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移植是治疗终晚期及严重角膜病患者的最终选择。近年来角膜成分移植术逐渐兴起,使角膜移植手术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但人供体角膜作为角膜移植术的唯一来源,仍让角膜病患者的处境艰难。世界各地学者为缓解角膜匮乏这一全球性问题,致力于研究非人供体角膜植片的来源及其应用前景。本文对目前非人供体角膜植片的...  相似文献   

2.
安刚  路璐  许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05-1505
目的 探讨角膜植片对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观察60例行光学性角移植术的患者的术后视力。比较不同角膜植片对视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恢复但屈光不正的病例较多,移植早期散光较明显,但随时间的推移;散光逐渐减少;角膜植片直径小的患者散光度明显大于直径大者。结论 角膜植片大小对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影响很大,应尽量选择直径小的植片。  相似文献   

3.
急性排斥期大鼠角膜移植物超微结构的特征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永强  陆晓和  袁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6):142-143,i006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期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物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术后观察排斥反应指数变化,急性排斥期取已经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透射电镜观察角膜植片各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以正常大鼠角膜做对照。结果:与正常角膜相比,已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共存的特征。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期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物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术后观察排斥反应指数变化,急性排斥期取已经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透射电镜观察角膜植片各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以正常大鼠角膜做对照。结果:与正常角膜相比,已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共存的特征。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切除辅助超声乳化(PHACO)联合全层角膜移植术(PK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侧(16眼)中央性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切除1/2~2/3的角膜基质层后,在小切口、维持眼球灌注压条件下,完成规范的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最后将植床剩余病变角膜钻透剪下,将相应大小供体角膜与植床缝合。随访时间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移植角膜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6眼角膜植片全为透明,术后视力0.1~0.2者6例,0.3~0.4者9例,0.5者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术后12个月,角膜植片完全透明15例,植片呈半透明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有轻度后发性白内障l例,未作处理,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1例。【结论】板层角膜切除辅助PHACO联合PKP治疗中央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深板层角膜移植已广泛应用于圆锥角膜的治疗,不但能够达到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同样的增视效果,且具有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目的:探讨采用植床四点定位法,降低深板层角膜移植后散光度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圆锥角膜病例50例(50眼),分别在移植中采用植床四点定位法25例(25眼)和直接剖切植床即未采用植床四点定位法25例(25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散光度及角膜地形图模拟角膜镜度数。结果与结论:移植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两组患者无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继发感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发生。采用植床四点定位法,治疗后患者散光度及角膜地形图模拟角膜镜度数均较未采用四点定位降低。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中采用植床四点定位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因眼内压下降、眼球变形、植床扭曲造成的移植后散光。  相似文献   

