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内皮祖细胞已经广泛用于研究缺血性疾病,能促进内皮再生、血管修复及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 目的:综述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7-01/2010-12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early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at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共检索到文献219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8篇。 结果与结论:内皮祖细胞定居于成体骨髓,现已证实胎肝、人脐血、成人外周血及骨髓中均存在,且人脐血、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均来源于骨髓。此外在心脏、血管、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等外周组织中也发现内皮祖细胞的存在。内皮祖细胞具有促进内皮再生及血管修复的功能,能促进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在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晚期内皮祖细胞比早期内皮祖细胞更易形成毛细血管,在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种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器官与组织中,如:肺、肾、脾、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肥大细胞中,主要作用为促进内皮细胞增生、提高内皮细胞通透性、维持血管稳定性,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裂、迁移及增殖的重要因素。 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的标准有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射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等。根据组织学及细胞学的变化,将骨折愈合分为3期,即: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板形成塑形期。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稳定性等功能,对骨折愈合及骨再生过程有积极意义,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加速骨折愈合的全新治疗手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方法:检索 CNKI,PubMed 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文献,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折愈合”为中文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fracture healing”为英文检索词,检索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作用的文章。共检索到 167篇文献,通过阅读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排除无关的或内容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85篇文献作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于骨折断端不同细胞内,且不同细胞内表达具有显著的周期性;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正常形态及完整性的作用,并由此促进骨折愈合及骨再生过程;③一些理化因素及细胞因子均能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从而影响骨折愈合过程;④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疗法有显著优势,主要的方法包括:运用组织工程材料向患处递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利用基因转染技术维持并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及外源性干细胞联合应用;基于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涂层应用;⑤随着医学研究的重点向“交叉学科”发展,相信未来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学治疗会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ORCID:0000-0001-8045-9767(钱洲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引导骨再生技术:是指通过生物膜屏障创造出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使具有骨组织修复能力的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腔,为骨缺损的修复、骨折愈合提供新方法。 补肾法:是指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补肾中药以固秘肾气、滋养肾精及充养骨髓,从而坚固骨骼,“补肾法”思想在中医骨伤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背景:引导骨再生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骨缺损修复方法之一已广泛运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关于引导骨再生技术在长骨骨干骨缺损中应用的研究报道很少。 目的:探究引导骨再生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治疗对大鼠股骨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评估其成骨效能,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空白组、引导骨再生组、补肾高剂量组、补肾中剂量组、补肾低剂量组、骨肽片(西药)组,建立大鼠股骨骨缺损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引导骨再生治疗,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植入自体骨及Bio-Gide胶原膜;补肾各剂量组分别给予0.216,0.108,0.054 g/(kg•d)的强骨胶囊灌胃治疗8周;骨肽片组予以0.58 mg/(kg•d)骨肽片灌胃治疗8周。术后第12周,以X射线检查、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估成骨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核心结合因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检查、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各治疗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与Huddleston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 < 0.001),其中补肾高剂量组和补肾中剂量组明显高于引导骨再生组(P < 0.01);②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补肾高剂量组和补肾中剂量组对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核心结合因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P < 0.01),且明显优于引导骨再生组(P < 0.05);③提示引导骨再生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法治疗能明显促进大鼠股骨骨缺损修复、减少骨组织吸收并改善成骨效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膜屏障创造出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中,通过上调相关成骨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促进骨组织新生及血管形成。 ORCID: 0000-0003-2986-6986(谢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骨不连:骨组织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给予适当治疗后大多数骨折都会很快很好地愈合。然而,仍有一小部分骨折难以愈合,当骨折超过3个月仍未愈合,称为延迟愈合,当骨折超过9个月仍未达到骨性连接,则称为骨不连。 淫羊藿苷:为淫羊藿干燥茎叶的提取物,呈淡黄色针状结晶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676.65,属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骨组织、免疫系统、肿瘤组织、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具有显著作用。 背景:骨不连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在促进骨折愈合和治疗骨缺损方面有着显著作用;骨不连和骨折愈合是对立共存的,有关骨折愈合机制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 目的:综述淫羊藿苷在骨不连治疗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以“icariin,bone nonunion,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periosteal cell,osteoblasts,osteoclast”及“淫羊藿苷、骨不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膜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作为主题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共检索到542篇文献,按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44篇文献。结果与结论:淫羊藿苷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膜细胞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成熟、抑制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治疗骨不连。目前绝大部分研究仍处于基础实验阶段,尚需要大量临床研究,对于相关蛋白及基因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希望为骨不连的中药治疗提供新思路。 ORCID: 0000-0002-2013-743X(余绍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证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具有体内成骨能力。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制作SD大鼠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实验组植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术后第2,4,8周行股骨标本影像学与组织学观察;术后第8周行新生骨痂环境扫描电镜检查。 结果与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体内后无排斥反应及炎症反应,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成骨更快,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具有更好的骨再生能力,其成骨方式主要为软骨内成骨。