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刘寄奴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中药刘寄奴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鉴定出了25个化学成分,其中烯烃类化合物占44.44%,香树烯占21.01%,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高分辩的柔性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了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分出55个成分,鉴定了24个。其中含量大于1%的有11个。  相似文献   

3.
豆蔻仁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豆蔻仁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豆蔻仁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2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3%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对白桦树皮挥发油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氧代丙酸(53.5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天名精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名精中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共鉴定了41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5.47%,其主要成分为异丁酸香叶酯、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δ-杜松烯和反式橙花叔醇等。结论为天名精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青风藤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风藤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数据库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对青风藤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共鉴定出80个化合物,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进行比较,获得匹配的有6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甾醇、烯烃以及少量的醛类等物质,含量最多的为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结论 该实验丰富了青风藤的物质基础研究,为青风藤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尔泰狗哇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植物阿尔泰狗哇花的精油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GC-MS分析共分离出54个峰,鉴定出38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1.7%。主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占挥发油检出成分的73.6%,其中含量较大的成分有大根香叶烯(20.1%)、石竹烯(7.29%)、1,1,4,7-四甲基-八氢化-1氢-环丙基工薁(7.18%)、β-蒎烯(5.40%)、β-水芹烯(3.77%)、苎烯(3.02%)。另外还含有乙酸乙酯(7.62%)、甲酸乙酯(3.65%)、斯巴醇(3.42%)等成分。结论阿尔泰狗哇花精油中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有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东产中药桂枝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平  黄海波  徐鸿华 《华西药学杂志》2002,17(3):175-175,179
目的:分析广东产中药桂枝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HRCGC-MS)联用技术分析广东产桂枝挥发没成分。结果:鉴定出49个成分,含量在1%以上有12个,以桂皮醛(83%)含量最高。已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结论:为广东建立中药材桂枝的GAP生产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丹  高玉桥  黄增芳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11,(23):2173-2174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山芝麻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山芝麻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联用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共鉴定了8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6.52%;主要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白术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白术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65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其中,含量高于1%的有8个,并且以苍术酮含量最高,另外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γ-elemene等。  相似文献   

11.
武当玉兰花蕾及其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洪钜  宋万志  闫雅平 《药学学报》1987,22(12):908-912
用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考察了武当玉兰花蕾及其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检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2个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法作了测定,其中含量在5%以上的有β-蒎烯、香桧烯、对-缴花烃、乙酸龙脑脂、反-丁香烯、丁香烯氧化物和β-桉油醇。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化学成分有着明显的差别,花蕾挥发油所含倍半萜醇和倍半萜烃较枝条挥发油为多,而含单萜烃则较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了祁州漏芦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经气质联用,并与标准图谱核对,鉴定了38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  相似文献   

13.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系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本文采用GC-MS手段对国产骆驼蓬种子及茎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结果。从种子挥发油中首次检到约二十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十一种;茎叶挥发油中首次检到约二十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十四种,其中三种为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Rousi (Zhongguoshaji) contains aromatic volatile oil (0.036%), which contains 95 individual compounds as detected by GC and GC-MS. The mixture comprised alkanes, alkenes, aromatic hydrocarbons, aldehydes, acetals, kctones, esters, terpenoids and considerable free fatty acids (up to 30%). 1, 1-diethoxy-n-tetradecane (myristic aldehyde acetal), one of the components, is a new natural organic compound.  相似文献   

15.
利用GC-MS联用方法对薤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了17种化合物,其中16种为合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含量分别为19.82%和23.06%,后者对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沙棘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在我国分布很广,资源十分丰富。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高达2000 mg/100 g鲜果)、维生素E、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我国藏医、蒙医及西北、华北地区民间,早在二千年前就已将沙棘果作为药物,用于活血化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等。成熟的沙棘果实能释放出一种特殊的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有关沙棘黄酮、维生素、氨  相似文献   

17.
泥胡菜挥发油化学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地上部分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出3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0个成分,其中α—丁香烯和2,6,10-三甲基碳十二烯-6含量分别为22%和20.3%。这些成分均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出并鉴定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生态环境对飞蓬属植物挥发油成份的影响。方法:采用飞质联用法检测Erigeron acer L,挥发油成份。结果: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欧洲两地产飞蓬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几乎相同,主要成份都是反式-罗斯烯α-金合欢烯、母菊酯、lachnophyllun ester 2-β-蒎烯和反式-β-金合欢烯,其余成份和含量也基本相近,而中国产飞蓬挥发油的主成份为lachnophyllun ester、β-石竹烯和橙花醛,而母菊酯、反式-罗革烯、反式-β-金合欢烯和α-金合欢烯含量很低或未检出。结论:中国与欧洲出产的飞蓬在挥发油成份上有很大差别。生长环境是影响本属植物挥发油成份的得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莪术油中莪术醇的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用硅胶G—CMC薄层层析,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95:5)为展开剂,将莪术油中莪术醇与其它成分分离,用10%香草醛冰醋酸(5:1)显色,岛津CS—91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进行含量测定。测定采用反射法、直线扫描,测定波长λs=515nm、λR=730nm,结果由数字显示器显示。本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和微量等优点。样品显色后两小时内积分值相对稳定,取样1~7μl斑点浓度和积分值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30+60.97x,相关系数0.9953。含1μl以上莪术醇就可以定量,平均回收率为103.3%,同一块板上不同斑点变异系数<4.5%,同一批号不同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