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典中西药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作者研究比较了经典中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善激素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女性不孕症主要原因是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失调、子宫发育不良伴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症.现将1997年1月-2004年1月经中西结合治愈的302例排卵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无排卵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约占不孕症的7.3~8.6%.无排卵指的是卵子发育成熟障碍和卵子排出障碍.以上两方面有一方面异常都会引起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临床主要表现就是月经量少,月经后期.主要见于以下疾病:月经稀发或闭经,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肿瘤除外的高泌乳素血症,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希恩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卵巢不敏感综合征,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等功能失调所致的无排卵疾病如甲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病变[1]。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无排卵和稀发排卵是导致PCOS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卵巢多囊性变化、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但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月经异常、不孕、肥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针刺联合鳖甲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二则,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伴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以高雄激素,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多毛、肥胖、不孕等.本文参考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从中药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针药结合、中西药配合、预防调摄等方面进行探讨,旨...  相似文献   

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及孕龄期妇女中发生率均较高,为5%-10%,在无排卵性不孕妇女中约占75%,多毛妇女中可达85%以上。临床表现为:(1)月经失调:月经稀发、经量少或闭经;(2)不孕;(3)男性化表现;(4)肥胖;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传统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为雄激素过多、无排卵、不育、多毛、肥胖和子宫内膜癌风险,随着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涉及生殖系统,而且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在治疗上涉及月经失调、生育、内膜增生、远期代谢合并正等多学症问题.并因其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胰腺及遗传等诸多因素,发病机制、生化改变及临床表现有高度异质性,成为目前内分泌领域内最复杂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益坤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多病因导致排卵功能障碍引起月经失调的妇科常见病,本文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病机的认识,结合各个医家以传统调经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说明周期调经法具有调节性激素水平的优势,既与西医所认识卵巢性激素周期性波动的机制相符,又符合中医所认识的胞宫定时藏泻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无排卵、不孕、多毛、肥胖及卵巢囊性增大等,多因闭经和不孕就诊。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的女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以不孕和月经失调就诊,以月经稀发或无排卵、多毛、痤疮、肥胖、B超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临床特征。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超重或肥胖,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根据中医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此病会因为排卵过少甚至无排卵而导致女性不孕。调查显示,有约10%的育龄期女性不孕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导致的。此病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该病病因复杂,西医方面对其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内分泌、炎症反应等有关。而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以其临床表现为依据,归结为“月经后期”“闭经”及“不孕症”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的认识偏重不同,但大致涉及肾虚、脾虚、肝郁、痰湿、血瘀五方面。山西中医药大学张文红教授从事临床多年,将中西医结合,灵活运用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张文红教授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以期为临床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多种病因的一组临床表现,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病。无排卵月经性不孕中有50%~60%为多囊卵巢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雄激素过高、闭经、月经稀发。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付灵敏等[2]认为,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的特征。PCOS属中医“不孕症”、“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瘸瘕”等范畴心。。现将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陶静 《内蒙古中医药》2022,(12):161-163
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疾病,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多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较高。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多囊卵巢、排卵功能障碍、高雄激素等,可引起不孕、肥胖、多毛、月经异常等症状。中医药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比较丰富,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可采取中药、针刺、针药联合、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基于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约占妇女的5%~10%,并在青春期中日益增加.临床特点为月经不规律、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样改变等.PCOS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应密切监测其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影响.2004年"鹿特丹公约"的共识研讨会(2003年修订)提出PCOS是一种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建议下列条件中符合2条以确定诊断:①卵巢排卵障碍表现月经稀发或闭经;②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血症表现为多毛、痤疮;③超声检查示卵巢形态学呈多囊改变.其他疾病有PCOS样表现的,应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来曲唑(LE)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及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来曲唑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纯西药来曲唑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6个月经周期内2组月经、排卵、内膜和受孕的情况。结果:(1)月经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28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22例,无效8例。(2)排卵情况:治疗组排卵率96.67%;对照组排卵率为93.33%。(3)内膜改善情况:治疗组A期60%,B期20%,C期20%;对照组A期30%,B期23.33%,C期46.67%。(4)受孕情况:治疗组妊娠率73.33%;对照组妊娠率为56.67%。结论:来曲唑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有良好疗效,能诱导单个优势卵泡的发育,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且受孕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雄激素过多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对子宫内膜产生复杂影响,引起子宫内膜周期紊乱、增生,甚至癌变.有报道称,PCOS患者由于排卵障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增高.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发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从中、西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运用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痤疮、月经、排卵情况和血清T、SHBG、FAI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83.33%,总排卵率达60.25%,痤疮和月经明显改善(P<0.01),SHBG显著升高(P<0.01),FAI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调周法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SHBG和降低血清FAI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从“冲病理论”的角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病机之本、冲脉血气逆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的主要病机、胃肠积热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痤疮及肥胖等的主要病因的学术观点。此论点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