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44V3、CD44V6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44V3、CD44V6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CD44V3、CD44V6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D44V3、CD44V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58.3%和68.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同时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与否也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6与Ki-67的表达成正相关(r=0.587,P<0.01).结论 CD44V6和Ki-67与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 VEGF、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雅军  毛俊  张晴晴  李连宏 《山东医药》2011,51(16):33-35,118
目的了解Hedgehog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从无血清培养的乳腺癌悬浮细胞中分选CD44+CD24-细胞和非CD44+CD24-细胞,分别接种于NOD/SCID鼠乳腺脂肪垫内,观察成瘤情况。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SMO和GLI1在CD44+CD24-细胞和非CD44+CD2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分选出的CD44+CD24-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25%,SMO mRNA和GLI1 mRNA在CD44+CD24-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非CD44+CD24-细胞中的表达(P均〈0.05)。CD44+CD24-组乳腺癌发生率为100%(3/3),发生肺转移、淋巴结和肺转移、肝脏和淋巴结转移各1只;非CD44+CD24-细胞组乳腺癌发生率为50%(2/4),未见有转移发生。结论在乳腺癌CD44+CD24-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增强,其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15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5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151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CD15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高表达,在正常乳腺导管上皮几乎不表达。在乳腺癌组织,CD151蛋白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PR、HER2和分子分型密切相关。结论 CD151乳腺癌,尤其是在Luminal B型和TNBC型,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82例浸润性乳腺癌、16例导管内癌、20例单纯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并分析CD10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以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在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乳腺癌明显高于前者(P〈0.01)。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有统计学差异(P〈0.01)。CD105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0.01)。提示CD105标记肿瘤组织新生微血管的特异性比CD34高,可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乳腺癌发生每年递增0.2~0.3%,每3 min就有一名妇女被诊断为乳癌,每13 min就有一名患者死于乳癌.乳癌发病率在我国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寻求简单而又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迁移率蛋白A(HMGA2)和CD44V6与乳腺侵袭和转移相关性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观察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的发展,浸润及转移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55的表达与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关系以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方法,在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复发和转移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D55在乳腺癌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65.3%,其阳性率随乳腺癌TNM分期的增高、肿块大小的增大、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及C-erbB-2表达增高而增高,CD55阳性组骨髓微转移率高于CD55阴性组(P=0.002),乳腺癌组织中随CD55表达的增高,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及死亡率增高.结论 CD5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部分病理指标和骨髓微转移呈正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以及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洋县2000例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结果,旨在增强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方法乳腺专科人员触诊检查、彩超、鉬靶对洋县2000例农村妇女乳腺进行普查,对汇总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洋县农村妇女30~40岁组乳腺发病率较高,为46.60%;乳腺疾病检查结果分布依次是乳腺增生606例(30.3%),乳腺纤维瘤29例(1.45%),乳腺癌1例(0.05%)。结论做好宣教,提高妇女的自查意识,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生存率,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孙宏治  宫建  王巍  李晴  李强  杨涛  李东升 《山东医药》2011,51(37):73-7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0[(9.26±2.12)%]、CD40L[(7.48±1.3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33±1.64)%、(6.25±1.19)%](P均〈0.01),且乳腺癌患者CD40、CD40L表达水平均与其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CD40=0.88、rCD40L=0.71,P均〈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病变程度、肿瘤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粘附因子CD15、CD44v6和CD54(ICA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51例肝癌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D15、CD44V6、CD54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倾向)进行分析。CD15、CD44v6和CD54在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中分别为40%、45%、55%,在低危组中分别为13%、19%、19%;CD15、CD44v6和CD54在HCCⅡ级中分别为10%、20%、20%,在IV级中分别30%、50%、50%。结论:CD15、CD44v6和CD54的异常表达与HCC分期和侵袭转移有关;利用CD15、CD44v6和CD54等预测肝癌的复发转移有可能是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宫奇林  赵霞 《山东医药》2005,45(22):9-10
