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PH、PaO2及PaCO2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机械通气治疗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110例,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分析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并及时判定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病因,预防医院感染,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10例患者中成功脱机、拔管、康复出院106例,治疗成功率为96.36%;上机时间为(7.2±2.2)d;脱机成功者机械通气前后72h血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经序贯通气(有创通气转无创通气)达到康复,直接脱机93例与无创通气辅助13例脱机前各种临床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率、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恰当机械通气策略,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观察组采用ASV,比较两组HR、B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流速(Exp Flow)、吸气流速(Insp Flow)、呼气阻力(Rexp)、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吸气时间常数(RCins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率和舒适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VT、RR、RCexp、Insp Flow对照组分别为(441±26)ml、(18.5±8.2)次/min、(1.3±0.4)s、(32.6±1.9)L/min,观察组分别为(667±15)ml、(13.2±0.9)次/min、(2.5±0.3)s、(38.4±3.9)L/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204、5.565、20.785、11.578,均P<0.05);舒适度优良率对照组84.00%,观察组9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8,P<0.05)。结论 ASV模式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RR、耗氧量及呼吸功,提高VT,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护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经过治疗和护理有9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常规检查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患者的PaO2含量(84.23±7.31)mmHg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7.29±6.78)mmHg,治疗后的PaCO2含量(41.23±9.22)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5.23±9.11)mmHg.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时有利于改善其呼吸状况,加之以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长期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因素,探讨这类患者的撤机指征,从而指导早期成功撤机。方法对长期机械通气的12例COPD患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分为撤机成功组(8例)和撤机失败组(4例),对两组撤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气道闭合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2.3±6.8)mmHg(1mmHg=0.133kPa)、89±24、(21.8±6.8)mmHg、(15.9±3.6)分。撤机失败组相应数据分别为(36.8±4.5)mmHg、110±26、(41.3±8.3)mmHg、(18.1±4.3)分。两组结果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闭合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重要原因是呼吸肌疲乏。气道闭合压对撤机成败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APACHEⅡ评分对撤机无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蒋慧燕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2):83-84
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处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序贯机械通气护理),每组38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慈溪市人民医院医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延续护理干预后,有10例病情加重,病情加重率为10.0%;对照组病情加重24例,加重率为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通气后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和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SDS得分为(53.6±4.9)分,SAS得分为(51.5±5.7)分。研究组护理后SDS得分为(41.2±3.8)分,SAS得分为(37.2±7.3)分。研究组平均住院次数为(2.0±1.2)次、总花费为(869.2±21.1)元和生活质量满意度为(0.89±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1.8)次、总花费(1 653.1±28.3)元和生活质量满意度(0.6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DS得分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护理措施,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9.
李文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6):81-83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舒适护理。方法通过对45例应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CODP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舒适护理可以使无创机械通气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CODP患者应用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液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等的变化。结果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COPD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用氨溴索治疗,监测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静态顺应性(Cs)、动态顺应性(Cd)和呼气阻力(Ri)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氨溴索能显著降低患者Ri、PIP、Pplat、Pm、PEEPi水平,显著增高Cs、Cd水平,显著提高动脉氧气分压和氧合指数。结论氨溴索能明显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状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2007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内科治疗,气胸者给予患侧胸腔闭式引流,呼吸衰竭继续加重或无好转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插管成功后,接PB840呼吸机或西门子呼吸机,通气前及通气后隔1~3 h,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通气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患者肺部感染都得已控制,安全脱机和拔管,无一例死亡。结论掌握好机械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COPD呼吸衰竭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早抢救治疗,可使病死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高可靠的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接受慢阻肺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出院后,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延续护理,延续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以及家庭氧疗护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和临床症状,记录患者治疗的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PaO2为(7.93±1.26)KPa、PaCO2为(6.27±2.31)KPa、FEV为(62.47±18.92)%、PEF为(59.12±17.94)%,对照组患者的PaO2为(6.82±1.45)KPa、PaCO2为(7.51±1.57)KPa、FEV为(51.21±19.72)%、PEF为(49.37±19.41)%,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患者的满意率也更高,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把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设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从心里、饮食、氧疗、呼吸锻炼、咳痰、输液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四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足使患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护理知识,使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护理,在出院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主要有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和家庭氧疗护理,在患者出院2个月后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两组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无创机械通气(NPPV)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NPPV的6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NPP... 相似文献
18.
无创辅助通气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要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能帮助患者解决呼吸肌疲劳和通气功能不良的问题,通过面罩输氧,有助于增加通气量,改善肺泡通气,减轻呼吸肌疲劳,使呼吸衰竭患者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为呼吸衰竭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现结合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的情况,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困难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MV)撤机困难可能原因,并提出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2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在病情缓解后撤离呼吸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治疗不彻底16例,营养状况改善差10例,心理因素对呼吸机依赖导敛撤机困难7例,撤机时机掌握不当2例,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2例,多因素并存15例。结论撤机困难有多种因素参与,医生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合理方案,做到机械通气患者早脱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为期限,选取80例在我院呼吸科病房进行治疗护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进行精细化护理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实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