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的探讨和砭石疗法治疗作用的归纳,分析砭石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可行性.发现砭石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上有温阳益气,养筋荣脉,宣导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同时有简便、无创等比常规疗法更突出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在临床上试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采用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以上治疗10次为一疗程,患者每天接受治疗1次,连续针刺5天后,休息2天,每疗程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结果: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总体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73.3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MBI评分升高(P均〈0.01)。结论:手针配合砭石疗法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砭石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与针刺疗法进行疗效比较.方法: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均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60名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控制和膀胱控制评分均为0.其它日常生活功能因子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指令、意识刺激、水平凝视评分均为0分,不参与统计.每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他神经功...  相似文献   

5.
砭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细石器时代,砭石疗法最初见诸文字记载即是在马王堆汉墓古佚医书与《黄帝内经》。后来出现了专门论述砭术的《砭经》,全面概述了砭术要点。以此书为标志,砭石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式。传统砭石主要有刃形砭石、锥形砭石、针形砭石、圆柱形砭石、类圆形砭石等。研究者们为了满足人们对疾病多样化治疗方式的需要,和施术者操作便利的需求,在秉承古砭石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泗滨浮石的物理特性,根据按摩、温熨、罐疗等不同功用需求,开发了砭板、砭锥、砭镰、电热砭石仪和砭罐等多种新砭具。传统砭石疗法主要包括刮刺、热熨、按摩三种操作,现代研究者在传统砭石疗法操作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感法、压法、滚法、擦法、刺法、划法、扣法、刮法、扭法、旋法、振法、拔法、温法、凉法、闻法、挝法等多种砭石疗法操作。砭石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砭石疗法可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中风后失眠、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后循环缺血等脑血管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砭石疗法目前在临床已经逐步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辅以运动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5%,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范畴,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该病已成为诸多死亡因素的首位,并且患有该病的人中有86%的患者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而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减少致残率是医学界一个有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多有应用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报道[1].本院从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年以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是中风常见的三大后遗症,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推拿疗法对中风后遗症进行治疗.针对中风后遗症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黎  王东红 《光明中医》2012,27(8):1594-1595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针刺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8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率41.6%,总有效率达96.4%.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检索整理近十年来关于腹针疗法改善中风后遗症的相关研究,探讨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肩手综合征、抑郁、失眠等后遗症的疗效,探讨腹针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期对今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