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鹨骨鹨近年来国内外神经科学界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 mpairment,VCI)的新概念[1],这主要是由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 mpair-ment,VMCI)的危害性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多偏重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isease,VD)的干预,而对V  相似文献   

2.
董旻  丁涛  陈亮 《国医论坛》2010,25(3):18-1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组)40例和B组(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丹参注射液及自制协定方颗粒剂,B组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颗粒性安慰剂,各药均在病例纳入观察后开始使用,14 d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随访90 d时观察NIHSS变化。结果:两组同组治疗后比较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14 d时观察差异不显著(P0.05),90 d时观察结果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A组的远期疗效可能优于B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磁极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80例适宜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在偏瘫患侧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治疗组选用"三元牌"磁极针治疗,采用两针(N极针和S极针)相距0.2~0.3 cm对极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治疗。均为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共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治疗脑卒中,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优于普通毫针组。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快速针刺法对于脑梗死后偏瘫肢体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笔者开展了快速针刺法与传统留针法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晓英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1020-1021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下降,功能 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显著上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神经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康组,针刺组予针刺治疗,针康组进行针刺配合认知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1 State Examination,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针康组在改善患者MMSE、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均优于针刺组(P<0.05);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治疗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针刺配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龙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90-149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取48例血管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针刺取穴:百会、印堂、曲池、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疗程3个月,并应用MMSE和ADL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较治疗前多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护理,持续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生活质量[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及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周东梅 《陕西中医》2008,29(2):179-180
目的:初步探讨缺血中风中医瘀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相关关系。方法:64例缺血中风患者,采用调整血压、防治脑水肿、脑细胞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其中医中风病瘀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指标于纳入的第1天,第14天,第21天各记录、采集一次,用SPSS 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输入,统计分析在SPSS 11.0统计软件包中实现,神经系统缺损积分值和血瘀证积分值有关指标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瘀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呈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R=0.582,P<0.01)。结论:瘀证候积分大者病损程度也大,瘀证候积分小者病损程度也小,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量化关系。建立瘀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之间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各期脑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醒脑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其中急性期80例,每组40例;恢复期患者80例,每组40例;后遗症期80例,每组4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6个月时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的动态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结果醒脑组各期患者的SS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醒脑组BI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期和恢复期均优于后遗症期(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及早介入,更有助于恢复损伤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田立  刘晓婷 《光明中医》2013,28(2):309-3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自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VCI的诊断标准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VCI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血液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在各项对比中均有明显差异。VCI组在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血脂分析中,TG、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在梗死部位上,VCI组在额叶、颞叶、顶叶、丘脑部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VCI组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上述因素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应予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对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的影响,并评价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药物组60例,静点舒血宁;针刺组60例,药物加针刺;针康组60例药物加针刺加康复,3组均治疗21天后观察疗效。结果:3种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肌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针康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于前两组。结论: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能有效的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眼针治疗,取偏瘫侧下焦区、上焦区和肾区,眶内横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15 m in;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取穴: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普通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 in。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5次一疗程。结果:共治疗2疗程后统计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眼针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提示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肢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熊杰  宁丽娜  张伟 《吉林中医药》2011,31(3):237-238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2008年6月-2010年5月,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1次/d,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且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醒法组患者治疗后4周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定,醒法组的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使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6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红细胞比容(Hct)、全血粘度(WB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可有效治疗脑梗死患者,帮助其恢复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普乐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普乐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急性期 (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 <2周 )组和恢复期 ( >2周 )组 ,均给予普乐林注射液 5 0 0 m g/d,静脉滴注 ,疗程 2周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在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下降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7%和 88.6%。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普乐林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均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张蓉 《新中医》2021,53(5):66-69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联合康复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活血化瘀汤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28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明显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高粘滞血症者。由于管腔狭窄,痉挛和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从而引起意识障碍及各种运动障碍等。祖国医学认为“脑梗塞属中风范畴,本病以痰浊为生,由痰致瘀。瘀血阻络,气不行血。”刺五加有较强的益气活血作用,我院对使用刺五加益气活血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CT对照分析,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徐圣君  赵晓平 《河南中医》2014,(11):2109-2111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疗法。结果:康复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TRE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康复前,其中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最终提高患者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