目的 观察bcl-2、p53和组织蛋白酶D(C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方法)检测bcl-2、p53、CD在86例乳腺癌及33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结果 bcl-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其阳性表达水平可反映肿瘤属分化程度,但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无关。p53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CD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53和CD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bcl-2、p53和CD可作为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谦  高超  张磊 《山东医药》2015,(5):32-3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不同发展阶段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及CD10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SP法以及PCR法检测乳腺癌不同发展阶段E-cadherin及CD10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E-cadherin与CD105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CD1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p TNM分期Ⅲ期中呈高表达(P均<0.05);E-cadher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Ⅰ和Ⅱ级、p TNM分期Ⅲ期中呈低表达(P均<0.05);E-cadherin与CD105表达呈负相关(r=-0.343,P<0.05)。结论乳腺癌中E-cadherin与CD105表达特点不同,联合检测E-cadherin和CD105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丽君  杨俊山 《山东医药》2008,48(22):72-73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中黏附分子CD44v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原发灶CD44v6及PCNA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均高于转移灶(P〈0.05);转移灶中,CD44v6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54,P〈0.05)。提示CD44v6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是判定其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与分析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作为乳腺癌组,将距离肿瘤边缘>5 cm的乳腺组织作为癌旁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并对比乳腺癌组与癌旁正常组标本中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并将上述指标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进行分析;对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全部患者实施为其1年的乳腺癌手术后随访,对随访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对比Ki-67、Her-2及CD147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生存情况下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乳腺癌组组织标本中Ki-67、Her-2及CD147蛋白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P<0.05)。Ki-67、Her-2及CD147蛋白表达分别在肿瘤>5 cm、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分型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乳腺癌组织中KAI1/CD82和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两指标间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62例乳腺癌组织中KAI1/CD82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和62.90%,但两者表达无显著相关;KAI1/CD8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导管内癌局部浸润者、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在临床分期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者、在淋巴结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KAI1/CD82和VEGF均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此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及多靶点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连锁调亡抑制蛋白(XIAP)和氨基端激酶(c-Ju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XIAP和c-Jun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XIAP和c-Ju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8/50)和82%(41/50),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5/50)和22%(11/50),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1)。XIAP和c-Jun的阳性表达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XIAP的阳性表达和c-Ju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XIAP和c-Jun在乳腺癌的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其高表达可能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组)和2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组)中的VEGF。结果 A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78.3%,B组为12.0%(P〈0.05)。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增高。VEGF表达上调可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梁静  邢鲁奇 《山东医药》2013,(18):35-37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肿瘤抑制因子(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20例导管内癌组织(DCIS组)及10例乳腺腺病组织(腺病组)中的CD147、p-ERK及nm23蛋白,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D147、p-ERK蛋白阳性表达率IDC组>DCIS组>腺病组,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IDC组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变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健康人(对照组)、44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增生组)、6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ELISA法检测三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6水平;分析CD4+CD2+5Treg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且术后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低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IL-6水平则反之(P均〈0.05);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IL-2、IFN-γ、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579、-0.607、-0.691),与IL-6呈正相关(r=0.804),P均〈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乳腺癌与人体肺癌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5与IL-5Ra的表达关系及CD8^+、自然杀伤(NK)细胞浸润,分析IL-15在老年乳腺癌和人体肺癌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1例老年乳腺癌肿瘤和29例肺癌组织标本中IL-15Ra与IL-15的表达及CD8^+、NK细胞的浸润,研究IL-15Ra、IL-15、CD8^+细胞、NK细胞之间存在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与肺癌组织中IL-15阳性染色密度(PSD)根据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减少,肿瘤直径≥3 cm组显著小于<3cm组,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大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肺癌与老年乳腺癌肿瘤组织中IL-15Ra的表达与IL-15的表达无相关性,与CD8^+细胞及NK细胞浸润呈正相关性。IL-15Ra的表达与肺癌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IL-15可能抑制肺癌与乳腺癌的发展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