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建立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机制。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县域医疗卫生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在支援帮扶洪湖市过程中,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分类管理、集中收治的举措和成效,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防控措施的深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分诊、双缓冲"的组织管理模式,使用了入院前双分诊、入院后双缓冲的方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保证各项医疗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减少了医院感染风险,保障了诊疗质量和医患身心健康,取得了科学推进疫情防控的有利成效。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后,为进一步保证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2月9日紧急组建全国17支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来自全国5省1市的17支国家医疗队在同济医院院方的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下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框架、建立战时规章制度、加强多团队协作、强化院内感染防控与培训等举措,在最短时间内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通过总结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医疗运行的实践,探索在紧急状态下整建制接管大型医疗机构院区的战时医务工作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治提下的医疗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院感防控是医疗机构开展救治工作重要的安全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后,多家武汉市综合性医院临时改建为定点救治医院,国家医疗队入驻,医疗模式以及医疗流程发生重大变化,院感防控面临较大挑战。同济医院基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分区改造、人员培训、流程制定等,建立了与医疗队联合管理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快速推动了定点医院感控工作的高效落实,为应急情况下定点医疗救治机构感染管理工作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0农历庚子鼠年正值新春佳节之际,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已经打响。按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力支援湖北省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调派6家在京委属委管医院,抽调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医院感染科的医师和护士等共121人,组建成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于1月26日下午飞赴武汉。  相似文献   

6.
健闻     
正1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社区防控遏制疫情扩散蔓延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数据,并介绍了加强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截至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修订印发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七省市医疗队共959人赴武汉支持医疗救治,紧急  相似文献   

7.
医疗救治设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统计了医院在疫情防控初期紧急采购的医疗救治设备并从设备类别、采购金额、领用科室等多角度分析紧急采购情况,同时介绍了医院紧急采购制度、形式、实施效果等,以期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紧急采购医疗救治设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援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疫工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医院管理中心牵头组成了138人的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简称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参加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医院感染防控专家作用,确保严格落实医护人员防护等医院感染防控要求。方法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明确了任务,建立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对全体队员和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规范化流程和防护培训。用24 h的时间完成了病区的改造,建成了合理布局的"北京标准"的示范病区,并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迅速开展工作的同时,加强病区和驻地的消毒,为医疗和护理安全奠定了基础。结果援鄂医疗队连续工作50天,累计收治患者341例,其中重症患者216例,危重症患者83例,治愈142例。截至2020年3月16日,在院患者逐渐减少,床位使用率从100.00%(150/150)下降到70.67%(106/150)。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比例从最高时的98.00%(147/150)下降到74.67%(112/150),治愈出院患者显著增加。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援鄂医疗队感染控制小组在疫情防控中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为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全国所有传染病医院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治工作中。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省市定点收治单位,第一时间应急反应,转移安置原有病人、有序安排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治愈出院和后期随访等工作,科学管理,有效保证了病人的救治能力和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医院内传播的潜在风险给医护工作者及患者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建立院感三级网络防控体系,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并逐级传达落实,对于有效防控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COVID-19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武汉各定点医院由外省多个援助队伍和本地区医务人员共同完成医疗救治工作.工作中建立了由三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内部人员管理是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医院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建立员工健康监测体系,全面跟踪员工健康状况并建立反馈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了解医院员工在岗情况,严防因工作聚集造成的院内感染,实现了人力资源高效、合理配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20年2月17日,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2 436例,确诊病例主要分布于湖北省。为积极缓解当地医疗机构的诊治压力,全国25 97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保护医疗队员身心健康,管理医疗队员驻地,减少与避免医疗队员感染,是诊治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也是减少该病传播的重要举措。从智能的身心健康评估、科学的驻地区域设置、合理的日常个人防护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以来,除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外,全国各地医护队伍分批次有序进驻湖北,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安排,2020年2月21日第六批医护队伍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隔离发热四、五病区。为使医疗队迅速适应新环境,形成诊疗合力,提升救治水平,该医疗队探索并实践了行政、医疗护理、感染防控和后勤保障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经蔓延至160多个国家,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不断发生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更高、传染性更强,感染者趋向于轻症的特点,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中国疫情防控经历了4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证明了中国疫情防控模式的先进性、科学性。快速、强大的病原体检测能力和快速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此次新冠疫情能在中国被有效控制的法宝。在医疗机构特别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及时、高效、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医院内疫情防控的关键。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医院内对涉疫人群和涉疫区域实施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是防止疫情在医院内扩散和防止医务人员非战斗减员的保障。医院内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社会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更为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既要防止疫情的扩散,又要尽可能的保障普通患者的就医需求。如何开展医院内(重点区域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将成为疫情防控的新课题。在新冠疫情的医院防控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终坚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以自身力量为主导完成医院内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形成了医院流调的湘雅模式。本文结合医院内流行病学调查之湘雅经验,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内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方法、主体,以及新形势下医院感染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防控疫情,长沙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规范标准编制团队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梳理了发热门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会议形式,确定规范标准的基本框架并撰写初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征集长沙市其余38家三级定点筛查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意见,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初稿,形成了以组织机构、医疗模块、院感模块和后勤模块组成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标准。发热门诊规范管理标准经几轮修改和专家审核把关,保证了管理标准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旨在提出近期新冠肺炎发热门诊规范标准,为疫情期间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及时空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1月22日—3月25日新冠肺炎发病、死亡与治愈数据,描述疫情趋势,并通过GeoDa1.14.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2日 - 3月25日期间,湖北省共报告新冠肺炎67 801例,新增确诊病例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月12日当天新增人数激增;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较高地区集中在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为确诊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湖北省累计确诊全局自相关不显著(Moran’s I≠0,P>0.05),累计死亡则在1月22日存在全局空间负相关(Moran’s I = - 0.01306,z = - 1.7797,P = 0.01),此后全局自相关不显著(P>0.05);累计确诊及死亡人数局部空间自相关均存在显著聚集与异常情况(P<0.05),武汉市呈“高—低”异常,其周围地区(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呈“低—高”异常。结论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未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武汉市作为疫情高值区未发生转移。建议 湖北省的防控工作仍应将武汉市作为重点,复工复产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当分区、分时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了解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一般流行及时空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收集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疫情病例数据,利用OpenGeoda1.2.0软件分析COVID-19发病的空间相关性,TScan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利用ArcMap10.2与 R-3.5.1软件进行COVID-19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1)截至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31 762例,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1 025例,累计死亡病例974例,累计治愈病例2 222例。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18 454例,占比58.10%)、孝感市(2 642例,占比8.32%)、黄冈市(2 332例,占比7.34%)等地区。(2)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病例数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地区为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及黄石市。时空扫描进一步分析发现COVID-19病例一类聚集区为武汉市;二类聚集区中,随州市与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与黄石市存在城市之间的聚集性发病。结论 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湖北省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提示在疫情暴发初期控制人群流动性对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