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超   《健康文摘》2006,(8):45-45
局部麻醉是应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简称局麻。局麻简便易行,患者可保持清醒,对生理干扰较小,适用于浅表局限的中小手术。范围大的手术,采用局麻往往止痛不够完全,肌肉松弛欠佳,而且局麻操作存在一定的失败率。还有些患者对局麻药有过敏反应,因而需采用全身麻醉。局麻的成功依赖于麻醉医生对操作技术、局麻药特性、局部解剖的掌握程度。另外,对于小儿而言,即使是小手术,因为小儿难以合作,最好还是采取全身麻醉为宜。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具有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 ,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苏醒迅速和术后镇痛便利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采用 ,但全麻药物以吸入麻醉药或静吸联合为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如何避免或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的重视。靶控输注 (TCl)静脉麻醉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以往静脉麻醉药使用不方便、不易调控麻醉深度的缺点 ,使静脉麻醉药深浅能象吸入麻醉药用标准挥发罐调节一样简便。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腹部手术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 笑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 ,并结合麻醉深度监测探索上腹部手术中复合硬膜…  相似文献   

3.
温强  叶益汉 《现代医院》2006,6(10):38-40
目的观察围麻醉期病人不同时间、不同方法及不同手术部位的血糖变化,探讨围麻醉期的血糖变化,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医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通过监测236例手术病人不同时间(麻醉前、麻醉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麻醉后)、不同麻醉方法(神经阻滞麻、椎管内麻、全麻、局麻)、不同手术部位(体表、开胸、腹部),术中相同补液(胶体、晶体、血液)下测定的血糖进行比较。结果全麻患者麻醉插管,拔管刺激性较大,不如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平稳,术后镇痛差,血糖升高幅度略高,但在正常范围。麻醉前和麻醉手术前较手术中及手术麻醉后平稳。手术中及手术后2~3小时都较高。体表较开胸、腹部的变化小。结论不同麻醉方法中血糖变化:全麻>椎管内麻>神经阻滞麻>局麻;围麻醉期病人不同时间中血糖变化:手术中>手术麻醉后>麻醉手术前>麻醉前;不同手术部位血糖变化:腹部>开胸>体表。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具有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减轻术中应激反应,苏醒迅速和术后镇痛便利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全麻药物以吸入麻醉药或静吸联合为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避免或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的重视.靶控输注(TCl)静脉麻醉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以往静脉麻醉药使用不方便、不易调控麻醉深度的缺点,使静脉麻醉药深浅能象吸入麻醉药用标准挥发罐调节一样简便.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腹部手术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笑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并结合麻醉深度监测探索上腹部手术中复合硬膜外阻滞时为维持合适麻醉深度所需异丙酚的血药浓度,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可以采用局麻、硬膜外麻醉和插管全麻.对于单纯的甲状腺腺瘤手术,我们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加上一定的辅助用药,能更灵活地配合手术,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矽肺患者的协助治疗,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支气管镜麻醉方法.方法 150例需行支气管镜协助治疗的矽肺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面罩组,局麻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质量分数为2%盐酸利多卡因10 min以进行表面麻醉;全麻面罩组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内窥镜面罩供氧,静脉滴注丙泊酚全麻诱导及维持麻醉.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局麻组支气管镜入声门、隆突时血压、心率(HR)均升高(P<0.05).与局麻组比较,全麻面罩组支气管镜入声门、隆突时血压、HR均下降(P<0.05).全麻面罩组所有患者均一次进入声门,呛咳、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局麻组(P<0.01).局麻组中8例患者无法耐受而放弃检查,全麻面罩组中有12例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矽肺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协助治疗时,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较单纯表面麻醉更舒适、有效,患者更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科手术合并高血压者有增多趋势,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选择应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选择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对于一期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选择与一般病人无任何区别。对于二期,特别三期高血压病人麻醉选择宜慎重。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7月对高血压病人胸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方法,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由于诱导期用药剂量大,机体状态的变化及麻醉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影响剧烈,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做好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如七氟醚有增高颅内压的副作用。当颅内压升高时,患者会受到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麻醉药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导致患者胃内压力过大而发生呕吐。此外,如手术因素、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等均会造成全麻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同时患者体质不同其耐受力不同,而术后的恶心呕吐会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引发并发症和伤口撕裂。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全麻手术后的恶心呕吐极为重要,了解其引发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与治疗。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全身麻醉手术后为什么会发生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护理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麻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于硬膜外麻醉失败或有禁忌症的产妇及急症剖宫产等,由于担心全麻药对胎儿的影响,多选用局部麻醉,但局麻镇痛不全,肌松效果不好,而影响手术的操作.为了证实常规剂量的全麻药对胎儿的安全性,我们对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熊衍红 《智慧健康》2023,(22):135-139
目的 针对不同麻醉方式探讨对下肢骨折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的影响性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不同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局麻组20例,全麻组20例,硬膜外麻醉组20例。对比三组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效果分析与安全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麻醉后与手术后,三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高压均较麻醉前显著变化(P<0.05),且在局麻组、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中,手术后时期内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对三组患者进行手术后VAS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中,全麻组与E硬膜外麻醉组对局麻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GA组与EA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并发症的统计中,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种不同麻醉方式中以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为安全性较高,镇痛麻醉效果明显,呼吸抑制状况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对手术患者出血量、麻醉时间、及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1%的利多卡因15ml进行局麻,观察组用1%的利多卡因15神加。肾上腺素5μg/Hd进行局麻;比较局麻部位组织及局麻前后两组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仅为对照组的1/5,观察组麻醉止痛时间延长,为对照组的2—3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电图波形及节律局麻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局麻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能够减少出血,延长麻醉时间,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等无明显影响,在局麻手术患者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会敏 《现代保健》2011,(6):176-17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5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道癌根治手术时,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45~65岁择期行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抽取其中50例采用单纯静脉全麻(组),其他50例再加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T1)、切皮后(T2),术毕拔管后(T3)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食道癌术根治时选用全麻和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能较好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降低,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崩。  相似文献   

16.
俯卧位硬膜外穿刺行脊柱手术优于局麻及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有较好的阻滞及术后镇痛作用。而全麻对患者在术中损伤神经无法做出反应;局麻阻滞不全,患者不愿接受。我们经过对420例观察,认为俯卧位硬膜外穿刺阻滞实为脊柱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包括麻醉乙醚、氟烷、甲氧氟烷、羟基丁酸钠、氯胺酮等。这类麻醉药能使人的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骨骼阻松弛或部分松弛,以利于外科大手术的进行。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吡卡困、丁卡因、可卡因等,这类麻醉药能阻断周围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麻醉药剂的应用可以使各种手术顺利进行,但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可引起肝损害的麻醉药有氟烷、硫喷妥钳、甲氧氟烷、安氟烷和异氟烷。麻醉乙醚可  相似文献   

18.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呈现可逆的知觉和神志消失状态,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驰。临床上常用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产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三组,即全麻组(S组)、全麻复合1.0%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0组)、全麻复合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5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中一般资料对比以及麻醉药物剂量应用。结果相较于S组而言,L1.0组与L1.5组在药物剂量应用上明显低于S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麻醉时间方面的比武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治疗老年开胸手术患者通气阶段,可以使让患者肺内分流提升,动脉氧合下降,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或者在麻醉效果不好时,将麻醉药准确地注射到颈丛神经和颈神经袢位置,对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前实施了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但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60例,于手术中经手术切口区域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和1.3%利多卡因做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时随机选取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行术中补充局麻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各组经手术区补充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均较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效果好,疼痛明显减轻。结论甲状腺手术中经手术切口作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前颈丛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