大部分AVM病灶减少,适合于手术切除和放射外科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