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刚 《新医学》1994,25(12):647-648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河北唐山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孙玉刚本文综述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治疗原发好免疫缺陷病[1]IVIC可有效地治疗体液免疫缺陷病,临床实验证实其在预防和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无丙种球蛋白血...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治疗对免疫球蛋白低下疾病有显著疗效,对其他与免疫有关疾病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IG在儿科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治疗早产儿感染刘庭箱[1]等对30例重症感染的早产儿随机分为IG组及对...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李旭芳  李一欣 《临床荟萃》2001,16(19):870-870,873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4 4例过敏性紫癜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蓉生静丙 3 0 0~ 4 0 0 mg/( kg· d)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结果 :治疗组无论近期、中期和远期疗效 ,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静脉注射蓉生静丙为治疗过敏性紫癜 ,防止复发 ,减轻肾脏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HSP)是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是血管炎中的最常见型,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等,以皮肤紫癜最有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1995-2005年底我院共收治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48例,其中30例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与未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患儿比较有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就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生产过程中Cohn氏低温乙醇法、巴氏消毒法、低pH等方法对病毒的清除、灭活效果,IVIG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存在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临床和动物实验对IVIG安全性所作的论证报道,以及近年因输注IVIG所致的HCV感染等作一简介,提出应选择安全可靠的IVIG制品,用于适当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并且治疗前后完成肝功能检查的病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3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最高1例治疗5 d后下降至11.6 g/L。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后,通过某种机制,可以引起血浆白蛋白浓度较用药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六西格玛原理,将儿科门急诊静脉输液作为一个工作流程,寻找静脉注射的各个环节以及有可能影响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设计数据收集表,收集影响静脉注射满意度的各个因数以及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结论。结果215例样本中,满意选项177例,不满意选项38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7.67%;在不满意选项中护士的技术占首位,为52.6%;一次穿刺成功率、护士的表情和态度、注射持续时间对家长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制定改善护士行为的一系列具体方案和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服务和沟通能力和水平;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一针见血;改善注射流程,提高技术操作的能力和速度,缩短注射持续时间,以提高儿科门急诊静脉注射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IVIG 0.4 g/(kg.d)静脉注射,5 d 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IVIG 1.0 g/(kg.d)静脉注射,2 d 1个疗程。2组同时给予阿斯匹林抗凝治疗。观察2组患儿住院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总热程及退热时间,对2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冠状动脉扩张(CAD)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CRP、ESR、WBC、PLT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CRP、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总热程及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前后CAD发生情况、CAD恢复正常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种方法静脉注射IVIG治疗川崎病患儿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AD发生率,并使CAD尽快得到恢复。观察组在发热、CRP、ESR 3项指标的控制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快,总热程短,住院时间少。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平喘、解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有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 mg.kg-1静脉注射,连用3~5 d。对2组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 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IgG、IgA、Ig 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可快速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杀灭病原体,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中的应用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朱薇波吴树农潘理明蔡晓燕刘欣近年来,大剂量联合化疗及新的化疗药的不断问世,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率(CR)率提高,生存期延长,同时化疗期间骨髓受抑也更明显,感染机会增多,因而对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炎琥宁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40例婴儿喘憋性肺炎,随机分为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炎琥宁的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炎琥宁治疗喘憋性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丙种球蛋白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611-1612
现就丙种球蛋白(ivig)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1 药理作用 丙种球蛋白属于一种免疫增强药物,含有健康人群血清中所见的各种抗体,能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主要成分为无抗补体活性的Igg及其亚型,可用于静脉大量注射。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及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极低体重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两组病儿均采用同样严格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连用3 d,用药前和第3次用药后5 d采血查免疫球蛋白IgC、IgA、IgM.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1.4%,对照组总有效率4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1),并且治疗组退热时间、停氧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治疗前血清中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Ig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5 d升高明显(t=14.808,P<0.01),而对照组IgG水平则无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gA和IgM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低出生体重儿肺炎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3批静注丙球在动物模型——大鼠降压试验上进行了检测.当快速输入时,观察到制品中不同PKA活性与血压下降之间的线性关系(r=0.96,n=23).初步看出,PKA活性不大于35IU/ml,降压不超过原对照水平的15%界限,是合适的.大鼠模型为安全使用静注丙球、检测并控制血液制品中PKA残留活性,提供了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5月儿科收治的5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吸氧、解痉挛、以及红霉素药物基础性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之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估。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23/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1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丙种球蛋白干预小儿买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具有确切治疗效果,可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理论对提高儿科静脉注射水平的作用。方法2006年6—1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419例,分为观察组204例和对照组215例。观察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中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步骤,调查影响儿科静脉注射的因素,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家属陪伴数和注射操作时间等方面。结果影响儿科静脉注射的因素包括固定方式血管显现程度、血管充盈度和家长陪伴数。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家属陪伴数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注射操作时间得到了改善。结论六西格玛理论能使护理操作更具规范化和实用性,更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通过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儿科门急诊的静脉注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