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中、下消化道两种方式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初步探究FMT治疗UC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进行FMT治疗的UC患者资料,因移植途径不同分为中消化道FMT组和下消化道FMT组。以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疗效,并检测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确诊为UC的患者14例,其中中消化道FMT组5例,下消化道FMT组9例。两组UC患者经FMT治疗后Mayo评分均下降(P0.05),肠镜结果也显示,黏膜炎症情况好转,水肿、充血、糜烂等情况均有所改善;两组UC患者治疗前后的Mayo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C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在FMT治疗后均下降,以细菌内毒素下降最明显;中消化道FMT组治疗后细菌内毒素下降差值与下消化道FM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T治疗U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中消化道FMT与下消化道FMT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后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04/2018-05在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就诊的UC的患者共100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依病情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FMT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采用Sutherland指数评分、肠道菌群评分和肠镜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FMT治疗UC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评分.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是驱动IBD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认为粪菌移植(FMT)是治疗IBD的新型、潜力巨大的有效方法,但机制不明。本文就FMT在IBD中的应用现状、FMT治疗IBD后免疫应答反应及其菌群-免疫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探讨FMT治疗IBD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包括克罗恩病(C r o h n's d i s e a s e,C 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BD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p a r a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A P)和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两大菌群得到广泛热烈研究.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古老的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及FMT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IBD、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就FMT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 M 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治疗措施,其标准适应证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影响很大,FMT的推荐适应证也不断增多,其中重要的一个适应证就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1例难治性UC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于2016-09采用了FMT治疗1次,随访4 mo其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肠镜肠黏膜炎症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被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目前报道指出FMT已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就FM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基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正常人的肠道细菌DNA指纹图谱,分析其肠道菌群的整体差异,并探讨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为临床治疗U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5例UC(30例活动期,25例缓解期)患者及15例正常人粪便标本,提取总基因组DNA,应用ERIC(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技术建立各组肠道细菌DNA指纹图谱,运用UVP凝胶电泳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活动期UC、缓解期UC及正常对照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结果活动期U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H3=2.2080,而缓解期UC和健康人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848、2.8080,且活动期UC菌群丰富度较其他两组低(P1,3<0.001,P2,3<0.001),而缓解期UC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1,2=0.542)。结论 UC活动期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较UC缓解期、健康人肠道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UC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1])。人类使用新鲜或者发酵粪水治疗疾病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2])。最近数10年,随着FMT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价值得到认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菌群,通过特殊方式植入患者的肠道内,从而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为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各种肠道内外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FMT目的是重建正常肠道菌群,并实现对肠道内异常的炎症反应、免疫状态、能量代谢、神经递质数量与活化等的调节.其是一种运用于常规治疗手段失败的肠道细菌相关性疾病的选择性治疗而非初级治疗.目前报道使用FMT治疗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但都属于起步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推进标准化FMT尚需更大努力.本文就近几年FMT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一种日益常见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过去通常是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发现往往疗效不佳,甚至会反复发生。目前粪微生态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开始应用于CDI的治疗且疗效良好。FMT是指将健康人的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来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但目前有关FMT治疗CDI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2.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称粪便移植、粪便细菌疗法,是一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不同途径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从而起到重建新的肠道菌群结构,实现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肠道内菌群失调为特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由遗传、免疫、环境刺激等因素共同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MT与多种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其在IBD病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FMT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内,从而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除应用于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外,FMT对其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作用尚不明确且有争议。本文就《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杂志2017年发表的欧洲《粪菌移植临床应用和操作共识报告》作一简介,以期为FMT在我国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个体的粪便处理成混悬液,输注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的一种治疗方法。众多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有一定关系,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通过粪菌移植重建肠道菌群对IBD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及病程、预后等的影响。此文就FMT的发展及其应用于IBD的现状、可能机制、现存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数量和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粪菌移植(FMT)在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作用也得到广泛研究~[1]。目前医学界对FMT能有效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已取得共识,包括冷冻粪菌胶囊对于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有效~[2]。但是,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究竟如何尚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UC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其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近年研究认为UC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相关性,并就益生菌制剂和粪菌移植(FMT)对UC的疗效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本文就UC中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粪菌移植(FMT)已成为治疗某些复杂肠道疾病的新方法,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疗效显著。目的:系统评价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FMT治疗UC的临床试验。采用Rev Man 5. 3软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行meta分析,采用单个率meta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对FMT疗效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4篇RCTs和7篇非RCTs。RCTs行meta分析发现,FMT治疗UC的临床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 89,95%CI:1. 70~4. 92,P 0. 000 01;OR=2. 70,95%CI:1. 31~5. 57,P=0. 007)。单个率meta分析显示,下消化道移植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上消化道移植组(39%对19%,P=0. 037),而不同供体选择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 967)。结论:FMT可有效治疗UC,经下消化道途径移植的效果较好,无特定供体群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抗生素的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60例UC患者按照近1个月内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组(40例)和非抗生素组(20例),入院后第2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行大便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抗生素组正常菌群5例,I度菌群失调8例,Ⅱ度菌群失调17例,Ⅲ度菌群失调10例;非抗生素组大便检验为正常菌群13例,Ⅰ度菌群失调4例,Ⅱ度菌群失调3例,Ⅲ度菌群失调0例。抗生素组U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非抗生素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应用使UC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在IBD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治疗方法,对多种胃肠道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效。本文主要针对FMT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IB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1粪菌移植的起源与现状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被少数人称为粪便移植(fecal transplantation)、粪菌治疗(fecal bacteriotherapy)和肠菌移植(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00多年的时候,中国一名医生用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治疗严重的腹泻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