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从2019年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结合新冠病毒的特点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现状,梳理疫情防控中海关的职责及采取的措施,分析海关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难点,并提出口岸应对传染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随着疫情的进展,医院门诊作为就诊最集中的场所成为防控任务的重点区域,文章总结了COVID-19突发期间某综合医院门诊基于"零感染"管理目标的防控管理实践,通过高度重视、统一领导,科学管理患者流,PDCA、标准化防控管理等举施,确保医院门诊工作的良好运行,为全面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新冠疫情防控中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的运行机制及策略。方法 分析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发热门诊新冠疫情无本土病例的常态化防控期与有本土病例的局部暴发期两种状态的工作特点和管理模式。结果 常态化防控期:严格人员岗前准入,新入职人员需通过特殊岗位资质考试;强化人员日常培训;优化就诊流程,将传染病识别第一关前移至分诊;完善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传染病识别、处置提醒、预警和上报等各个环节;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局部暴发期:提出人员抽组和防控物资需求申请、设计扩建发热门诊、培训支援人员、合理安排班次、增设防护监督员、增设24 h保障班。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医院再次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医院感染零发生的成绩。结论 发热门诊是医院传染病防控的前哨,结合平战特点,医院无论在科室建设、人员管理还是硬件建设方面的做法建议固化推广。  相似文献   

4.
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分析、诊断、研究、预防和控制水平,规范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理程序,防止疫情发生或流行,我会研究决定举办“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及疫情监测培训班”,  相似文献   

5.
<正>《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指出: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维持我市传染病低发病状态;对于可能的输入性疫情及时采取应对防范措施;提高卫生防病人员对新发、突发以及不明原因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北京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上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2013年报告各类传染病例117875例,报告发病率569.64/10万,比上年下降8.28%。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成功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典型的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其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占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总数半数以上,学样人群密集且流动性较大,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本综述全面梳理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点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要素,为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升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南岸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探索适合本区实际的学校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11—2017年累计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起,占全区事件发生总数94.34% 。发病193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平均罹患率为3.30%;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主要事件占 66%,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34%;疫情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及9—10月;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前3位街镇依次为南坪镇、长生桥镇及涂山镇;小学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共27起,占54%,其次是幼儿园,15起,占30%;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持续平均时间及首发病例发病至疫情报告间隔平均时间均高于肠道传染病。结论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呼吸道传染病为疫情防控重点和难点。南岸区需加强以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联合区教委督促学校积极落实传染病防控准备,同时,进一步推动南岸区疫苗接种工作,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性服务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理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在疾病群防群控、流行病学调查、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以及健康宣教和出院人员康复指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为有效防控传染病起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卫生部近日制定印发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该《战略》提出的防控战略总体目标为: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首次提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概念。本文结合近年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概述了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特点;分析了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因素,特别是病原体的变异加重疫情跨境传播风险,可能的超级传播者显著影响疫情扩散,"环境传人"等因素使疫情防控难度加大,高发、多种传染病流行叠加造成疫情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重视顶层设计、风险研判、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口岸卫生检疫防范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从境外输入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点监测是传染病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和技术,加强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工作,构筑重大疫情第一道防线,对于及时发现病人、缩短传播窗口期和提高新发传染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拟分析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哨点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更强有力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建立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长效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为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新发传染病因其病原体的未知性、流行过程的复杂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给公众健康、社会经济都带来了巨大损失,其防控更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One Health策略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新型措施,它注重人类、动物、环境间的关联性,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在新发传染病防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One Health的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进一步阐明One Health策略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  相似文献   

14.
绍兴市正在出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正在出现的传染病输入绍兴市或流行的风险,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1种传染病作为研究样本,设计专家测评表,邀请41位专家对人选的21种传染病进行风险评估,把专家评估的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专家评估、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评估上述传染病输入绍兴市或流行的风险。根据综合评分,风险处于前十位的分别为,艾滋病3.206分,霍乱3.103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804分,急性血吸虫病2.784分,疟疾2.777分,军团病2.743分,人禽流感2.734分,登革热2.702分,0157:H7出血性肠炎2.593分,鼠疫2.553分。结论研究的21种正在出现的传染病都有输入绍兴市或流行的可能,面对绍兴市未曾出现过的传染病输入,目前的现状是适应性低,需要策略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尽管全球感染性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但传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发病和死亡仍不容忽视。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快速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发感染性疾病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均面临传统和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新形势下的感染性疾病防控需加强全球合作,强调全社会跨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6.
宫占威  杨春梅  卢娟  王辉  袁健  高琨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88-1489,1492
目的分析2001—2010年解放军某部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和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为部队制定措施有效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用FoxPro、Excel、SPSS软件对某部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和传染病疫情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某部队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以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伤寒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逐年下降;而以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占10年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4.87%,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占10年中全部传染病暴发疫情总数的76.67%,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近10年来某部队传染病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特别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多发病的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传染病暴发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并且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新发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新发传染病在绍兴市流行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业知识和专家的建议,结合绍兴市实际情况,确定了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因子,然后分别计算出各项风险因子的组合权重系数,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从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3方面,确定了传染源国内分布、国际分布等14项风险因素,组合权重系数较高的为传染源国内分布(0.2416)、自然因素的影响(0.1365)社会因素的影响(0.1365)和传染源国际分布(0.1365),通过该评估体系,有效地对绍兴市新发传染病进行风险评估。结论:建立的新发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能有效地评估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生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2267人发病,10例死亡。20起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为食物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集中发生在每年的3~6月份,且大多发生在学校,占47.73%。结论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新发与再发媒介传播疾病及其控制的回顾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近年来新发和再发的媒介传播疾病并对媒介生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提出建议。方法对几种新发和再发媒介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在媒介生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论述。结果环境恶化及交通与物流的便捷为媒介生物繁殖、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媒介节肢动物对各类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及媒介监测控制资源系统的薄弱,使原有的媒介传播疾病再度爆发,新的媒介传播疾病不断出现,加大了媒介传播疾病的防治难度。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媒介生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新发传染病也叫新出现的传染病,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出现的或已经存在的,但发病率或发病地域迅速增加的传染病.目前,有许多新发传染病的危害已被多数人了解.例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禽流感、大肠杆菌0157、戊型肝炎等.因此,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治本病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1]: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因素均促进新发传染病的快速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现本文就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与消毒隔离现状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知水平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