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11个月上报的4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326例,占71.49%)。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262例,占57.4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物(125例,占47.71%),头孢替唑居首,其次为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2.
孙卫华 《海峡药学》2012,24(1):248-250
对2007~2010年度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药物因素、患者因素、ADR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ADR的发生以6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26.82%),以静滴使用为主(85.62%),引发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58.17%),其中以头抱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最常见;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35.18%).临床应着重对特殊人群、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观察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yeac-tions,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1],现摘要几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对我院2005~2007年收集到的15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57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62种,其中抗感染药29种,占首位(占46.77%),静脉用药引起的ADR有123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68%),较严重的ADR有11例.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祁金文  毛小红 《中国药业》2008,17(23):43-44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7年收集到的30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8例ADR患者中,男女患者各占50%,年龄以20-90岁者居多;涉及怀疑药品340种,其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最多见,共142例次(41.76%),其次为中药(82例次,24.12%);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强化医务人员对ADR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5~2007年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10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ADR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5.69%(67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90.20%(92例);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84.31%(8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74.51%(76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6~2009年我院3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309例ADR,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程度、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共有309种,抗生素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为205例(占66.34%);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变态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严重,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害;新的一般的ADR52例,新的严重的ADR1例。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结合ADR发生特点,合理用药,从而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该院2009年上报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96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且以40~8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78例,81.2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例,97.92%);涉及的药品有53种,抗感染药占首位(23种,43.40%),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42.86%),以加替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0例,40.82%),其次为消化系统(32例,32.65%)和神经系统(13例,13.27%)损害。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促进ADR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该院2009年上报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96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且以40~8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78例,81.2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例,97.92%);涉及的药品有53种,抗感染药占首位(23种,43.40%),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42.86%),以加替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0例,40.82%),其次为消化系统(32例,32.65%)和神经系统(13例,13.27%)损害.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促进ADR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11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报告中,20~39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50.5%;静脉注射比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96例,占83.5%),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61例,53.0%),其次为中药制剂(23例,20.0%),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菌药物(28例,占45.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80.9%)。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晓娟  陈艳  齐金秋 《安徽医药》2007,11(6):570-572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1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青  李俊  吕雄文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13,17(11):1993-1995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情况、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某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09例ADR报告中,女性(61.47%)多于男性(38.53%),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23.85%;以口服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居多,占57.8%;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以及中药制剂分别位列前三位;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积极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漏报,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作英  周国民 《中国药业》2009,18(14):53-54
目的促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收集到的22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物9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最多(108例);以头孢菌素类较高(29例);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201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属器官。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通过对2005年天津市涉药单位上报的915份报表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方法 利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和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数量还不多,报表质量有待提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日—2010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180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ADR多于青壮年患者;引起ADR的主要为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中草药注射剂及循环系统药物,分别占25.7%、25.7%、13.9%和10.0%;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分别占82.2%和13.9%;ADR涉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分别占37.8%、23.9%、12.8%、10.6%及9.4%。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因素、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2004~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孙鹏丽  张丽 《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07-209,240
目的 通过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汇总分析,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2004年4月-2005年12月收集到的515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占97.86%;新的不良反应占24.86%,严重的不良反应占6.99%;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抗微生物药品品种占43.96%,不良反应例数占63.3%;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84.66%。结论 切实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和分析评价能力,为维护公众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7.
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临床科室上报的286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发生频率、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分类及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ADR中,男性ADR发生率略高于女性;ADR发生率,0~10a婴幼儿(29.72%)和60a以上老年人(22.7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89.16%)和口服给药(9.09%)为主;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频率高。头孢菌素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及青霉素类药物的ADR发生频率占抗感染药物前3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全身性损害为主;引发ADR例数前3位的药物为头孢曲松、五水头孢唑啉、头孢替安;新的及严重的ADR占8.04%。结论:应重视与加强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谢大琼  曾永兰  汪泽 《中国药业》2010,19(23):48-5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2009年1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89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54例,42.86%);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4例,11.1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2例,9.5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1例,72.22%);ADR出现在用药1h内63例(50.00%);严重的ADR有17例,新的ADR有17例,有1例既是严重的又是新的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9例,44.70%),其次为消化系统(25例,18.94%)及神经系统损害(14例,10.61%)。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清文  邢蓉  董永华 《安徽医药》2009,13(8):984-98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8年期间收集到1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132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ADR 112例(占84.9%);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 41例(占31.1%),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害最为常见共68例(占30.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87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涉及51种药品,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54例(占62.07%);由中药制剂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其次,有6例(占6.90%);由静脉滴注用药途径引起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见,有61例(占70.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0.64),65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7.4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