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衰老学说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衰老与抗衰老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最重要的医学课题之一。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类衰老机制形成有许多独特的认识。近年来,有关中医衰老理论的文献不断增多,提出的有代表性的中医衰老学说就有七八种之多[1]。然而,这些学说对衰老的原因与机制未作明确区别,常将衰老与老年病混为一谈。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衰老学说的研究和发展,有必要对上述几点进行讨论,以便于形成一个统一而完善的中医衰老理论。1 衰老与老年病的关系1.1 衰老与老年病有区别衰老(Senium,Senescence)与老化(Senescence,Aging)常相…  相似文献   

2.
袁志伟  全文华  孙亚彬 《中外医疗》2012,31(12):184-185
笔者在中医专业临床工作二十四余年,经医疗实践观察、整理"中医学延缓衰老"的内容,在本文中初步系统地表述"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基本模式,表达中医学延缓衰老的思想是"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察的辩证思想、辩证调养、实施综合方法、防止单一方法的危害、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之心",不是单一的补肾的思想、补脾的思想等,文中的内容是经现代科技设备研究、证明的对人体确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理、法、方、药的内容,是祖国医学的"宝库"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至老年,"血气经络胜行则寿,不胜行则夭"(《灵枢·寿夭刚柔》),气血的正常运行是脉道通畅的必要条件。但是老年人气血已亏,脏腑之精已衰,生血乏源,运血乏力,从而出现血行迟缓涩滞或瘀阻脉中的现象。王庆其教授认为"瘀"是老年人重要的体质特点和病机演变规律,也是贯穿老年病始终的重要病理因素,既是老年人衰老的表现,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中提出"老人多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刘汴生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6):393-396,400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们的衰老速度加快,老年病的发病增多,衰老与老年病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老年医学领域里,衰老与老年病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衰老是机体随增龄出现的生理性退行性改变,而老年病则主要是机体退行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乃至全球对衰老和老年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衰老和老年病的关系研究较少。早先我们曾对衰老与老年病的关系进行过探讨,但认识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5.
脾胃学说在老年病的防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人之生、长、壮、老、已的生理过程,还是因精血衰耗而致衰老的民理变化,无不依赖于脾胃之滋养补充.因而,除由脾胃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老年病需通过调治脾胃而外,许多由阴阳、气血或其它脏腑的病变等所导致之老年病者,皆可通过调治脾胃而达预期之目的,现就此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讨论如下. 阴阳不和以甘温求中气之立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生存的关键,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论。若阴阳失调,人则生病、衰老甚而死亡。因而,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抗衰防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医抗衰老、防治老年病的研究概况,强调了衰老与老年病的关系;肾虚精亏、气虚血瘀是衰老的主体;填精补肾、益气活血是抗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的基本法则及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病独特的辨证施治规律.方法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老年病的发病规律,从辨证、治则,用药几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老年病辨证需抓主证、辩真假、审标本,治从通补兼施,补以肾为宗.结论老年病应以阴阳调和为贵,疏通气血为和.  相似文献   

8.
生长壮老,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探索衰老规律,寻求防治老年病的方法,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途径。现代研究表明,衰老是导致老年病的主要原因,老年病的发生又可加速衰老的进程。祖国医学对衰老与抗衰老有许多阐述,现择其要点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胃学说在老年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人肾气已亏,更需要以后天之脾胃来补养先天之肾气。本文讲述了脾胃功能对人体衰老的影响,及其在抗衰老中所占的地位。并提出顾护脾胃为治疗老年病的一项宗旨。  相似文献   