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了局部微血管的形成和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加快了软骨内成骨的速率,缩短了骨修复时间,提高了骨再生的质量和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初步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和临床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1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endothelial cell,differentiation,tissue engineere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2011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分化,临床应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41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1篇。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血管内皮细胞是组织工程化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血管内皮构建,既可促进组织工程化器官的血管再生,又为组织工程化器官提供血供,同时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发现,在成年机体的骨髓及外周血中均能找到内皮祖细胞,其在成体病理条件下对血管再生与新生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部位存在着新血管形成,而此过程同样存在着内皮祖细胞的参与,内皮祖细胞的增加以及最大程度参与到新血管组织中,这些很可能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的:以文献资料分析法探讨分析内皮祖细胞的特性和作用,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检索SCI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2至2011年有关内皮祖细胞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前体细胞(precursor cell);脑卒中(stroke);脑缺血(brain ischemia, cerebral ischemia);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Iar disease)”,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进行结果的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 结果与结论:内皮祖细胞是成年个体骨髓中的前体细胞,能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潜能,并参与血管内皮修复、缺血器官的新血管形成。根据内皮祖细胞的生物特性与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能防治脑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脑缺血后血管再生,预测评估脑缺血病情,以及对脑出血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充足的血供是骨组织修复与再生必不可少的条件。目的:应用血管内皮祖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出复合细胞膜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两种细胞直接共培养,经成膜诱导10 d后构建出复合细胞膜片并对获得的膜片进行大体、倒置显微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将血管内皮祖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荧光标记液标记后,观察膜片诱导过程中两种细胞的分布及交流情况。对复合细胞膜片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共培养成膜诱导10 d后可成功获得复合细胞膜片,两种细胞在成膜诱导过程中存在细胞间接触。获得的膜片由多层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经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结果证实该膜片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为进一步将血管内皮祖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背景:内皮祖细胞具有修复血管损伤及预测早期血管损伤程度的功能。这一生物学特性被引入到动脉瘤的研究之中,为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从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增殖、迁移、黏附、衰老)及其在外周循环血中的数量和内皮祖细胞用于动脉瘤的相关临床实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以“内皮祖细胞、前体细胞、动脉瘤、干细胞”,“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precursor、aneurysm、stem cell”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期刊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Ovid数据库。排除与动脉瘤研究无关或内容重复的文献,对纳入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动脉瘤患者的外周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并伴有功能受损。在接受动脉瘤的相关治疗后内皮祖细胞数量上升。内皮祖细胞可早期预测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去阻止动脉瘤的发生。如何将内皮祖细胞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当中去预防和防止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可自我更新、低免疫原性的多能干细胞,可从脂肪、骨髓、脐带、胎盘等多种组织中分离。在体外培养时,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多系细胞分化,移植到体内后可分化为相应器官、组织的实质和间质细胞。内皮祖细胞:ASAHARA等于1997年首次发现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下,可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参与损伤血管的修复。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还可向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  摘要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内皮祖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是否有治疗效果尚不明确,二者都是生物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均可进行移植。目的:探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内皮祖细胞组、联合移植组、糖皮质激素组、模型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5组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第7,10天各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或内皮祖细胞、地塞米松磷酸钠、磷酸盐缓冲液。造模第12天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病理评分、结肠长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等。结果与结论:①糖皮质激素组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内皮祖细胞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不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显著改善结肠缩短程度、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病理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ORCID: 0000-0002-2409-0309(侯晓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strogen can reg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while EPCs can also promote the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in vitro.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e BMSCs and EPCs which construct the composite cell sheet in the repair of alveolar bone defect in ovariectomized rats. METHODS:BMSCs/EPCs composite sheet, EPCs sheet and BMSCs sheet were respectively implanted into the defects of the alveolar bone in ovariectomized rats. Rats with no implantation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Repaired alveolar bone was assessed by gross examination,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icro-CT scan at 2, 4,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BMSCs/EPCs composite sheet has greater osteogensis activity and bone repair capacity than BMSCs or EPCs sheet alone.  相似文献   

12.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exist in bone marrow,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adult mammals, including humans. Furthermore, the discovery of EPCs has led to the notion of adult vasculogenesis, in which bone marrow (BM)-derived EPCs home to and incorporate into sites of new blood vessel formation, where they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ostnatal vasculogenesis.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circulating BM-derived EPCs are involved in promoting physiologic andpathologic neovascularization, such as wound healing and tumor growth. They are of great clinical importance in pro-or anti-angiogenic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3.