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连用8周;对照组除不用苦参素外,甘利欣治疗相同.治疗前后各检测肝功能、HbSAg、HBeAg、抗HBc、HBV-DNA.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甘利欣与苦参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有良好的护肝降酶、免疫调节作用,甘利欣联合苦参素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办法 ,为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笔者应用苦参素和甘利欣联合治疗 ,观察对肝功能和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来我院住院的按照 1995年 5月北京的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为乙型肝炎患者 78例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男 5 6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37 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A、B各 2 4例 ,3组病例HBeAg及HBVDNA均阳性。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且治疗前均未进行抗…  相似文献   

3.
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维斌 《现代医学》2003,31(1):19-19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采用甘利欣与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88例 ,在肝功能恢复、乙肝病毒复制标志阴转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 8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 ,其HBeAg、HBsAg、抗HBc和HBVDNA均为阳性 ,诊断符合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乙型肝炎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 88例 ,男 5 8例 ,女 30例 ,年龄 17~ 78岁 ,病程 1~ 10年 ;B组 40例 ,男2 5例 ,女 15例 ,年龄 19~ 68岁 ,病程 1~ 11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  相似文献   

4.
唐永良 《广西医学》2007,29(4):588-588
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采用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采用甘利欣及苦参素单独治疗均有一定疗效。2003年2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苦参素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先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716-718
目的评价IFN联合苦参素和甘利欣治疗CHB的近期、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三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160例HBV-DNA及HBs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IFN-α2b,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2组比较,近、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CHB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好,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观察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结论: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恢复肝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的问世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其需长期服药、耐药变异率高、停药后病情易反复、HBeAg阴转率低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 ] 。国内有少量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报道 ,但省内尚未见报道 ,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我们于 1 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取得了一定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61例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均符合 1 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 ]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设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阴率、抗-HBe转阳率、HBVD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M转换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持续下降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0例。治疗组采用(α-1b干扰素)赛若金300万U每日一次肌注,连用15天后改隔日1次,疗程3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注射液400mg每天1次肌注,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用赛若金,剂、方法及疗程相同。结果: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的HBeAg阴转率及ALT的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可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抗病毒方法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肝病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文对苦参素联合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际长 《四川医学》2005,26(10):1100-1100
我们于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8例应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及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住院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mg/d肌注,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ALT、HBeAg及HBV—DNA的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症状体征及ALT指标改善明显,差异不大(P〉0.05);3个月后治疗组ALT恢复正常比例达86.7%、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0%、46.7%,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1.1%、0%、3.6%,差异显著(P〈0.05)。结论苦参紊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价廉、高效、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苦参素治疗各型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取得良好疗效,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60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ALT升高 ,HBsAg阳性 ,HBeAg阳性 ,HBV -DNA阳性 ,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标准 ,共 11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5 6例。男性 86例 ,女性 3 0例 ,年龄最大 5 5岁 ,最小 15岁 ,平均年龄 3 4.5岁 ,病程 8个月~ 9年 ,平均 3 .4年。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均为轻中度乙型…  相似文献   

18.
甘利欣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绍香 《广西医学》2002,24(5):682-683
甘利欣 (DiammoniumGlycyrrhizinate)主要成分为甘草酸二胺 ,具有较强抗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及多种免疫调节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ReducedGltathion ,GSH ,商品名 :阿拓莫兰 )为一种细胞内重要代谢调节物质 ,存在于细胞中 ,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 ,具有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和促进肝脏合成功能等多种作用。现两种药物均已广泛用于临床肝病的治疗。我院 1999年开始单用甘利欣与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 89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宏  于守华  李璞 《吉林医学》2007,28(9):1108-110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及苦参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拉米夫定及苦参素联合用药;B组:单一应用拉米夫定。结果: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结论:拉米夫定及苦参素联用,有良好的协调作用,能提高近期疗效,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感染杂志》2003,3(1):53-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