10.
衰老是指人体随着增龄而持续发生、发展并走向生命终结的退化过程。在人体增龄的过程中,瘀滞质的比例与年龄的递增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血瘀的产生会加速衰老的进程,并且是造成老年病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又是老年病的病理产物。故活血化瘀法对防治老年病,延缓衰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老年医学逐渐兴起并急速发展成为新兴学科。这是因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迫切需要老年医学来研究衰老过程的本质,衰老时生理功能的变化,老年病的发病机理及老年人的保健问题。同时,也由于近年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日益推广应用,为老年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敏感手段,有效的检测、调控衰老过程的方法和实用的防治老年病的措施。老年医学涉及面和研究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人体衰老的生理-病理过程,还有社会、环境、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补泻不同配伍补阴方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补泻不同配伍补阴方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肝、脑组织中ATPase活力降低而脑海马区的Bcl-2和Bax表达升高,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干预后,大鼠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Bcl-2的表达上调而Bax表达下调。结论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改善细胞凋亡作用有关,两补阴方尽管存在补泻配伍方法上的不同,但在本研究中未出现显著性药理作用差异,提示"三补"在两方中发挥了优势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老年药饵保健之治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老年医学中,对老年病的防治和老年保健,药饵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且有独特的理论和观点。现就药饵学之主要治疗法则,以个人体会,探讨如下。 1.重扶持,以培补、调补、缓补为法 老年病的防治和保健,基本观点是培补滋养,以扶持为主。《养老奉亲书·医药扶持第三》篇中提出:“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轻”,“不同年少真气壮盛,虽汗、吐、转利,未至危困。其老弱之人,若汗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泻之则元气脱,立致正虚,此养老之大忌也”,“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为了强调扶持为主的原则在老年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地位,《寿亲养老新书·卷二集方》篇中进一步阐述了其中的道理:“凡人少长老,其气血有盛壮衰三等,歧伯曰少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肝的理论特点决定了它在五脏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并相应产生大量重要论述及治法。而“人之衰老,肝为先导”之说的提出则在补充完善中医衰老学术的基础上拓宽了中医治疗老年病、延衰防老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病的发生与衰老关系密切,其致死率高的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祖国医学认为,整体及脏腑机理衰退,阴阳气失调为其主导病机,强调对老年病的治疗应遵循“阴阳平衡”的理论,持整体调节之观点,以辨证论治的方法正确诊断及治疗,以达到未病先治,既病先防。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君 《黑龙江医学》2005,29(10):788-789
衰老既是一种病理变化,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其中,肾中精气是决定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活动的主要条件。主宰着人的寿命和生命质量。老年病的特点是多脏虚损为重要因素,而肾衰是致病之本。在此基础上,多因邪侵,出现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一系列病理表现。因此,补肾精益肾气是祛病延年的基本法则。把补肾精与调养五脏相兼顾,辨证要准,立法要稳,审因论补,扶正固本,慎施戕伐。并且要注重养生,通过机体调摄,动静结合,适度饮食,慎因寒暑,补摄营养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肝的理论特点决定了它在五脏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并相应产生大量重要论述及治法。而“人之衰老,肝为先导”之说的出则在补充完善中医衰老学术的基础上拓宽了中医治疗老年病、延衰防老的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我国老年医学研究发展较快,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对衰老原因及抗老延寿途径的探讨,关于衰老及老年病“证”的客观指标、防治老年病的临床研究、延缓衰老方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概述中国延缓衰老中药分类研究的近况,讨论其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健康与长寿是生命科学永恒的主题."衰老"是老年病百病之源,弄清衰老机制,对症下药,是延缓衰老的根本之道.尽管衰老的相关机制千头万绪,涉及面广,但其基本机制也不外乎遗传与环境两个方面.内、外不良环境可通过负荷、损伤、疾病等方式影响基因及其产物,加速衰老[1];基因及其产物又可反过来影响细胞及体内环境,因此,遗传与环境相互关联、影响.同一不利因素对不同年龄的个体,往往又有所不同[2],可见,加强"环境对衰老影响"的研究更显必要.  相似文献   

20.
试论老年病的发病基础和辨治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脏腑虚衰是老年病的发病基础,其中以脾肾衰更为突出;虚实夹杂是老年病的病理特点,邪实具体表现为气滞,血瘀、痰凝;不宜纯补,攻伐适宜,因势利导,灵活变通是老年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