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have a high risk of fracture and experience poor bone healing. In recent years,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have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ells in cell therap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high glucose level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and EPCs. Considering that EPCs-BMSCs sheets can provide endothelial cells and osteoblastic cells, we transplanted cell sheets into T2DM rats with bilateral skull defects. The outcomes of the in vivo study revealed that EPCs-BMSCs sheets promoted ossification, which was verified by micro-C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nalyses. Furthermore, we detected the VEGF content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MSCs co-cultured with EPCs presented a higher level of VEGF than other cells. To asses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migration of BMSCs exposed to VEGF, ALP staining, scratch assay and qRT-PCR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In addition, we used 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ed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lls cultured with VEGF had a stronger actin cytoskeleton and a greater amount of nuclear and total YAP than cells cultured without VEGF.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culture with EPCs could promote the osteogenesis of BMSCs partially via VEGF. Furthermore, YAP and F-acti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 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 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Local statins implant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bone heal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un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effect of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 on bone defect healing; to evaluate the mobilization, migration, and homing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induced by simvastatin. We found that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 increased bone formation by 51.8% (week 6) and 64.8% (week 12) compared with polyglycolic acid controls (P < 0.01), as verified by X-ray, CT, and histology. Simvastatin increased migration capacity of BMSCs and EPCs in vitro (P < 0.05).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 increased mobilization of EPCs to the peripheral blood by 127% revealed by FACS analysis (P < 0.01), and increased osteogenic BMSCs to the peripheral blood dramatically revealed by Alizarin Red-S staining for mineralized nodules formation. Pre-transplanted GFP-transfected BMSCs as a tracing cell and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revealed that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 recruited GFP-labeled BMSC. Also,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 induced the HIF-1α and BMP-2 expression. In conclusion, local simvastatin implantation promotes bone defect healing, whe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ppears to involve the higher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BMP-2, thus recruit autogenous osteogenic and angiogenetic stem cells to the bone defect area implanted with simvastatin.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对于小型实验动物,通过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内皮祖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较为繁琐。 目的:探讨采用全骨髓培养方式扩增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C57BL/6小鼠内皮祖细胞,培养第7天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检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4、FLK-1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设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法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全骨髓培养至第2天便可见早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第7天时可见大量短梭状内皮祖细胞,其具有吞噬DiL-acLDL及结合FITC-UEA-1的能力,内皮祖细胞在基质胶上同样能够形成血管样结构,培养至第2周晚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出现,迅速生长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并能够在体外传代培养,细胞数量、细胞表面CD34、FLK-1表达、体外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及晚期集落出现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采用全骨髓培养的方式能够实现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筛选扩增,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及骨修复特性的生物医用材料,将其与血、脱钙骨基质或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混合来促进成骨形成,增加强度,骨愈合更接近于天然骨结构。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结合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以生物活性玻璃作为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吸附载体,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将其植入兔桡骨中段10 mm骨缺损处,以自体骨移植组、生物活性玻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术后2,4,8,12周进行影像学、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以生物活性玻璃作为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吸附载体,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植入兔桡骨骨缺损的成骨效应、骨愈合后的抗扭转强度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 < 0.01)。说明生物活性玻璃结合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用于骨缺损修复,优于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18.
背景:异体皮质干燥异体骨为多孔状结构,孔均匀且相互贯通,孔径200 µm 左右,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无机骨极为相似。 目的:观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33例创伤性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5岁。首先提取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以异体皮质人工骨为支架材料,同时导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制成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每例植入人工骨复合物20-45 g。 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5年,根据Mankin及Komender等对同种异体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满意32例,不满意1例。复查X射线片示32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7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9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表明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无明显不良反应,修复效果良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利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1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6个月~8a,平均3.2a。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较好方法,可一次完成骨支架重建;如联合应用组织瓣移植,可同时完成软组织覆盖,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已经证实,力学刺激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但是,跑步锻炼所产生的力学刺激能否增加骨材料的骨传导性和促进骨缺损的愈合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跑步锻炼所产生的间接力学刺激对骨缺损愈合和骨材料成骨性能的影响。 方法:在12周龄SD大鼠左股骨远端制作一个直径3 mm、高3 mm的缺损,然后在缺损内塞入同等大小的硫酸钙支架材料。实验组于术后1周开始以10 m/min,45 min/d,5 d/周的策略进行跑步锻炼,持续3周;对照组不给予跑步锻炼。 在术后1,2,3,4周进行micro-CT扫描以观察缺损内的成骨情况。实验结束后,取股骨远端制作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缺损内新骨生成和骨材料降解情况。 结果与结论:通过micro-CT分析得到,术后1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缺损内已经有少量的新骨形成。在2,3,4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内新骨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在4周时,组织学切片结果也说明实验组新骨生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给予跑步锻炼之后,实验组骨缺损内生成的新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适度的跑步锻炼确实能够增加骨材料的成骨性能和加速骨缺损的愈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