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于急性期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语言疗法、作业疗法以及心理疗法,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Fugl-Meyer上下肢体综合功能(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QOL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和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SDS以及S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以及Bra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口首位死亡原因及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卒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致残原因、康复的配合程度及耐受性等方面均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群发生脑卒中后,一般会出现失能、衰弱、肺炎、认知障碍、跌倒等康复问题。导致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有:中枢神经受损、器官组织生理性退化和慢性病理性损害、继发性损害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正确识别康复问题并给予恰当的临床处理、功能复健,  相似文献   

4.
重视脑卒中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关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国内报道不少,多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研究相关,为指导脑卒中的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证据。然而,由于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的知识尚不普及,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良莠不齐。掌握对临床研究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对临床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康复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护理组(n=40)和常规康复护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康复护理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总有效率75.0%(30/40)显著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62.5%(25/40)(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较常规康复护理好。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脑卒中易感人群,虽然对脑卒中患者诊断、治疗、抢救的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而且脑卒中患者大多只能在医院或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由于康复服务费用高,覆盖面小,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治疗;同时长时间住院也不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进而影响全面康复的效果。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指导,是达到肢体、心理、社会康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社区综合康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每年达219/10万、致残率达80%,由此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遗有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残疾的脑卒巾患者,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单靠医院是不够的,而社区康复能够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立足于家庭和社区的、方便、连续、综合、价廉的康复服务,这既能有效地弥补医院病人多病床少、费用高的问题,又能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前,糖尿病防治已有指南推荐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标准化诊疗措施",但在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实践中对指南中标准诊疗的落实率远远不足。如何促进糖尿病领域医疗质量改善,减小"最佳临床证据"与临床实践中的"鸿沟",是我国糖尿病防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质量改善的概念和来源,西方医疗质量改善实例,以促进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医疗质量改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语言不利、肢体功能障碍、口角歪斜),因此恢复期如何帮助有不同程度残疾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中风恢复期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临床护理6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文迪  汪莉  赖桂凤  李新萍 《内科》2011,6(2):112-113
目的探讨协作网康复干预模式对城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用协作网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家庭疗养。在入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时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间比较FIM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时实验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作网康复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城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祁智慧 《山东医药》2009,49(43):76-77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对262例脑卒中患者于发病1a行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问卷调查、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生存质量及身体残障状况。结果发现脑卒中程度严重、卒中并发症能显著降低生存质量(P〈0.01);无伴侣、自费、文化素质低亦会导致生存质量下降(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卒中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是影响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脑卒中发病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偏瘫功能的恢复在1年后逐渐停止。由于受康复治疗的普及程度及治疗能力的影响,致使很多病人因未能得到有效康复治疗而进入了后遗症期,病程往往在1年或几年以上。这部分病人占整个康复群体的很大部分。病人及家属强烈希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此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康复治疗方法及AD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病变,肝硬化因病程不同,差别很大。肝硬化代偿期,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消化道功能严重障碍、营养失调、出血倾向、内分泌紊乱、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症状。临床上对肝硬化的治疗大多数为支持对症治疗,目前其疗效与患者的期望尚有一定距离,因此从精神、食物及药物治疗以外的自我保健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提高肝硬化病人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 0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 ,男 68例 ,女 5 2例 ,年龄 5 5岁~ 65岁 ,病程 1个月~ 3年 ,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治疗诊断标准》评定。1.2 方法1.2 .1 中医中药 治以益气活血 ,祛瘀通络。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当归、赤勺、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等。1.2 .2 针刺疗法 ①体针疗法 上肢瘫 :取合谷、手三里、肩骨禺、肩贞、巨骨、曲池、外关、臂月需等。下肢瘫 :取肾俞、环跳、殷门、伏兔、风市、梁丘、足三里、承山、昆仑、太溪、阳陵泉等。每日选穴 3个~ 7个 ,得气留针 2 0min~ 3 0min ,…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的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的康复杨蕊敏王传馥1(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32)1华东医院作者简介:杨蕊敏,女,63岁,教授脑卒中以其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及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养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0例,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养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养一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卒中后抑郁及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降低卒中人群社会医疗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登记调查,病历资料采集。在基线期[(14±3)d]完善脑卒中生存质量专用量表,并在1、3、6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109例急性卒中患者,共104例完成随访。随着时间延长,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渐恢复,生存质量逐渐提高(P<0.01);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相关(P<0.01);卒中急性期及发病1个月内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最高,卒中后抑郁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P<0.05)。结论卒中后活动能力的恢复可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卒中后抑郁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黄蔚 《内科》2008,3(1):143-14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程序不再是单一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服务围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不再是单纯以医院为中心,而是转向以社区、家庭、个体为主的自我保健。护理工作如何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要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评价及其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时,可以出现偏瘫及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以及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的障碍,如:智能和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忽视等认知功能障碍;也可发生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这些脑卒中后的认知和情感障碍也同样是患者致残的原因,但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些障碍通过临床神经心理学的检查方法即可揭示出来,同样有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的意义,还可以指导药物和康复治疗.可根据评价后这些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程序和康复措施--认知神经心理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因此揭示脑卒中后所发生的认知和情感障碍,并给予评价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后,随访康复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74例,均于发病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完成4次随访的患者分为康复组(102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eurological defict,ND)、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和脑卒中生存质量(SS-QOL)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在1、3、6、12个月ND评分、Fugl-Meyer评分和SS-QOL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1个月康复组的生存质量在精力、活动、自理能力、上肢功能这4个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时除上述4个因子外,增加了家庭角色、工作(劳动)2个因子,6个月时除上述6个因子外,增加了社会角色、语言2个因子,12个月时除上述8个因子外,又增加了情绪、个性、思维3个因子共11个因子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