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余志发 《河北医药》2007,29(5):485-48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迄今仍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的外科急腹症.近年来对于SAP的治疗已达成一定的共识,形成了"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基础,按不同病因及不同的病期进行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仍有部分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尚需外科治疗.对于SAP治疗方案认识不一[1].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高危急腹症.近20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多方面的研究,SAP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患者存活率逐步提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高危急腹症.近20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多方面的研究,SAP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患者存活率逐步提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对胃肠功能衰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因此,SAP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文献报道较少,临床治疗方法不多.单纯西医多以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来处理胃肠,即"静"的方法,但临床疗效不佳.而中西医结合是以"动静结合"的方法,即"静"为暂时的禁饮、禁食、胃肠减压;"动"为早期采用通里攻下方药,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胃肠衰竭的改善.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发现,胃肠衰竭既是SAP的并发症,又是促使SAP病情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凶险,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20%~30%。近几年国内外对SAP研究不断深入,SAP的治疗疗效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治愈率不断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逐渐降低,以重症监护为基础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综合应用已逐渐成为SAP的治疗规范。现将株洲三三一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5例SAP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 1998~2006年8年中34例SAP的临床资料.结果 SAP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期,手术只能加重对机体的打击,加重SAP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手术死亡率.结论 SAP早期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而手术时机的掌握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7月期间SAP入院的患者50例.感染性SAP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非感染性SAP以内科治疗为主.结果:保守治疗19例,治愈17例;手术治疗31例,治愈3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SAP起病急,死亡率较高,早期准确的诊断治疗十分重要,医生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治疗对策,对患者进行最及时准确的救治.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现已规范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它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占急性胰腺炎的15%~30%,死亡率为2%-22%,国外为10%~40%。由于国内外学者对SAP诊断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SAP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SAP近年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为外科危重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也成为外科领域的重点.目前认为,SAP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涉及到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细胞凋亡、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肠道细菌移位等.细胞因子网络和免疫功能紊乱在SAP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过激的炎症免疫反应所介导的病理损害和相应的拮抗治疗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脾脏在全身多个脏器炎症反应中的研究相继增多,为探讨脾脏在SAP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5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兵  张斌 《河北医药》2006,28(5):429-42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病死率约为20%[1].自1995年起我院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治疗改变过去的早期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而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更为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64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SAP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38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26例,死亡3例,总病死率10.94%。结论 SAP的非手术治疗有了显著的进步,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例在逐渐减少,但应视患者临床特点制定治疗对策,不可一味追求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compartmen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76例SAP合并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P合并ACS患者典型表现有腹胀、腹膨隆、腹痛、呼吸困难等;容易并发器官功能障碍、黄疸、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等疾病;76例患者中65例抢救成功,占85.53%;死亡11例,占14.47%。结论对SAP合并ACS患者进行腹腔置管引流联合生大黄导泻、芒硝外敷治疗能有效缓解腹腔高压表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为奥曲肽丹参大黄组;对照组12例,为单用奥曲肽组。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在血CRP、并发症控制和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血淀粉酶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诊疗方法,分享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18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此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例,治愈率为66.7%;好转3例,好转率为16.7%;死亡2例,死因均为多器官衰竭,死亡率为11.1%,另有1例合并呼吸衰竭转入省级医院治疗。结论对SAP的手术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掌握常用的手术方法,以做到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鼻饲清胰汤。观察2组首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清胰汤辅治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SAP 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LMWH皮下注射.观察治疗2周后中转手术率,比较2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及总住院时间、近期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MWH治疗SAP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吕晋红  李晓丽 《安徽医药》2024,28(2):217-22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尽管对其治疗采用多方面的综合的支持治疗,但SAP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益生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耐药性良好,而不良反应非常罕见。不少学者认为利用益生菌作为辅助药物应用到SAP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存在争议,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益生菌辅助治疗SAP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胰腺炎患者监护期间的临床路径。方法确定垂疤急性胰腺炎(SAP)监护期间的诊疗护理项目、常规医嘱标准单,确定诊疗过程的主要环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痈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1999—2003年SAP患者27例设为A组,按照SAP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止痛、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及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100μg,以后持续以25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用5~7d;将2003—2009年SAP患者44例设为B组,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SAP较单纯西药治疗更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唑吡坦对中青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伴自述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青中年冠心病SAP伴自述失眠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2组均给予SAP一般用药,治疗组在SAP一般用药基础上加用唑吡坦10 mg睡前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同等样式安慰剂。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评价SAP治疗效果。并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公式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H-FABP、CRP和Lp-PLA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H-FABP、CRP和Lp-PLA2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PSQI各因子及总计评分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较前下降明显(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自述失眠临床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67.8%(P<0.05);治疗组SAP治疗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和5.1%(P>0.05),2组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唑吡坦治疗中青年冠心病SAP伴自述失眠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SAP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