7.
角膜内皮移植(endothelial keratoplasty EK)是近年来开展的新型角膜移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该手术能更好维持眼表的正常形态和屈光状态,减少了散光,损伤小,视力恢复快【1】。而采用amadeus II微型角膜刀制作供体植片使角膜切削更加准确便捷,手术界面更光滑,植片与植床更匹配。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38例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施行了后弹力层自动剥离内皮移植术(descemets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 lial keratoplasty DSAEK),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方法治疗角膜穿孔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对角膜穿孔患者36例(36眼),其中病毒性角膜炎9眼,细菌性角膜炎8眼,真菌性角膜炎6眼,角膜化学伤4眼,暴露性角膜炎3眼,圆锥角膜、Morren角膜溃疡、异物剔除(伴绿脓杆菌感染)术后各2眼,根据角膜穿孔的病因、大小、位置等综合情况,分别选择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眼前节重建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时间5—20(平均12.3)个月。观察患者穿孔愈合情况、术后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角膜穿孔完全愈合,眼球得以保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增视率为100%),术后无一例角膜原发病复发。18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其中12眼角膜移植片透明,4眼半透明,2眼因排斥反应而混浊;9眼板层角膜移植术中,5眼移植片透明,4眼半透明;眼前节重建术者4眼均恢复了眼前段的解剖结构,未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结论根据角膜穿孔所处的位置、大小及病因等因素,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达到治疗原发病、有效封闭穿孔、控制感染、增进视力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淑芬  ) 《全科护理》2008,6(33):3056-3057
角膜移植术是利用异体的正常透明角膜组织取代置换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以达到增加视力或治疗角膜疾患的眼显微外科手术,同时也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近年来,由于显微手术器械与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角膜保存方法与角膜移植理论的发展,角膜移植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手术的成功不仅要有良好的材料、精湛的手术技巧,还要有精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中心2001-01/2007-12收治的角膜疾病患者25例(32眼)的临床资料,均施行新鲜同种异体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予以糖皮质激素眼液+10g/L环孢素A眼液滴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植片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31眼术后角膜植片愈合良好,创面光滑,逐渐恢复透明。平均随访40.6个月,1眼因外伤致角膜上皮缺损延期愈合外,其余眼表保持稳定,视力提高。除角膜层间新生血管及上皮型排斥反应外,未出现明显基质型排斥反应。深板层角膜移植是一种成分角膜移植术,不但能获得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似的透明性和视力恢复效果,还可以减少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及眼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达到治疗和增视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受体血清保存7 d的兔角膜行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15只和B组(实验组)15只。以传统湿房保存1 d的兔角膜作为A组供体;以受体血清保存7 d的兔角膜作为B组供体,对2组新西兰大白兔行角膜移植术。裂隙灯观察2组术后第3天,第1、8周角膜植片(大体形态)情况。2组术后第8周取角膜植片行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及锥虫蓝-茜素红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角膜厚度仪测量角膜厚度及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结果A、B 2组术后第8周眼部充血消退,植片透明、清亮,未见排斥反应。A组细胞密度、细胞面积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角膜厚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体血清有维护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临时人工角膜及婴幼儿供体角膜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眼后节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复杂性眼球穿通伤所致角膜混浊同时伴有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例患者8眼,施行临时人工角膜下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球内异物取出、视网膜复位、硅油充填、穿透性角膜移植等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6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2眼矫正视力>0.1,4眼矫正视力0.02~0.1,2眼视力无提高。角膜移植片7眼透明,1眼角膜产生排斥反应。视网膜脱离6眼中,4眼复位,2眼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应用临时人工角膜及婴幼儿供体角膜进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严重眼前后节受伤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总结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二病房收治的28例实施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患者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角膜透明,6例发生植片移位,重新复位后帖附良好,无1例发生排斥反应。术后视力均≥0.2角膜内皮计数均≥1600/mm2,散光小。 结论: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主要用于治疗角膜内皮病变。此手术减少了角膜移植手术所带来的由于内皮细胞引起的排斥反应,提高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围手术期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可防止植片移位、保持前房及眼压的稳定,预防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尤其是体位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角膜病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是脱盲、恢复视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角膜保存和建立眼库是开展角膜移植的基础,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角膜资源。1906年ZIRM人新鲜供体角膜移植成功后,角膜移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新鲜角膜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进行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患者9例9眼,其中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2例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3例3眼,角膜化学伤2例2眼,病毒性角膜炎致角膜斑翳2例2眼,研究术后视力、排斥及眼部状况。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为0.5以上3眼,0.1以上5眼,<0.1者1眼,术后1年未见植片发生排斥反应。术后术眼周边前房存在,未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植片与植体贴附良好,未出现层间积液等双前房现象。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反应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代护士》2013,(1):61
角膜移植手术是利用异体的正常透明角膜组织,取代置换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的一种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白斑、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严重的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等影响视力的角膜病变大多数都能施行角膜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7.
徐惠民  胡燕华  赵巍  王启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6):249-251,F0003
背景:大鼠角膜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与人类角膜相似。早期实验证实大鼠作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且移植手术难度比小鼠低。目的: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析模型制作中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探讨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模型成功率的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完成。选取远交系两月龄Wistar雌性大鼠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8只/组,无眼部疾病,清洁级,体质量180-200g,右眼作为受体;SD雌性大鼠38只,双眼作为供体。全部动物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中心穿透性原位角膜移植术,均选择Wistar大鼠右眼建立模型。术前10min用美多丽滴眼两次,将右眼瞳孔充分扩大,达到4.0mm。按体质量3.0mL/kg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全麻,体积分数0.1地卡因滴眼液术前5min点眼两次。大鼠头部常规消毒,保持鼠眼处于水平位置,保持大鼠呼吸道通畅。用有齿眼科镊夹持大鼠术眼后部,固定术眼使其处于半脱位状态。以3.5mm直径环钻钻取SD大鼠双眼角膜作为植片,内皮面向上放入培养皿中,用质量浓度20g/L甲基纤维素覆盖备用。以3.0mm直径环钻钻取Wistar大鼠右眼角膜作为植孔,立即将植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于Wistar大鼠右眼植孔,实验组角膜移植缝合8针,对照组角膜移植缝合6针。术后滴氧氟沙星眼药水,胶带粘贴术眼。观察角膜排斥反应,以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评分,3项评分之和为当日排斥反应指数。当日排斥反应指数≥5或角膜浑浊达到3级时,视为排斥反应发生。运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结果:作为受体的76只Wistar大鼠中途脱落5只,其中实验组术后意外死亡1只,对照组术后意外死亡2只,互相撕咬伤及术眼角膜2只,淘汰后均及时补充,进入结果分析数量保持76只。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实验组虹膜前粘连且瞳孔不圆、伤口闭合欠佳且前房不形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14只,P=-0.007;2,9只,P=0.047)。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基本接近[(8.9&;#177;2.3),(8.6&;#177;2.3)d,P〉0.05];角膜移植术后16d,两组全部发生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发生率100%。结论:在保留缝线、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大鼠角膜移植与人类角膜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似。实验结果说明,大鼠3.5mm植片对3.0mm植孔的角膜移植缝合8针,可以减低大鼠角膜移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理想的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良好的手术器械,以及充分散大的瞳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马键  丁欣 《临床医学》2000,20(9):14-16
中重度结角膜碱烧伤是一种致盲性很高的眼表面疾病,过去多采用保守疗法,即使保全眼球,往往以眼表面的纤维血管化而告终。二期行角膜移植术,由于大量的新生血管存在植片难以成活,即使植片成活新生血管的再次长入也难以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护士》2013,(6):62
角膜为一透明的组织,俗称"黑眼珠"。它位于眼球的前端,容易受到感染及外伤。角膜疾病使角膜由透明变浑浊影响视力者(如角膜白斑、圆锥角膜、青光眼或人工晶体手术后引起的大疱性角膜病变、角膜营养不良症、角膜溃疡等)均可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移植手术是用透明的角膜片置换混浊或有病变部分的角膜,以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膜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是异体移植效果最好的一种手术,是目前治疗角膜溃疡、角膜混浊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角膜疾病,选择的手术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盲目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供体的角膜组织多来源于异体。移植异体角膜组织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无血管化穿透性异体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9%~12%,伴有并发症时排斥反应发生率达40%,高度血管化发生率达70%。为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排斥反应发生,挽救双眼盲目患者的视力。2000~2003年,我院共为3例适合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施行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