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伟明  管宁等 《医药导报》2001,20(2):106-106
近 2 0年来 ,许多资料显示抗癫药物 (AEDs)会使癫恶化 ,即原有类型癫发作增多 ,或激发新的癫类型。临床上可见以下 4种情况 :①非特异性的药物中毒表现 :即患儿仅出现癫发作加重 ,而无其他中毒表现 ,减少剂量或取消不必要的多药治疗后就可好转。②药物选择失误。③药物副作用。④抗癫药物引起的脑病和多种类型混合发作的儿童癫性脑病[1] 。1 药物过量早已报道苯妥英钠 (PHT)中毒量可致癫恶化。国内报道PHT致癫恶化发生率 8.6% [2 ] 。Dhana报道 4例卡马西平(CBZ)中毒的患者中 ,有 1例出现一系列全身性…  相似文献   

2.
抗癫痫新药儿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是儿童的常见病。最近几年有多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用于儿童癫痫的治疗。从1993年起,8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在美国得到应用,这8种药物(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噻加宾,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和唑尼沙胺),除左乙拉西坦和唑尼沙胺以外,用于儿童癫痫患者都已获得美国FDA批准。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奥卡西平在我国也已获准用于儿童癫痫患者。本文就这些可以用于儿童癫痫治疗的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特点,临床适应证、剂量和不良反应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4.
抗癫痫新药     
袁浩龙 《药学进展》1995,19(1):34-35
  相似文献   

5.
四种抗癫痫新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璇 《药学进展》1995,19(3):176-177
  相似文献   

6.
目前,应用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仍有15%-20%的癫痫病例属药物难治性癫痫,特别对于部分发作性患者,因此,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抗癫痫药物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荣福  郭智慧 《医药导报》1993,12(3):128-128
拉莫三嗪(Lamotrigine)是一种新的抗癫痫药,1992年12月首次在爱尔兰上市。该药是谷氨酸递质抑制剂,适用于部分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它的抗抽搐作用类似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 1 药理作用该药对小白鼠最大电休克实验有很好的作用,能抑制大白鼠发作的恶化并有效地抑制电刺激大白鼠、狗所致的后放。拉莫三嗪可阻滞黎芦碱引起的谷氨酸释放。由于谷氨酸是中枢的一种兴奋性递质,阻滞其释放,可有  相似文献   

8.
抗癫痫新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抗癫痫新药加巴喷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巴喷丁是一种抗癫痫新药。本文介绍了其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特点、耐受性与安全性、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罗蔚锋 《江苏医药》1997,23(11):790-791
癫痫主要依靠抗癫痫药(AEDs)治疗,根据癫痫作类型,首选单一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然而仍有约50%左右的癫痛患者,仅靠单一抗癫痫药物不能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需要联合应用AEDSDs[1,2]。由于AED。的相互作用,药物血浓度不易控制,导致疗效差,容易加重中毒反应,慢性中毒发生率高,故必须强调合理应用AEDS。了解癫痛发作的电生理特点,各种AEDS的作用机理、相互之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是合理联合应用*o)S的重要基础。一、癫病发作的电生理、生化研究神经无痛性放电是癫病发作的基础,痛性放电…  相似文献   

12.
13.
苯妥英与丙戊酸抗癫痫个体化用药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对108例服用苯妥英钠和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提示癫痫病人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位病人的治疗剂量不能只赁经验用药,必须赁血浓数据个体化调用药。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症状,且反复发作.故为一种长期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较常用的抗癫痫药有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现状;讨论了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而开发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宜具备的预想特征及选择新药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近10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方式,相互间的作用及适用癫痫的类型,临床上抗癫痫药的选择原则。对于抗癫痫药耐受癫痫,药物开发重点应集中于压制神经元高兴奋性及阻止原发灶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清晨或夜间癫痫发作患儿,夜间给予其不同剂量抗癫痫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清晨或夜间癫痫发作患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给予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 kg?d),按照每周5~10 mg/(kg?d)的剂量逐渐增加,直至有效维持剂量[20~30 mg/(kg?d)],均1日给药2次,按照日常作息时间服药(分别为夜间睡觉前1 h和清晨),2次服药的时间需间隔12 h。对照组患儿夜间给药剂量与清晨给药剂量相同,观察组患儿夜间给药剂量则为对照组的2倍。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略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清晨或夜间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夜间给予较大剂量的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治疗,可明显控制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对抗癫痫药合理应用的意义,关注临床科室对TDM的认识程度。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由监测结果计算的抗癫痫药有效浓度、高血药浓度、低血药浓度比例显示血药浓度监测极有必要,但患者的个体用药信息缺乏限制了抗癫痫药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结论:TDM虽应用日益广泛,但仍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抗癫痫药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比较苯妥因钠 (PHT)、丙戊酸钠 (SVP)和卡马西平 (CBZ)三种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癫痫过程中对脑电图(EEG)的背景影响。方法 :对 76例临床确诊为癫痫、EEG检查有痫样波放电的病人按照用药分成 PHT组 2 6例 ,SVP组 2 7例 ,CBZ组 2 3例 ,动态观察各组在服药期间痫样波放电的频度和 EEG背景的变化。结果 :SVP组对 EEG痫样波放电的抑制率明显优于 PHT和 CBZ,对 EEG背景活动影响最明显的是 CBZ,服用 CBZ两周后α波即开始变慢 ,三周后慢波明显增多 ,这种变化与临床疗效不呈一致。结论 :三种药物对 EEG背景活动影响的程度顺序是 CBZ>PHT>SVP,开始时间是服药后 2周 ,而对痫样波放电的抑制率是 SVP>PHT>CBZ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中国抗癫痫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癫痫药物(AED)是临床癫痫的主要治疗手段,合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本文结合近期出台的《中国抗癫痫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1)》中的相关治疗建议,综述AED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