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干预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务满意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示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干预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改善遵医行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遵医行为52.08%,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83.33%,对照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CHF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LACE风险模型的院后护理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LACE风险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2个月时的遵医情况及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得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比较2组患者干预2个月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SMS评分及6WMT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CSM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2组患者6WMT距离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ACE风险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院后护理中,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运动耐力,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较对照组72.22%高(P0.05)。结论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可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也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并改善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跟踪护理干预策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3我院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跟踪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跟踪护理干预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能提高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二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入组1年,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年,患者SF-36各项目评分均有升高(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过程中,观察组的总遵医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肾炎患者的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动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给药方式、生活方式、饮食营养、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动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遵医行为,也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护理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其饮食行为遵医情况、情绪状态、糖代谢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按照信封法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饮食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饮食行为干预,比较两组饮食行为遵医情况变化,借助量表调查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检测其糖代谢指标并比较,调查护理满意度并比较。结果 对比2组饮食行为遵医情况,可见观察组饮食行为遵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情绪状态,可见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可见观察组护理后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糖代谢指标,可见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糖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体现出了明显优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行为护理符合糖尿病前期患者需求,能够规范其饮食行为,有利于调节糖代谢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护理,促进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探究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将天津市胸科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干预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评分变化、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估量表(EHFSc B-9)评分变化、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问卷(MLHFQ)评分变化、患者疾病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EHFScB-9评分以及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HFScB-9评分以及MLHFQ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掌握率为92.68%,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 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情况、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稳定情绪、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遵医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x~2=10.241、6.527、11.550、8.339,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7.4±12.6)分、(92.6±10.2)分、(86.7±1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58、11.260、9.453,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护理干预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密  李英爽  李福利 《中国校医》2019,33(12):945-947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自护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MDT延续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自护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护意识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ESCA量表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自护意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和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遵医用药占比分别为95%和60%,遵医复查占比分别为87.50%和47.50%,遵医锻炼占比分别为90.00%和52.50%,及时反映占比分别为90.00%和50.00%(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幅度较大。结论采取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10例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和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行为、就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没有统计学意差异(P>0.05),干预后血糖都有所下降,但试验组降低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使血糖早日恢复正常,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9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95)和观察组(n=9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干预组给予常规药物与社区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饮食、服药、心理调节、保持社会功能、定期复查及戒烟戒酒等遵医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情况评分均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情况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绞痛患者100例,均为老年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从不忘记服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不自行停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不自行加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不不规律用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不不按期复查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